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4版《三國演義》中,唐國強老師演繹的諸葛亮老道深謀,而洪宇宙扮演的周瑜英俊自負,作爲三國小喬周郎佳人故事的男主角,讓萬千少女多了幾分遐想,真正的歷史真的是這樣的嗎?那我們今天用事實來說話。

《三國演義》劇照

東漢末年,建安十二年(公元207),47歲的劉備作爲皇室後裔,不甘年過半百依舊平庸下去,想要匡扶漢室,在徐庶的建議下,親自三顧茅廬,拜會27歲的諸葛亮,當時的諸葛大哥可謂盛氣凌人,竟敢讓劉皇叔三次請他出山,雖有經天緯地之才,被人號稱臥龍,不至於這般刁鑽。

事實證明,才能是一方面,小小諸葛考驗劉備是真,話說劉備結拜有兩個小弟,忠義的關羽,勇猛的張飛,沒想到劉備爲了皇圖霸業願自降身份請他前來共事,出山便拜相,後來事實證明,劉備事諸葛亮爲親臣,諸葛亮事劉備爲親君,以至託付自己於蜀國帝業。

魏晉朝文人陳壽著有《隆中對》,在和劉備初次見面時,諸葛亮便分析天下大勢,必將三足鼎立,並提出“西和諸戎,南撫夷越,外結好孫權,內修整理”。劉備也是按他說的在做,放到現代,諸葛亮絕對是頂尖的戰略家、政治家、外交家、軍事家,最主要他才27呀。

建安十三年(公元208),赤壁之戰爆發,吳蜀聯盟,當然主要由周瑜統領東吳三軍獲得勝利,採用火攻,借東風,草船借箭電視劇等橋段抬高諸葛亮,周瑜反倒成附庸了,甚至有點嫉妒心,事實是這樣嗎?

當時諸葛亮才28歲,剛加盟劉備一年,江東才俊那麼仰慕諸葛亮?而此時的周瑜34歲,正當壯年,行事自信果敢,故蘇軾在《念奴嬌.赤壁懷中》中說:“遙想公瑾當年,小喬初嫁了,英姿雄發,羽扇綸巾,談笑間,檣櫓灰飛煙滅。”

此時的諸葛亮只是個外交家,就是蜀國不談東吳也會和蜀聯盟的,因爲曹操根本看不上劉備那點實力,故有兩次伐吳,蜀國只是以逸待勞的事,分明周瑜纔是諸葛亮大哥,諸葛亮一直在仰慕着周瑜的才能,絕對是偶像和粉絲的關係,故戲詞裏有諸葛亮憑弔周瑜的故事。

要說三國時和諸葛亮可並稱才俊的只有孫權,赤壁之戰時年僅27歲,曹操二次伐吳時久攻不下,於是感嘆道“生子當如孫仲謀”,這時的周瑜早已不在人世,可以說不是周瑜助孫權,事實是孫權大哥孫策爲帝時周瑜就是吳國大都督。

那麼歷史的諸葛亮到底是啥樣的?詩聖在詩《蜀相》裏早就有評判,“三顧頻煩天下計,兩朝開濟老臣心;出師未捷身先死,長使英雄淚滿襟。”諸葛亮對於劉備、對於蜀國但得起忠武侯的名號,有忠,纔有《出師表》中的“親賢臣,遠小人,此先漢所以興隆也;親小人,遠賢臣,此後漢所以傾頹也”的感人衷腸,有武,纔有六出祁山,最後身烈五丈原,敢問歷史中那個丞相會這樣。

有人拿謀略和曹魏郭嘉比較,可對於歷史知諸葛亮者多,知郭嘉者少,郭嘉是謀略家,歷史掌舵者依舊是曹操,而諸葛亮是謀勢,掌握天時、地利、人和,便能主導歷史走向,所以說電視和藝術已將歷史帶向偏鋒,唐宋詩詞下的周瑜和諸葛亮纔是傳頌的歷史人物,而明代小說家《三國演義》中的二人形象相必有對當時複雜環境的解說。

回望歷史,諸葛亮要劉禪親賢臣,遠小人,明朝東廠宦官跋扈豈不是寫照,諸葛亮這樣的能臣豈不想得到君主的重視,我想這是《三國演義》風靡明朝士大夫的原因,另外針對寫作動機,作者羅貫中成長於元末明初間,各地起義爆發,在他的腦海中三國是英雄輩出的時代,那麼他會從藝術的角度塑造鮮活的人物。

那麼就要襯托諸葛亮深謀詭計,貶低對東吳大有建樹的周瑜,來平衡角色,更好地詮釋他三角鼎立的歷史烽煙,而對於歷史追溯來說,我們要有明辨證僞的眼光,認識一個真實的三國,論年齡和資歷,周瑜就是大哥,而諸葛亮是後起之秀而已。

大家好,我是專注歷史爆點的梁挺飛燕,喜歡我的文章請轉發、點贊、評論,更多精彩後期呈上。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