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中國銀協

 編者按1950年10月1日,《中國金融》創刊,由中國人民銀行辦公廳編輯室負責編輯出版工作,主要任務是宣傳黨和國家金融方針政策,交流金融實際工作經驗。這是新中國成立後創辦的第一本金融期刊,標誌着新中國金融新聞出版事業邁出了第一步。2003年,《中國金融》由“中國人民銀行主辦”改爲“中國人民銀行主管”,但其政策性、專業性、實踐性的定位沒有改變。而今,《中國金融》已經成爲金融宣傳輿論戰線中的重要一員,成爲財經領域最具影響力的專業刊物之一。70年來,《中國金融》忠實地記錄了新中國金融事業的輝煌歷程,堅持不懈地爲金融改革開放鼓與呼。爲了紀念《中國金融》創刊70週年,“中國金融雜誌”微信公衆號將從10月1日起推出“《中國金融》70年 • 70人”專欄,由70位多年來關注、支持《中國金融》,與《中國金融》同命運共成長的經濟金融界領導、專家、學者,暢談中國金融業的改革發展故事以及與《中國金融》雜誌的深厚情緣。

專欄推出次序以人物姓氏筆劃排序;部分文字選自其在《中國金融》刊發的文章內容,推出前未經本人再次審閱。

中國銀行業協會專職副會長潘光偉

新發展格局下

銀行業的改革發展

今年以來,面對波譎雲詭的國際形勢、複雜敏感的周邊環境、艱鉅繁重的改革發展穩定任務,特別是新冠肺炎疫情帶來的嚴峻考驗,銀行業金融機構堅持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爲指導,深入貫徹黨中央、國務院決策部署,積極落實金融支持實體經濟政策措施,不斷增強服務實體經濟力度,爲經濟恢復發展提供了有力的金融正能量。在加快構建以國內大循環爲主體、國內國際雙循環相互促進的新發展格局過程中,銀行業金融機構需進一步深化金融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緊扣“六穩”“六保”要求,爲實體經濟精準注入“金融活水”。

經濟的復甦離不開政策的助力

金融是現代經濟的核心,是實體經濟的血脈;金融活經濟活,金融穩經濟穩。今年以來,新冠肺炎疫情給我國經濟帶來嚴峻考驗,一季度國內生產總值同比下降了6.8%。我們也看到,在一季度“深蹲”後,二季度國內生產總值成功“復起”,實現了3.2%的正增長,顯示出了我國經濟的強大韌性和巨大潛力。

新冠肺炎疫情發生後,習近平總書記親自指揮、親自部署,時刻關注疫情形勢和防控工作進展情況,多次作出重要批示,爲全國疫情防控工作提供了根本遵循。在黨中央、國務院堅強領導下,金融委靠前指揮,金融管理部門出臺系列有力政策措施,貨幣政策、監管政策與財政、就業、產業、區域等政策協同發力,爲統籌做好疫情防控和經濟社會發展提供了政策保障。

疫情防控期間,銀保監會一手抓疫情防控和經濟發展,一手抓風險防範和深化改革,爲經濟的恢復發展提供了堅實的金融支撐。一方面,銀保監會及時出臺了系列有力的政策措施,引導金融機構進一步加大對製造業、小微、民營企業等重點領域和薄弱環節的金融支持力度,對受疫情影響的困難企業實施臨時性延期還本付息安排等,千方百計助企紓困。數據顯示,前7個月,金融機構通過降低利率、減少收費、貸款延期還本付息等措施,已向市場主體讓利8700多億元,爲疫情防控和經濟發展提供了有效的資金支持。另一方面,積極防範化解金融風險和深化金融改革開放。結合新形勢和新情況,銀保監會不斷優化監管措施,依法處置違規違法行爲,引導資金“脫虛向實”;同時,通過加大不良資產處置、拓寬資本補充渠道等措施,夯實銀行抵禦風險的根基,風險應對走在了市場曲線前面。

銀行業服務實體經濟的舉措和成效

爲實體經濟服務是金融的天職,是金融的宗旨,也是防範金融風險的根本舉措。在黨中央、國務院的正確領導下,金融管理部門先後出臺多項舉措,爲銀行業服務實體經濟提供了支持;同時,銀行業金融機構不斷轉變理念、創新模式,服務實體經濟的能力和水平不斷提升,主要呈現如下特徵。

一是沉着應對,銀行業總體運行平穩、風險可控。突如其來的新冠肺炎疫情給我國經濟帶來了明顯衝擊,一季度國內生產總值出現了負增長。爲對沖疫情給經濟帶來的不利影響,銀行業金融機構沉着應對,持續深化金融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緊抓服務實體經濟這條主線,大力支持實體經濟恢復發展,較好地實現了穩增長和防風險的平衡。當前,我國金融業總體運行平穩,風險可控,銀行業發展態勢良好,主要經營和監管指標處於合理區間。數據顯示,2020年二季度末,我國銀行業金融機構本外幣資產309.4萬億元,同比增長9.7%;商業銀行不良貸款率1.94%,較上季末增加0.03個百分點,資產質量基本穩定;2020年上半年,商業銀行累計實現淨利潤1.0萬億元,風險抵補能力依然較爲充足。

