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此之前,网上有一份调查:有趣的高晓松和乏味的吴彦祖,你选谁?

高晓松以他的幽默风趣和学富五车在这个“有颜任性”的年代赢得了许多观众的喜爱,否则就不会把他与吴彦祖相比较。

老战友叶蓓评价他说,高晓松这人才华横溢,黑白分明,言谈举止都十分出众,很有自己的一套。

如今的高晓松,早已不是当年那个桀骜不驯、眼高手低、自以为是、认为别人不笨就是愚蠢的人了。现年51岁的他,抹去了一切的轻狂与不屑,慢慢地与自己曾经看不惯的一切和解。

01愚蠢的反叛。

1969年,高晓松出生在一个只有高级知识分子的家庭,这也预示着他可能有不平凡的一生。

高晓松在北京四中读书时,不仅学习成绩优异,而且是班上的一个文艺积极分子。在班会上,他喜欢组织一些活动,把自己所知道的军事知识和新闻,讲给同学们听。

那时,许多同学都在比谁不复习就能考上大学,一直自诩聪明的高晓松,每次上完四年级的晚自习后,便偷偷骑自行车去北师大图书馆,继续复习直到12点才回家。

填志愿的时候,高晓松其实想写浙大,或者其他离家较远的学校,但是家里的人都不同意,虽然他下面有很多大学,但是第一志愿还是只能填清华。

1988,19岁的高晓松以优异的成绩考入清华电子工程雷达系,从小在清华大院长大的他,笑称自己上大学只要一床棉被,走上5分钟就到。别人上大学,是几个小时的路程,他觉得不错,大学比小学近。

在学校,一次偶然的机会,他结识了老狼,听完老狼弹唱后,两人一拍即合,都想要成立乐队。

可组乐队需要资金,家中条件较好的高晓松也向父母要钱,但他们认为他不可能靠音乐来养活自己,一致对他不看好。

为证明自己的能力,高晓松答应和父母打赌,去天津,用一周的时间,靠卖艺挣钱,看看自己到底有没有这个本事。

尽管结果并不理想,也没有赚到钱,但是这次经历让高晓松更加坚定了自己对音乐的热爱。

在音乐的路上真的踏入了02。

之后又成立了“青铜器乐队”,由于资金紧张,训练场面积不大,只有一套乐器,还与其他乐队轮流演奏。她们第一个真正的音箱是由她们乐队成员的女友为她们筹来的一个月的餐费。

但是,即便如此,能够和一群有同样爱好的人一起演奏音乐,对高晓松来说,也是一种幸福。

那个暑假,他们应邀到海南去唱歌,结果回来的时候钱不够了,无奈,高晓松几经辗转来到厦门,一呆就是大半年。

这些早期作品基本上都是在这段时间完成的初稿,《麦克》这首诗是他在厦大告示牌上看到一位女生写的一首关于对爱情的憧憬的诗,他觉得特别感人,便有感而发写了这首歌。

大三的时候,他就开始考虑自己的未来,明知自己以后不可能从事电子行业,为什么还要在这一边浪费两年,等到毕业拿到文凭的时候,还不如早一点选择自己想做的事情。

在没有太多思想斗争的情况下,他毅然决然地选择离开清华大学,进入北京电影学院导演系。

家里人一直希望高晓松能当一名有艺术修养的科学家,所以从小就培养他弹棋子和书画。原来是没有想到,到头来他还靠着这些爱好,成了有一点科学知识的艺术家。

但是,路并不好走,即使你满腹经纶,可以唱歌,可以唱歌,可以写作,也不一定能出人头地,一炮而红。

带着满腔的热血写下这些歌曲,不但没人愿意帮他们出唱片,而且还被大师级人物批得一塌糊涂。

在音乐界,贵人相助,走上舞台。

在沈庆的游说下,深圳一家名为“先科”的唱片公司主动提出给他们出唱片。

高晓松一直在等唱片公司的通知,让他去挑选歌手和编曲,直到有人叫他去签名,他才知道这首歌早已录制。

高晓松一听,甚为不满,觉得唱歌的人根本没把他的意思说出来,于是他对唱片公司说,他的歌只能让狼来唱,不然就不卖了。

由于他觉得老狼就是他自己,两个人都不需要说什么,老狼就知道如何表达他想表达的东西。

音乐公司认为这个年轻人很荒唐,买他的歌已经很好了,居然还敢提意见,他们就直接说:给你400块,把字签上就行了,不想签的话就把它撕掉。

高晓松也不甘示弱,尽管当时他什么也没有,而且急需这笔钱,但是对于音乐他还是有自己的坚持和追求,直接给拒绝了。

由于唱片问题而搁浅,大家也颓靡了好一阵子,不知道自己的音乐何时才能为大众所听到。

到了1994年,突然有一天,香港大地唱片的制作人黄小茂来到高晓松面前,表示愿意帮他们出唱片。有了黄小茂的帮助,这首《校园歌谣》一推出,就使《同桌的你》成为当时传唱度最高的歌曲。

