露露給記者展示她定做的《陳情令》主題T恤衫。小芝賣得最好的產品——“微博日記”。《陳情令》的姊妹篇《天官賜福》周邊產品。體育明星卡片。小芝賣的動漫周邊產品。

文/圖 半島全媒體記者 鍾聞廷

毒唯、走花路……當你看到這些詞的時候是會心一笑還是一頭霧水,彷彿看到了某種神祕代碼?其實這都是當下“飯圈”發明的專屬詞彙。“飯圈”也不是一起喫飯的圈子,而是如今追星族的圈子。圈內人對箇中精妙如數家珍,而圈外人或是一知半解,甚至對此嗤之以鼻,根本不屑於瞭解。

無論如何,這個圈子都真實存在着,並隨着社會發展和科技進步不斷變化並構成多元文化的一部分。

經不再像上一代人一樣滿足於自己在家買喜歡的專輯收藏,他們有更廣闊更迅捷的互聯網平臺一呼百應,他們有分工明確、制度嚴格的線下羣體緊密團結。他們有組織有紀律、有分化也有統一,他們當中的“粉頭”(影響力大的粉絲)已經儼然形成了一股巨大的力量,他們能夠影響千千萬萬的追星人,甚至能參與到偶像團隊的日常工作中。如今的追星族,有人賣明星周邊產品賺到了錢,有人拿偶像的正能量勵志故事激勵孩子奮鬥,還有人蔘與到偶像發起的公益活動中幫助到了更多的人。

小護士發現大商機

22歲的小芝是青島一家三甲醫院住院部的護士。剛畢業工作的那些年,小芝看了太多的電視劇,而2019年夏天的那部《陳情令》對小芝而言簡直是打開了新世界的大門。

小芝對記者說,以前覺得追劇是一件很孤獨的事情,因爲每個人的審美都很固定,現在可以選擇的劇這麼多,所以大家都很難聽得進別人的推薦。但是《陳情令》出現後,她發現身邊各種年齡段的同事都開始追劇了。男同事討論的是武俠世界的兄弟義氣,女同事討論的則是感情故事裏的兒女情長。

小芝笑稱,她還發現一個有意思的現象,休息時間女同事們除了討論劇情,還開始從網上購買跟電視劇相關的周邊產品。比如,《陳情令》主題餅乾、主題揹包,連喫的方便麪都是印着《陳情令》兩位主演的卡通動漫形象,而這些產品都比平時賣得更貴也賣得更好。這種現象讓小芝陷入了思索:“我爲什麼不趁這個東風做一批賣給你們呢?”

還沒開張先收“警告”

小芝產生這個念頭之後,業餘時間除了睡覺和追劇,還開始研究起她的商業大計劃。小芝發現,一本普通的小檯曆售價在5元左右,而印着《陳情令》中兩位主角魏無羨和藍忘機照片的小檯曆,一本能賣到20元,價格比普通檯曆高3倍!小芝自己找了幾家做廣告印務的小店,問好了價格之後,信心滿滿地準備印刷她的第一批貨。但是接踵而至的煩惱卻給了她當頭一棒。

找小店印刷容易,但是印什麼樣的素材照片卻很有講究。小芝在自己的微博上歡天喜地地宣告準備開始賣《陳情令》相關的小檯曆和明信片,實體產品還沒做出來,就收到了好幾個私信“警告”。原來小芝發的宣傳照片裏面,有的是從“站姐”(明星的大粉,管理着明星的後援會,並且有機會參與到明星的日常行程中)處買來的,站姐發來私信“警告”小芝那張照片是她的作品,未經授權不能用於商業活動。有的照片是從網上看着好看就下載了,但是有粉絲很快就發私信“警告”小芝,那張照片是“私生飯”尾隨偷拍的,“真愛粉”不能助長“私生飯”的氣焰,還講了私生飯把演員圍堵到酒店房間門口的尷尬故事。小芝回憶起來,笑稱當時還是小白的自己真沒想到追星族裏面還有這麼多的“門派”。

“微博日記”賣得最好

如今小芝時刻關注着偶像明星的微博動態,照片從微博下載最爲穩妥,明星自己發的公開照片不但不會侵權,粉絲們也更喜歡偶像第一人稱分享給他們的生活。但是那些照片微博上早就有了,粉絲還會購買老照片湊成的檯曆或者畫冊嗎?面對記者的不解,小芝解釋道:“我賣得最好的產品就是‘微博日記’。就是把明星過去一整年發的每一條微博都印出來,不光是照片,哪怕就兩個字的“早安”也要印出來,粉絲就好像拿到了偶像的私人日記本一樣。”

