雪花新聞

《道德經》中的“無中生有”應該如何理解?對爲人處事有何啓示

在《道德經》的道經部分,老子特別強調了無的作用。在《道德經》的開篇,老子就說:有名天地之始,無名萬物之母。

無是萬事萬物的源頭,當一切都被賦予了名字,天地纔算真正的開始。當老子在第一章介紹了無的概念之後,緊接着就在第十一章通過舉例強調了無的作用。老子在第十一章中是這樣描述無的:

三十輻共一轂,

當其無,有車之用。

埏埴以爲器,

當其無,有器之用。

鑿戶牖以爲室,

當其無,有室之用。

故有之以爲利,無之以爲用。

老子通過車輪、器具和房屋這幾件具體的事物來說明,只有無的狀態才能讓這些東西變得有用。緊接着又在第二十一章對無進行了更深層次的分析,老子說:

道之爲物,惟恍惟惚。

惚兮恍兮,其中有象。

恍兮惚兮,其中有物。

窈兮冥兮,其中有精。

其精甚真,其中有信。

通過這幾句描述我們可以得出一個結論:道雖然看起來是一種無的狀態,顯得非常不真實,但是內部卻包含了豐富的內涵,不僅僅包含了具體的形象,還包含了世間最淳樸的智慧。由此可見,虛無之中蘊藏着無盡的寶藏,世間所有的一切都是從無中誕生的,這也就是我們常常聽到的無中生有。

既然無的狀態那麼重要,它對於我們爲人處事又有哪些啓示呢?我認爲有兩點重要的啓示。

第一點是隻有學會放空自己,才能容納萬物

相信在平時的生活中,大家經常會遇到和自己意見相左的人,又或者是嘲諷甚至是侮辱自己的人。遇到這樣的人,普通人的第一反應就是非常生氣,有些人會忍氣吞聲,打碎牙往肚子裏咽,有些人可能會和對方打一架。

不管是哪種做法,對自己都是不利的。但是對於一個得道之人,一個懂得無的智慧的人來說,他們在遇到冷言冷語時,根本就不會生氣,更不會衝上去大打出手。

他們之所以能夠做到如此冷靜,並不是因爲他們是毫無情緒的人,而是因爲他們的心胸已經放空了,甚至已經和大道融爲一體,如同天地一般廣闊。天地之間可以包容萬物,得道之人也同樣可以包容各種性格的人。這便是無的智慧。

第二點就是放棄那些無用的名頭和榮譽,才能爲自己爭取到最大利益

瞭解歷史的朋友都知道,王翦是秦朝時的一名大將,有一次秦始皇派王翦出去打仗,王翦臨走之前向秦始皇要田產,要封賞,秦始皇都一一答應了,並且王翦在打仗的過程中還多次派人提醒秦始皇不要忘記答應他的封賞。

可能大家會覺得王翦老糊塗了,仗還沒打贏,就敢跟秦始皇要東西,不僅僅會落得一個貪婪的名聲,還有可能丟了性命。

其實這一切都是王翦精心計劃的,他知道秦始皇生性多疑,現在他王翦手握重兵,秦始皇極有可能會擔心他造反。所以王翦故意向秦始皇要封賞,以此顯示自己只是一個貪財的小人物,並無造反之心,這樣秦始皇才能放心。

王翦雖然失去了好名聲,但是他卻換來了自己以及整個家族的安全。所以有時候那些虛無的名聲和榮譽真的沒那麼重要,太過於看重只會得不償失。放棄了一點虛無,才能換回更多的有,這便是無中生有的智慧。

通過以上對“無中生有”的解讀,你學會無的智慧了嗎?

我是雨巷先生,如果有疑惑,歡迎留言交流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