二是優化結構,重點領域的信貸投放明顯增強。銀行業金融機構在服務實體經濟過程中,通過信貸傾斜、創新模式、科技賦能等手段有效確保了新增融資重點流向製造業、基礎設施、科技創新、小微企業等重點領域和薄弱環節。數據顯示,今年上半年累計新增人民幣貸款12.09萬億元,同比多增2.42萬億元。其中,上半年新增製造業貸款創歷史新高,已超過前4年增量之和。科研技術貸款同比增長26.95%,遠高於貸款平均增速。6月末,普惠型小微企業貸款同比增長28.4%,當前,全國小微企業獲得銀行貸款的比例已超過2/3,位居世界前列。與此同時,房地產貸款增速連續下滑。數據顯示,2020年二季度末,人民幣房地產貸款餘額47.4萬億元,同比增長13.1%,低於各項貸款增速0.1個百分點,比上季末低0.8個百分點,連續23個月回落。

三是強化風控,金融風險攻堅戰取得關鍵進展。近年來,在監管部門多項政策的推動下,銀行業金融機構通過增提撥備、補充資本等措施,進一步加高加固了應對風險的“堤壩”。同時,通過覈銷、現金清收、市場化處置等手段加大了不良貸款的處置力度,2019年全年共處置不良貸款2.3萬億元,有效減輕了商業銀行的不良包袱,爲其輕裝上陣提供了保障。2020年上半年,受新冠肺炎疫情等因素影響,銀行業新形成不良貸款較去年同期有所上升。在此背景下,金融管理部門提早謀劃,積極應對,一方面對確認不良、計提撥備等提出具體要求,督促銀行業金融機構做實資產質量;另一方面,通過鼓勵金融資產投資公司化解處置風險等方式加大了不良資產處置力度。2020年上半年,銀行業不良處置額同比增長18.9%。此外,銀行理財業務整改穩步推進,上半年,同業理財較歷史峯值減少90%,銀行保本理財餘額、嵌套投資的理財產品規模較資管新規發佈時分別減少62%和31%。經過多方努力,金融風險總體趨於收斂,金融體系韌性明顯增強,不僅成功避免了風險隱患向金融危機演變,也爲應對各種複雜局面創造了寶貴的政策空間和迴旋餘地。

四是改革轉型,充分激發內部經營活力和潛力。2019年以來,商業銀行持續轉變經營體制機制,紮實推進業務模式創新,經營活力顯著提升。近兩年來,監管政策緊盯最大風險,在整治公司治理領域亂象的同時,出臺了《銀行保險機構公司治理監管評估辦法(試行)》等政策。在監管部門的整治規範引導下,商業銀行把加強黨的領導與建設現代企業制度緊密結合,將強化公司治理作爲轉變體制機制的重要着力點,公司治理有效性顯著提升。同時,紮實推進中小銀行改革。我國有4000多家中小銀行,總資產在77萬億元左右。資產規模雖然不大,但在服務實體經濟尤其是中小微企業方面發揮着重要作用。爲提升風險防控能力,中小銀行及時抓住資本補充、定向降準等政策機遇,同時不斷深化改革,糾偏過往粗放發展模式,風險持續收斂。

五是持續深化,金融科技賦能銀行數字化轉型。近年來,銀行業金融機構不斷加大金融科技投入力度,金融科技投入在總營收中的佔比不斷提升。數據顯示,2019年18家披露金融科技投入的上市銀行中,金融科技投入佔營收的平均比例爲2.34%,相較2018年提升了0.06個百分點。在金融科技的加持下,銀行業的服務更加智能化、業務逐步場景化、渠道日趨一體化、平臺逐漸開放化、融合日益深度化,數字化轉型頗有成效。2020年面對疫情大考,銀行業金融機構更是展現了強大的科技儲備和創新能力,積極應用新技術探索融入新場景,爲疫情防控和經濟恢復發展貢獻了科技力量。如疫情期間,建設銀行利用金融科技手段,爲疫情防控產業鏈以及受疫情影響的普惠金融客羣提供了定製信貸產品“雲義貸”,有效解決了普惠金融客羣融資中存在的財務信息不健全、缺乏有效抵質押等難題,滿足了其“短小頻急”的融資需求。

六是抗擊疫情,全力支持經濟社會高質量發展。疫情發生後,銀行業金融機構積極作爲、特事特辦、急事急辦,主動減費讓利,優化金融服務,用既有力度又有溫度的實際行動詮釋了銀行業“同舟共濟、共克時艱”的社會責任。據中國銀行業協會統計,截止9月15日,銀行業金融機構捐款23.72億元,捐贈物資超1533萬件;爲疫情防控企業提供信貸支持突破48704億元。中國銀行業協會充分發揮社會組織平臺作用,第一時間發佈倡議書,組織開展“抗擊疫情,銀行業在行動”專項活動,持續深化“百行進萬企”融資對接工作和“無接觸貸款助微計劃”,推動銀行業把各項措施落到實處,更好地支持經濟社會發展。截止9月15日12:00,銀行業金融機構通過“無接觸貸款助微計劃”已服務客戶2099.69萬戶,貸款累計發放8721.69億元,貸款餘額2164.76億元。