如今,小芝再也不會收到站姐的警告信了,她和幾個站姐逐步形成了穩定的合作關係。站姐獨家渠道獲得的照片,小芝會付費購買版權再進行批量印刷。“這個圈子說大也大,說小也小,如果你偷偷摸摸地印,那生意一定做不大。”22歲的小芝已經有了自己的生意經。當問到收入如何時,小芝笑稱賣偶像周邊產品的收入早就遠遠超過了當護士的工資,但是醫護工作是她熱愛的工作,副業賺再多的錢也不會放棄最初的夢想。

線下聚會如“諜戰”

小芝是從2019年售賣《陳情令》周邊產品起步,兩年來她的產品範圍也主要圍繞《陳情令》這一部劇展開,包括這部劇的兩位主演肖戰和王一博的唯粉周邊以及這兩位明星的cp粉周邊(cp是couple的縮寫,英文原指情侶、搭檔等)。這裏唯粉和cp粉關係比較微妙,雖然都是喜歡同一撥明星但是他們又彼此“相愛相殺”。

小芝工作之餘,除了混跡於微博超話還熱衷於各種線下聚會,那裏都是她的朋友們,當然也都是她的客戶們。今年8月5日《陳情令》中藍忘機的扮演者王一博生日那天,全國的大粉集資買下了很多城市的大屏幕廣告爲偶像慶生,青島香港中路顯要位置的兩塊大屏幕也全天滾動播放王一博的慶生視頻。這對粉絲而言像是一場狂歡的節日,此時全城的粉絲不管是唯粉還是cp粉都會到大屏幕下拍照打卡參與這場狂歡。而現身之時,小芝不敢輕易暴露自己其實是cp粉的身份,因爲怕被極端的唯粉攻擊。

她穿着印着兔八哥圖案的衣服(兔子是劇中的定情信物),這像是一個暗號,cp粉自然懂得。當有人問“你是果子還是摩托”的時候,小芝需要腦子迅速地先判斷對方屬於哪個陣營,還真有點當間諜的感覺。這裏的“摩托”是王一博的唯粉代稱,而“果子”是肖戰和王一博的cp粉代稱。小芝對記者說,“飯圈”有專屬的語言和代稱,她混跡了飯圈兩年都還經常遇到生詞,她時常需要上微博學習新詞彙。

拿明星激勵孩子

33歲的露露是一位資深“果子”,她也是小芝的大客戶。露露購買過很多明信片、小扇子、小檯曆等小禮物送朋友。在朋友眼裏,露露是個有點瘋狂但是心地善良的送禮物小天使,在兒子眼裏她是個緊跟潮流的時尚媽媽。露露七歲的兒子時常聽她講偶像的勵志故事,她覺得給孩子講她小時候聽過的那些勵志故事好像離孩子有點遠,反而講講電視上經常出現的這些人,他們如今能成爲公衆人物被很多人喜歡,都是源自過去默默的努力,似乎孩子看着更具象的人物,更能夠聽得進去。

她講肖戰從小認真學畫畫長大做過獨立設計師的經歷,講王一博從不被人看好到如今成爲最年輕的舞蹈節目導師的經歷……露露覺得雖然明星不如科學家偉大,但是堅持和奮鬥在任何人身上都是值得尊敬的品質,只要是正能量、積極向上、能催人奮進的,不管是誰身上的優秀品質,都適合講給孩子聽。露露的兒子樂樂課餘時間會去特長班學跳舞,對於兒子未來的發展,露露覺得學跳舞並不是希望把明星當成兒子的標杆,只是看他自己喜歡跳,就支持他做自己喜歡的事情,就像兒子支持她追星買周邊產品一樣。

粉絲做起公益

19歲的小穎是大學一年級的學生,她也是小芝的客戶之一。生性安靜的小穎從小喜歡看書,上大學後接觸了網絡文學之後更是一發不可收拾,可謂“書粉”“漫粉”和“劇粉”三粉合一。

上大學後的小穎對自己的身材有一點不自信,微胖的她時常爲了穿不上自己喜歡的衣服而感到苦惱,所以也更喜歡沉浸在虛幻的仙俠小說漫畫中。直到2019年電視劇《陳情令》的出現,小穎喜歡的小說《魔道祖師》被搬上了熒屏,她喜歡的小說角色也有了更具體的形象。當看到娛樂節目中給劇中主演量腰圍,劇中魏無羨的扮演者腰圍只有一尺七的時候,小穎覺得受到了巨大的震撼:“我喜歡的小哥哥們都是‘陌上人如玉,公子世無雙’,而我也不能在最好的年紀做一個胖子!”於是小穎從小芝那裏買了海報,掛在牆上督促自己減肥。

小穎說,減肥成功後就獎勵自己去看一場偶像的演唱會。或許偶像的精神力量真的是無窮的,小穎半年狠心瘦了20斤,形象可謂脫胎換骨。

今年雙十一,小穎沒像往年一樣血拼一大堆衣服,她加入了偶像的粉絲公益項目組,網購了一些農副產品,大蒜、枸杞乾等,東西不貴但那都是“公益助農、消費扶貧”的項目,小穎第一次覺得自己的雙十一網購如此有意義。小穎說,她還參加過粉絲團以偶像的名義捐贈“愛心午餐”等項目,如今因爲追星而學着做公益,也是最初沒想到的事情。小穎感謝這段追星的經歷讓她變成了更好的自己。

