皇太极御驾亲征攻打大明时,为何对几个贝勒非常不满意?其中一个主要原因就是皇太极与努尔哈赤对待大明的态度完全不同!

几个贝勒基本继承了父汗的意志,都是主战派,大贝勒的意愿不是太明显,但二贝勒阿敏和三贝勒莽古尔泰的主战意愿非常强烈!

皇太极在范文程的建议下决定对大明采取“怀柔”之计,要真正达到满汉蒙一视同仁,还要给汉人分田地,不杀汉人的同时还要给汉人分田地……

皇太极的这种完全不同于努尔哈赤的做法,众贝勒几乎没有一个人同意的!

虽然他们在皇太极的权威之下勉强同意了“怀柔”之法,但真正到了战场上,他们全部都变了,甚至变成了连皇太极也不能制约的人。

所以,才有了皇太极不“动”代善,而且“动”阿敏还借助了多尔衮之手,这,到底是怎么回事呢?

1.凌河城的血腥

皇太极攻打凌河城的时候,是打算好了让莽古尔泰打前阵的,可是莽古尔泰公然在众将士之前抗旨,说既然采取怀柔之策来对付辽东地盘,那他可不想身先士卒了,他打过的仗不少了,以后出力不讨好的事他再也不干了!

皇太极气结,说三贝勒你想抗旨?

莽古尔泰比较野性,竟然拔出了身上的佩剑!

皇太极虽然没杀他,但在大贝勒的主持之下,拿掉了莽古尔泰的贝勒身份,甚至还拿去了他镶蓝旗的兵权,同时罚银一万两!

皇太极的意思再明显不过了,就是自己是皇帝,就不能让任何贝勒对他的皇权造成威胁!

对莽古尔泰这么做也是杀鸡给猴看!他倒要看看还有哪个贝勒无视皇威!

但偏偏二贝勒阿敏无视皇威!

既然三贝勒不能打头阵了,那就让阿敏来,谁想到阿敏在凌河城里大开了杀戒!不仅杀士兵,连普通的百姓和妇孺儿童都没有放过!

当时的凌河城里,血流成河,尸横遍野。

害得不同意屠杀汉人的范文程抚地痛哭,说他们可是手无寸铁的百姓啊!

何止是范文程大痛,连皇太极也大痛,他痛心的不仅是他和自己未来子民的关系,更痛心的是:阿敏可能是自己驾驭不了的了,肯定对自己的皇权造成威胁了,可是自己刚刚惩罚了莽古尔泰,再来惩罚阿敏,恐怕会被群臣以为他荼害异己,还对自己的亲兄弟下手!

所以,皇太极需要一个人当做“跳板”,思来想去,可能多尔衮是最好的人选!

2.二人饮酒醉

皇太极之所以选中多尔衮直接跟阿敏抗衡,一方面是“借刀杀人”,惩戒阿敏,另一方面是看看多尔衮对自己是否忠心!

所以,皇太极就请多尔衮喝酒,说你感觉二贝勒阿敏怎么样?

皇太极的情商太高了,他已经揣摩到了皇太极要惩戒阿敏的意图了,所以他马上说道:阿敏从来不把大汗放在眼里!

皇太极又问:那要是阿敏有朝一日拉拢你,你当如何做?

多尔衮马上起身摔碎了酒碗,说如果有一天我多尔衮要是辜负了大汗,那就让我跟这个酒碗一样粉身碎骨!

皇太极满意的笑了,然后就如此这般地布置了一番!

可是多尔衮的弟弟多铎却把多尔衮好一顿批评,说你忘了母亲可是死在皇太极的手里,难道这些你都忘了吗?

可多尔衮却说这是真正得到皇太极信赖的好办法,彻底压抑住阿敏。

而且多尔衮对阿敏的评价是:有勇无谋,狂妄自大,根本不是皇太极的对手!自己和弟弟多铎如果跟阿敏联手对待皇太极的话,下场肯定很悲惨!

最后,多铎不得不佩服多尔衮的选择!

3.最聪明的代善

就这样,当阿敏自恃战功赫赫,公然要求皇太极把莽古尔泰的镶蓝旗交给他一并掌管的时候,多尔衮出来说话了!

多尔衮添油加醋地说了阿敏的很多罪状,包括他不把皇太极放在眼里,对汉民大开杀戒,本来有了正蓝旗,现在又想要镶蓝旗,简直就是欲壑难填,难道他这是在觊觎皇权不成?

阿敏怒斥多尔衮简直是落井下石,但群臣却没有一个站在阿敏身边的!因为他们何尝不知皇太极的心思?狂妄的阿敏不是杀了几百个百姓那么简单,他简直是威胁到了皇太极的地位,这是皇太极不能允许的!

说他干预了皇太析的“仁政”只是一个巧妙的说法罢了!

阿敏看到大势已去,主动要求卸去身上的职位,从此不再做什么屠城呀,不把百姓当人看的事了!

如果说莽古尔泰是个“鸡”的话,那阿敏其实也是一只“鸡”,这都连弄两只“鸡”给猴看了,谁还敢再不听皇太极的话呢?

所以,当阿敏被人押下去的时候,皇太极“语重心长”地对大贝勒代善说道:现在朕只有大贝勒你了,你可不要离开朕啊!

一语双关的话早已让大贝勒汗流满面了,他以后只能对皇太极更忠心才能好好地存活下去了!

当然,他听话了,皇太极也就不可能动他了!

可叹三贝勒莽古尔泰最后抑郁而亡,而热衷屠城的阿敏,最后死在了狱中,反而是小心谨慎的大贝勒代善平安无事……

写到这里,我想起了一句话:伴君如伴虎!跟本文的故事非常贴切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