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什么样的父母就有什么样的孩子”这句话相信很多人都听过,不知从何时开始,大家有了这样的社会意识,社会意识来自于社会行为。

在日常生活中,我们会发现父母在不经意间影响着孩子的意识和行为,由此可见,原生家庭对青少年的心理行为影响非常显著。所以,生病的孩子,首先有一个生病的家。

以下,是心理专家通过研究总结出的、导致青少年成为“生病孩子”的因素。

一、 家庭氛围

通过对部分青少年调查研究分析,原生家庭的家庭氛围对青少年的心理行为影响非常显著。

就概念理解来看,所谓的家庭氛围具体指的是家庭中每一个成员通过语言和行动进行互动而形成的氛围,处在这个氛围中的家庭成员都会受其影响,并且对个体的身心发育有突出影响。

通过一般经验总结来看,在和谐家庭氛围中成长的孩子,性格比较开朗,整体表现乐观积极。

而生长在不和谐家庭中的孩子,会因为父母长期存在争吵,很容易出现抑郁、自卑、孤独等消极的情绪。

研究表明,不和谐家庭的孩子更容易产生怪异性格,长时间被忽视的孩子会产生不同程度的抑郁。

二、 父母的关爱

在原生家庭中,父母对孩子的关爱与孩子的身心健康发展也有突出影响。

当父母在孩子身上投注的精力较多,与孩子有良好沟通时,孩子的性格一般会比较开朗,交际能力也会比较突出。

如果父母和孩子的沟通比较少,存在忽视交流的情况,甚至对孩子恶言相向,恶意斥责孩子,那么孩子的整体状态会大受影响,出现焦虑、抑郁的心理状态。

三、 父母的婚姻关系

“生病”的孩子首先有个“生病”的父母,父母的婚姻关系对青少年的心理状态息息相关。

基于家庭系统伦理观可知,父母关系模式和亲子模式将会持续影响一个人未来的人际关系,就亲密人际关系而言,人们倾向于复制早期原生家庭中所建立的关系模式。

也就是说,如果父母的婚姻比较和谐,孩子的性格便会向温顺善良的方向发展,在人际关系方面,也具备一定的优势。

如果孩子生长在不和谐的父母婚姻关系中,受家庭的影响,很容易变得焦虑、敏感、多疑。不仅如此,无法妥善处理父母离异也会给孩子带来负面影响。

孩子是父母的映射,无时不刻被父母影响着,往往有什么样的父母就有什么样的孩子,父母要为孩子做一个好榜样。只有父母间的关系和谐,孩子以后才会感到幸福。

四、父母的教养方式

在青少年的成长过程中,父母的教养方式对其心理健康也会产生比较显著的影响。有心理研究人员将父母的教养方式划分为三种模型:权威型、宽容型和专制型。

第一种,权威型教养方式。

父母对子女有合理的期望,在孩子成长中也会给予足够的关心和爱护,在处事方面表现得比较民主。通常,这种孩子会有较强的自信,懂得为他人考虑,自控能力也比较突出。

第二种,宽容型教养方式。

在宽容型教养方式下成长的孩子,因为父母对其溺爱,往往比较自私、霸道且独立性差,并且缺乏责任感。他们进入社会困难重重,因为心理落差太大,可能会抑郁。

第三种,专制型教养方式

在专制型教养方式下成长的孩子,会因为父母的强烈控制出现逆反心理、焦虑抑郁等不良情绪以及行为。

青少年本应该非常幸福,但有些孩子却因为生活在“生病”的家庭,无法快乐成长,甚至变成了一个“生病”的孩子。

由此看来,原生家庭对青少年的影响非常显著,想要孩子过得幸福就要做好父母,只有这样,孩子才不会产生抑郁心理。孩子幸福了,整个家庭也就幸福了。

- The End -

作者 | 翩鸿

参考资料:

Brown, B. (2015). Daring greatly: How the courage to be vulnerable transforms the way we live, love, parent, and lead. Penguin.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