古板老爸變身“UP主”

小芝的爸爸老劉是一家國有企業的幹部,當初可沒少爲小芝的追星事業大動肝火,在他看來,這簡直就是不務正業的胡鬧。老劉激動地對記者說,“每當有人開玩笑說起如今的追星族有多麼瘋狂,我都覺得抬不起頭來,因爲我家裏就有這麼一號神經病啊!”老劉覺得女孩子就應該“安分守己”地好好工作,好好嫁人,相夫教子,“20多歲連個對象都不找,就神神叨叨倒弄些小夥子的照片檯曆,我覺得自己管了半輩子的企業,最後卻連自己的閨女都沒管好!”小芝則笑着對記者說,“我可沒像十幾年前的追星族一樣把自己的老爸逼得跳海,我只是欣賞我愛豆(偶像)的演技和敬業,順便賺了點錢罷了。”

直到今年5月份,老劉的手機朋友圈被一個叫“後浪”的詩朗誦刷屏,火爆程度已經到了幾乎身邊人都在轉發和討論的地步。老劉也承認那個慷慨激昂的詩朗誦確實聽得他有過一時的熱血澎湃。但是老劉羞於提及由這首朗誦詩引發的疑惑:你們都在說上B站看原版,那“B站”到底是什麼,B站上的UP主又是什麼啊……老劉第一次感覺到或許是自己落伍了。

受了點刺激的老劉悶頭研究了兩天,他覺得那些看不懂的網絡詞彙簡直比研究企業規章制度還要難,最終還是結結巴巴開口向小芝請教。在閨女的引導下,老劉彷彿一夜之間打開了新世界的大門:唐國強老師一個老藝術家竟然能親自調侃自己被惡搞的鬼畜視頻,古典詩詞配上國產動漫作品竟然畫面能這麼和諧……原來新生代的網上衝浪是這樣的。老劉也開始點擊女兒偶像的相關視頻,他漸漸發現,這些小夥子們也挺有意思的,青春洋溢、風趣幽默還肯喫苦,怪不得女兒這麼喜歡。

最近老劉還自己當起了UP主,他自拍了幾段自己講象棋棋譜的視頻發到網上,還把鏈接轉發給老夥伴們讓他們上去點贊,老劉愛給人講課的“毛病”終於在互聯網平臺上得到了釋放,如今他像個網紅一樣時刻關注又有多少人給他點讚了。

“追星是自我意識的覺醒”

如今互聯網高度發達,追星的方式也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二十年前購買“還珠格格”卡片的年輕人都長大了,如今年輕人又開始買《陳情令》的卡片。全民追捧的明星也從劉德華到小燕子趙薇再到如今的肖戰王一博……明星更迭,追星族也在一代代更迭,不變的是總會有一些人在年輕時候不計回報地去喜歡着另一個人,那個遙遠的人的生活細節會影響到自己的喜怒哀樂,他的每一處優點都會被放大成自己的標杆甚至指路明燈。

青島理工大學心理學專家劉啓輝教授把這種現象稱爲“青春期自我意識的覺醒”。劉教授認爲,人在逐漸產生自我意識的時候需要尋找一個認同對象,這個對象可能是科學家,可能是明星,也可能是自己的父親等,這種現象非常普遍,是成長過程中的必經之路。只要認同和追求的是積極向上、正能量的,都無需對此過分苛責。在“追星”的過程中,如果能學習偶像身上的優點,例如他們愛崗敬業的精神以及艱苦奮鬥的品質,“追星”也不失爲一個不錯的業餘愛好,關鍵是粉絲自己要樹立正確的價值觀,還有涉及到公益捐款等項目的時候要注意辨別真僞。

會科學部專家王樹濤教授認爲,人們的追星行爲反映了人們對自我價值的追求以及整個社會價值觀的多樣化,這符合社會發展的規律;其次,因爲人們追星過程包括較多個人情感和情緒,甚至有時會具有過度狂熱的特例,從這個角度,社會應該做出進一步的規範化和引導,使人們追星的行爲更理性。如今網絡時代的明星似乎擁有了更大的號召力,這股巨大的粉絲力量如果能夠得到積極正確的引導,對於粉絲個人和社會環境都是好事,這也是擁有巨大流量的偶像明星必須承擔的社會責任。

每個時代都有每個時代的偶像,和平年代的偶像明星百花齊放,如果年輕人能取其精華、去其糟粕,能在偶像的感召下汲取正能量成爲更好的自己,都值得我們給予更多的寬容和理解。

返回半島網首頁>>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