爲讓學生直觀、生動地認識並瞭解中華優秀傳統文化,零距離感受非遺文化的魅力,爲文化的傳承與保護工作注入新活力。2020年11月10日,榮成市第二實驗小學聯合榮成市文化館組織開展了以“非遺保護 中國實踐”爲主題的非物質文化遺產進校園活動,在繼承優良傳統文化的基礎上,培養廣大師生對“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傳承的興趣,讓非遺的獨特魅力和文化內涵激發廣大師生的愛國熱情,增強師生的民族自豪感和文化認同感。讓我們一起來看看同學們的精彩表現吧!

地瓜面條

11月10日,同學們翹首企盼的非物質文化遺產-地瓜面條走進了5.5班。劉老師的腳步聲剛剛在走廊上響起,教室裏就傳來了同學們如雷鳴般的掌聲。大家一邊鼓掌一邊伸長了脖子瞪大眼睛盯着老師手裏的東西——一條條黑糊糊的地瓜面條。

緊接着,劉老師對地瓜面條的家常做法向同學們娓娓道來。把地瓜切成一釐米左右厚的薄片,然後平攤在太陽下曬幾天,曬乾之後變成硬硬的白色的,說明就曬好了。然後把地瓜幹用機器打磨成粉狀,這就是地瓜面粉。在地瓜面粉中加入適量的加水,和成軟硬適中的麪糰,利用擦子把麪糰擦成麪條狀,放在鍋中蒸熟,地道的地瓜面條就做好了。喫的時候澆上熱氣騰騰的滷,一碗鮮甜的地瓜面就宣告出爐。

最後,每位同學都激動地品嚐了地瓜面條,大家紛紛爲純綠色食品——鮮甜可口的地瓜面條點贊!

花饃饃

花餑餑非遺傳承人唐苗苗老師走進3.7班,給孩子們介紹花餑餑的由來,向我們展示了花餑餑的獨特魅力。唐老師首先向學生們介紹了什麼是花餑餑,製作花餑餑的具體過程。課件中那一張張色彩絢麗的花餑餑一下子就吸引了孩子的注意,孩子們都爭相讓唐老師教做花餑餑。

唐老師用帶來的黏土當作面,教孩子做花餑餑,下面讓我們一起看一下孩子們製作的成果吧!

沙式武術

武術是中華民族優秀的文化遺產,具有獨特的運動風格和豐富的傳統文化內涵,民族傳統體育強身健體的功能被社會各界的認同和接受。此次非遺進校園,沙式武術榮成市非遺團隊走進3.8班,對孩子們進行傳統武術教育。

沙式武術是以太極拳、八卦掌、形意拳和通背拳四大內家拳爲主體形成的拳械體系,被列入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其尊重傳統、博採衆長,將四大內家拳融匯貫通,並通過實踐再創造、再提高,從而形成了沙式武術內容廣博、自成體系、內外兼修等特點。”

少年強則國強,校園武術教育能夠培養學生對武術的興趣,讓學生掌握一種健身方法,養成終身鍛鍊的習慣。同時,更能作爲培育民族精神的有效手段,增強學生對中華民族文化的認同感。

辣椒醬

辣椒醬是我們很多人都喜歡的一種食物,作爲非物質文化遺產,李老師帶着她的祕製辣椒醬走進了2.4班。

李老師的辣醬製作技藝是祖輩相傳延續至今的辣醬製作技藝。辣椒醬採用無公害辣椒爲基本原料,經過多道工藝製作完成。每道工序都有嚴格要求,環環相扣,缺一不可。獨特的製作手法使得辣椒醬的成品色澤鮮紅,粘稠適度,辣而不燥,味香細膩。來一起看看同學們都喫的多香啊!

漁家鑼鼓

“咚咚咚……”

“鏘鏘鏘……”

“哐當哐當哐當哐當……”

響亮而大氣、喜慶而熱鬧,這可不是普通鑼鼓,而是專屬於榮成當地的漁家鑼鼓,非遺傳承人龍老師帶着他的漁家鑼鼓走進了4.4、4.6班,老師們精彩的表演令孩子們讚歎不已,紛紛表示自己也想動手嘗試一番。孩子們排起長隊,在老師耐心的指導下,你敲一下,我打一下,慢慢的,大家敲打的越來越有節奏感,學校版的漁家鑼鼓奏起來了,孩子們滿是成就感,一個個臉蛋笑的通紅。

此次非遺進校園活動受到了師生們的熱烈歡迎,不僅提升了校園文化建設、豐富了學生的課外體驗項目,而且能夠讓中華傳統文化的優良基因種植在少年兒童心中,培育出一批又一批小小“傳承人”,繼而實現保護、傳承和發展優秀的傳統文化,讓傳統藝術之花在校園內不斷綻放出新的光芒。

投稿:蔡雪妮 陳敏 於華珍 張曉婷 湯羽敏

編輯:湯羽敏

編審:蔡曉豔

來源:榮成第二實驗小學

整理:中國都市文化界網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