雪花新闻

山东高职院校“组团”支援 推进喀什职业教育发展

大众网·海报新闻记者 仇晶 通讯员 刘可宁 喀什报道

按照山东省教育厅和山东援疆指挥部的统一安排,今年9月,来自省内13所高职院校的13位援疆教师抵达喀什,开启了对口支援喀什职业技术学院之路。这支援建队伍全部来自国家“双高”校或山东省优质校,其中教授3人,副教授6人,专业方向涵盖喀什职业技术学院所有高职专业,真正做到了“点对点”高质量精准帮扶。

携手同行,扎实推进结对帮扶工作

职业教育援疆团队来到学校后,确定了“抓基础、带队伍,高质量、高起点”的工作思路,迅速进入工作状态,把“培养一支带不走的人才队伍”融入工作的方方面面。通过与喀职院骨干教师搭建团队、一对一结对子等形式,结成师徒对子13对,援疆教师为“徒弟”制定个人成长计划、传授经验,帮助他们快速成长为能够独当一面的专业型骨干教师。

一系列做法很快取得了明显成效,来疆不到两个月,援疆教师组织开展各类教研活动20余次,指导当地教师50多人。由援疆教师李海民、王申银、谭鹏等5位老师指导的结对帮扶教师获得5项学院重点课题立项,增强学院发展内生动力。

山东援疆教师李海民在经管系电子督学室主持教研活动。

发挥优势,指导专业发展工作

2018年,喀什职业技术学院开始向高职院校转型。目前学院高职专业数量仅有8个,为提升学院专业数量,满足市场多样化人才需求,山东援疆教师根据教育部政策规定,帮助学院开展学前教育、建筑技术、临床医学等5个专业的申报工作。援疆团队中的任守才、李海民和李新三位教授还组成专家团队对专业申报方案进行了审定,确保了申报材料的规范准确。

除了指导申报新增专业,山东援疆教师团队凭借先进的教育思想和课程理念,在学院人才培养、课程模式改革方面都发挥着专业优势,引领学院内涵发展,向优质高职院校方向靠拢。开展工作的第一周,援疆教师深入喀什当地企业了解用人需求,修订指导9个相关专业的人才培养方案,同时开展专业基础课课程标准的制定工作,夯实专业人才培养的基础。

面对当前国家在职业院校、应用型本科高校启动的“学历证书+若干职业技能等级证书”制度(1+X证书制度)创新趋势,身兼经管系副主任和物流管理专业教研室主任的山东援疆教师李海民指导学院教师团队申报了《1+X证书背景下喀职院物流专业课证融通的探索》课题并获院级重点课题立项,同时帮助学院申报物流管理1+X考点,通过申报课题和考点工作推动课程内容改革,带动学院证书考核内容与专业课程内容融合发展。

援疆教师鲍建峰深入喀什企业开展调研活动。

提质培优,推进专业教学改革工作

农业畜牧业是喀什地区支柱产业,喀什有着优质的林果和畜牧业资源,但高素质技术技能型农业人才缺口巨大。本次援疆队伍中的三位涉农专业教师,他们带领专业教师将实训基地建设与专业教学结合,重组教学任务;指导教师将课堂搬到田间地头,将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融为一体,取得了良好效果。

经过三个周的课程改革实践,学生们一致认为,在实践中学习不但容易掌握教学内容,而且还增强了自己的动手能力。当地教师们也坦言在实训中教学虽然辛苦,但教学内容更便于学生理解与掌握,特别是对项目教学法有了更深入的理解。

援疆教师张二海指导农林专业实践教学。

结合学院的实践教学条件,援疆教师团队计划带领各自教研室团队为8门专业课程开发具有职业教育特色的校本教材,教材中包含微课、实操视频等教学资源,促进教师综合素质提升,培养适应市场需求的技能型人才。

注重实践,落实实训基地建设工作

随着高职专业的开设,中职时代的相关实训条件已经不能满足人才培养需求,9月下旬高职专业援疆教师与结对帮扶专业团队共同研讨制定了临床医学和现代护理、机电一体化、5G服装智能定制及新零售、酒店数字化虚实一体等专业的实训基地建设方案,山东援疆专家和教师参与组成专家团队对相关申报方案进行了评审和指导。实训基地建成后,将为广大师生提供技能实践平台,从而实现学校育人水平与企业需求标准的无缝对接,促进学生高质量就业。

援疆教师王兆红带领服装教研室青年教师共同研究实训室建设。

雄关漫道真如铁,而今迈步从头越。喀什职业技术学院党委委员、副院长,第二批职业教育援疆团队领队杨保国说:“职业教育援疆团队的根本任务是立德树人,我们将以学院专业建设为重点,以课程建设为抓手,以实践教学为突破口,助力学院走上高质量转型发展的快车道,为新疆职业教育事业发展贡献自己的光和热。”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