当高晓松和郑钧一起在田里走的时候,那个农夫抬起头,朝天高唱他的《同桌的你》,他的脸涨得通红。

这段经历让高晓松真正进入了这个行业,也让23岁的他一炮而红。

那年,高晓松凭借《同桌的你》收获了当年的所有奖项,原本自诩清高的他,如今各种荣誉加身,金钱、名利涌动,让年少成名的高晓松更加膨胀。

典礼现场,许多领导级的乐评人前来向他问好,而他却置之不理,嘲笑他们,认为他们根本不懂音乐。

主持嘉宾问高晓松:为什么你年轻的时候如此不可名状?

高晓松说:“我从小就觉得,活着不要跟我来劲,我要踢你一脚,我讨厌生活压迫我的那种感觉。”不管怎样,生命终究是胜利的,但是我不希望它那么早就获得胜利,所以我要在年轻的时候踢他一脚。

当时的高晓松,写满了傲慢和狂妄,接受采访时也是一脸的傲慢。

那时李静是央视主持人,采访高晓松时,问他说:同桌你写给哪个女孩?

坐着没有坐姿的高晓松,整个人斜躺在沙发上,很不屑的说:没写给哪个姑娘,我们就去泡妞。

另有一次,湖南台记者龙丹妮与摄像汪涵,负责到高晓松家中采访。后来门开了,高晓松穿着浴袍,接受采访时还蜷缩在沙发里,气得龙丹妮对汪涵说,这辈子再也不采访这个人了。

高晓松表示,1997年是他最讨厌的一年。

27岁时,他已举办了一场作品展,所有的人都要听他的,甚至连讨价还价的余地都没有,他说什么,就是什么。

那英唱完后,下来对高晓松说:谢谢老天!

但高晓松却没有理解这句话的意思,他更多的是觉得自己是个天才,有本事,注定要吃这碗饭的。

四十五不疑

高晓松于2011年11月8号在微博上写道:11月8号,立冬,期满,归家,184天,最长半年,大家好?外边时光流逝?

同一年五月初,高晓松酒后驾车,造成四车相撞,造成四人受伤,后被依法拘留,他也成为因“酒驾”而入狱的第一人,被判处6个月的监禁。

又过了半年,他开始平静下来,开始明白什么是人生。

除了阅读《大英百科全书》、教别人写诗、上午读书、下午搞翻译写文章外,他还提前做了一些准备60岁才做的事情。

他说自己想了很多,想了很多,如果没有这方面的经验,他可能什么都做不成,也不能保持冷静。

尤其令他感动的是,《大武生》首映礼上,他还没出来,但是很多明星都自发地出现在现场,甚至连跟他不熟的人也会出现。

在高晓松被判刑之后,《如丧》也出版了,他说自己现在最大的希望就是能尽快平静下来,把该做的事做好。

想起40岁的自己,高晓松说恨不得找个地洞钻进去,那时的他太过疯狂。可以经历了那么多之后,人也到了四十不惑的年纪,才突然发现,对于许多事情都不再慌张和挣扎。

之前想破脑袋都想搞懂一些事情,现在不会了,就坦然接受自己不懂的东西吧。

即使是和高晓松一起工作过的人,也感觉到高晓松的变化很大,整个人都沉下来了,连陆川也骂他,现在怎么一点个性都没有了。

高晓松笑道:“我这人就是一根筋,不这样,全听你的。”

尽管51岁的高晓松已经离异两次,在监狱里度过,也曾怀才不遇,被人质疑。但是他也笑说自己其实已经够幸运的了,投对了,上对了学,也入对了行,做了自己最喜欢做的事,这辈子也不过如此。

让生活温暖纯真,不舍爱与自由。

对此各位看官们有什么看法呢?欢迎在下方留言区留言评论哦~更多娱乐资讯,请关注阿柒娱乐!

本文由一点作者阿柒娱乐原创,未经允许不得转载

本文为***作者原创,未经授权不得转载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