金融業助力疫情防控和支持企業復工復產採取的一系列措施得到了國務院領導的讚揚和肯定。銀保監會領導也充分肯定銀行業協會人員的無私奉獻,認爲這種精神應當在系統內和金融行業內發揚光大。

新發展格局下銀行業如何助力實體經濟

今年是我國決勝脫貧攻堅和“十三五”收官之年。展望“十四五”,7月底召開的中共中央政治局會議對國內外局勢作出了“三個仍然”的重要判斷。即當前和今後一個時期,我國發展仍然處於戰略機遇期,但機遇和挑戰都有新的發展變化;當今世界正經歷百年未有之大變局,和平與發展仍然是時代主題,同時國際環境日趨複雜,不穩定性不確定性明顯增強;我國已進入高質量發展階段,發展具有多方面優勢和條件,同時發展不平衡不充分問題仍然突出。“三個仍然”的判斷要求我們“必須從持久戰的角度加以認識,加快形成以國內大循環爲主體、國內國際雙循環相互促進的新發展格局。”在“雙循環”新發展格局下,銀行業需圍繞以下五個方面繼續發力,助力開啓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新徵程。

第一,繼續深化金融供給側結構性改革,圍繞雙循環格局提供針對性金融服務。深化金融供給側結構性改革必須以服務實體經濟爲根本。在加快形成“雙循環”新發展格局的過程中,銀行業要以滿足“雙循環”的需求作爲出發點和落腳點,提供高質量的金融服務。在繼續爲實體經濟中的重點領域和薄弱環節提供金融支持的同時,進一步瞄準“雙循環”新發展格局中的“消費升級、中國製造、新基建、區域戰略、高科技、城鎮化”等關鍵領域,着力增強本領能力,更好地服務“雙循環”新發展格局。

第二,繼續堅守不發生金融風險底線,打好防範化解金融風險攻堅戰。今後一段時間,我國經濟供需兩端、國內國外兩個市場仍面臨較大壓力,銀行業所面臨的內外部經營環境更加複雜多變,所面臨的風險依然不小。商業銀行要保持高度警惕,一要制定切合實際的收入和利潤計劃,增加撥備計提和資本補充,備足抵禦風險的“彈藥”;二要採取更加審慎的財務會計制度,做實資產分類,摸清不良資產家底;三要充分利用下調撥備監管要求騰出的財務空間,加大不良資產處置,減輕銀行業不良包袱。

第三,繼續深化金融領域關鍵性改革,推動經濟社會高質量發展。改革是解放和發展社會生產力的關鍵,是推動國家發展的根本動力,對金融領域來說,亦是如此。在當前構建“雙循環”新發展格局下,銀行業需進一步聚焦關鍵領域進行改革,爲經濟高質量發展提供助力。一是以公司治理爲抓手,把黨的領導融入公司治理各環節,積極探索中國特色公司治理模式,完善現代金融企業制度。二是充分利用政策契機,加快補充資本,尤其是中小銀行要進一步深化改革,提升經營穩健性。三是穩步推動資管業務轉型,加大養老型、權益類資管產品的創新,培育和發展長期資金,爲資本市場發展、維護資本市場穩定貢獻力量。

第四,繼續深化數字化轉型,充分發揮金融科技引領帶動作用。金融科技是金融機構服務“雙循環”新發展格局的重要抓手。近幾年,雖然國內金融機構日漸重視數字化轉型,紛紛加大了金融科技的投入,但與國外金融機構相比,仍有提升空間。如2019年,美國四大行中摩根大通的科技預算爲114億美元,位居美國銀行業首位;國有六家大型商業銀行在信息科技方面投入金額僅爲716.76億元,仍存在較大差距。後續銀行業在加大金融科技投入的同時,還需要從客戶經營方式、組織文化理念、數據治理與運用方式等方面加快數字化轉型步伐。

第五,繼續擴大對外開放,進一步拓展金融開放的廣度和深度。雙循環新發展格局不是封閉的國內循環,而是開放的國內國際雙循環。對於銀行業金融機構來說,在穩步提升銀行業對外開放水平的背景下,既要積極向來華外資金融機構學習其理念與模式,着力增強自身競爭能力,練就金剛不壞之身;也要積極走出去,在願意同我們合作的國家、地區搭建金融服務網絡,爲客戶提供金融服務。

風雨兼程七十載,砥礪前行又五年。在即將進入新發展階段的“十四五”時期,堅守服務實體經濟理念的中國銀行業必能在“雙循環”新發展格局中開新局、育新機。

來源: 中國金融雜誌

責任編輯:戴明 SF006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