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益能否成爲每個人的生活方式?

這個充滿幸福感的問題,另一面映射着殘酷的現實:2016~2019年,中國內地捐贈額佔GDP總量比例均不足0.2%。但截至2019年8月底,中國已有5511家慈善組織,一年後,增至7825家。

從公益圈走出來,讓公衆參與慈善顯得尤爲重要。

許多社會問題的解決離不開社會力量的參與。出不了圈,意味聚焦社會問題的草根機構可能隨時因籌款不足而面臨生存難題。人們不斷髮問:答案在哪,“出圈”有可能嗎?

11月26日,“基金會在慈善信託中的角色定位”中國基金會發展論壇2020年會平行論壇在廣州日報慈善空間舉辦,來自全國各地的專家學者開始了一場針對慈善事業的數小時覆盤分析,抽絲剝繭,在社會多方角色的互動中,逐漸找到“出圈”的新可能。

關鍵詞,是一個在過去4年保持神祕感的慈善新“玩法”:信託。

充滿希望的答案

區別於傳統的直接捐贈,慈善信託指將財產委託給受託人,受託人按委託人意願管理和開展慈善活動。這意味着,每個人無須花多少時間成本,就能深度參與慈善事業,同時也具有更大的自主性,而且可持續。

簡單的隨手捐,不一定能將個人的社會責任感和價值觀,通過專業的項目篩選和執行將其具象化。而慈善信託恰恰突破了這方面的難題,因此在其出現之初,便被不少人視作撬動更多外部資源進入公益圈的新方法。

在平行論壇發表主旨演講的高傳捷亦是深信不疑。他是原中國銀監會非銀司司長,參與了我國《信託法》《慈善法》立法工作,退休後,依舊抱有一份使命感:“我希望讓大大小小的慈善信託,多如繁星般地撒播到廣大城鄉。”

平行論壇上,高傳捷回憶起一段國外的經歷:“在一個地方,小橋、圖書館、民宅、博物館都釘着小牌子。”他對小牌子好奇,走近一看,“全寫着各種慈善信託。”慈善信託創造了一個美麗的社區。但高傳捷更關注的是,“這是星星之火,可以燎原”。

在他看來,慈善信託並非超高淨值人羣的慈善工具,相反,廣大人民羣衆如果希望打造屬於自己的公益慈善項目,也可以選擇慈善信託,當到處都是慈善信託時,人們就知道,公益慈善就在身邊,大家都會學,而社會風氣也就隨之變化。

然而,距離《慈善法》從立法層面提出“慈善信託”概念,至今已有4年。上述的一切均處在人們的想象之中。無論是政府部門、信託公司、慈善組織仍是公衆,對這一概念望而卻步。

過去4年,全國累計備案的慈善信託數量僅487單,雖然幾乎每年慈善信託新增數量都在翻倍增長,但每一年成功備案的慈善信託總體規模變化不大,而且總體數量佔總人口比例也遠遠低於不少業內專家的預期。

目前,慈善信託一定程度出現了“叫好不叫座”的現象,數量和規模只是表面。

高傳捷補充道,部分慈善信託價值觀並不旗幟鮮明,不知最終應該帶來哪些變化。廣東粵財信託有限公司總經理助理於健則認爲,慈善信託的捐贈發票依舊未有解決方案,信託法律結構與相關法律衝突也有待明晰。

挑戰重重,慈善信託會是“出圈”的新機會嗎?

混沌中,找不到方向

這場平行論壇上,問題在一次次思維的碰撞中逐漸明朗。

受邀參加論壇的騰訊公益慈善基金會執行祕書長竇瑞剛剖析道:“信託之義,是因爲信任,所以託付,信託機構是按照受人之託忠人之事的原則運作的一個服務機構。基金會在歐美並沒有一個固定的組織形式,歐美多數的基金會是以慈善信託的形式存在的。”

他補充道,來到中國之後,信託異化成了受人之託待人理財的資治理財機構;基金會則成了實體化在民政部門登記由主管單位的組織化機構。

竇瑞剛認爲,信託作爲一種委託服務,實現委託人的意願這一概念並不應和保值增值劃上等號。然而,在當下的國內環境中,個人乃至慈善組織往往將設立慈善信託的目標和作用,視作慈善財產的保值增值。

同時,基金會往往忽視了其本身是特殊形式的信託機構,捐贈財產具有受託財產的天然屬性;而捐贈人的意願、捐贈人的價值觀得不到組織保障;基金會作爲受託人的信義義務,即忠實於捐贈人意願、謹慎管理捐贈財產的義務也被忽視。

信託定位模糊,基金會使命也漂移了。

中航信託有限公司家族信託事業部副總經理、慈善信託負責人上官利青表示,慈善信託最核心的功能在於幫助委託人實現慈善意願,根據委託人意願幫助委託人篩選慈善組織和慈善項目並跟進實施、反饋調整的能力建設特別重要。

這一問題的出現,帶來了一系列的後續挑戰。

高傳捷說,全國僅68家信託公司可以成爲受託人,“廣大城鄉人民慈善信託服務獲得有現實困難。”但國內基金會逾8000家,分佈廣泛,且服務宗旨和範圍多樣化、專業化,具有廣泛的社會資源與各類慈善服務經驗,完全可以向全社會提供更加貼近、便利的慈善信託服務。

他認爲,慈善信託的主力,應是基金會。

問題是:本應更加了解慈善信託的基金會和慈善組織,恰恰可能是不懂慈善信託的運作機制的一方。與此同時,大多數基金會仍是籌款+運作型基金會。竇瑞剛分析道:“我們的基金會自己募錢,自己花錢,既不做保值增值,也不做資助,社會服務機構缺少基金會的資助資金,自然而然生存痛苦。”

在竇瑞剛看來,慈善信託和基金會未來要健康發展,其中一個關鍵便是大家都要根本管理,迴歸到其在社會慈善事業價值鏈中的角色和定位中去。而漢正家族辦公室(廣州)有限公司首席顧問、廣東省社會組織總會法工委基金會專業組主任、廣州市社會服務發展促進會·基金會與慈善信託專業委員會(籌)召集人胡仕波則總結道,基金會應在今後的未來爭做受託人,通過發展慈善信託,逐漸轉型成爲資助性基金會。

這一天只是一個開始

在多位專家學者看來,專業機構深挖垂直領域,這纔是公益慈善事業發展之道。

“我們必須互相走近,釐清彼此在慈善信託中的定位,一步步嘗試,並清楚我們希望帶來的改變,纔有可能給慈善信託帶來更大的發展。”參會相關專家表示,慈善信託將爲慈善事業帶來巨大的能量,爲社會痛點的解決帶來動力,但前提是邊學邊實踐。

值得關注的是,論壇只是開啓社會多方探索慈善信託的第一步。現場,廣州日報慈善空間正式落地,通過‘媒體+慈善’拓寬社會多方合作方式,在慈善空間加持下聯動廣州乃至粵港澳大灣區各類社會資源,聚焦社會議題。

而廣州市社會服務發展促進會更是在平行論壇上發起“基金會與慈善信託專委會”籌建召集活動。郭媛表示,促進會成立至今已發展130多個會員,涵蓋社會多個領域,“我們正是希望基於這一平臺,聯合多方打造可持續地實踐和交流平臺,爲慈善信託等議題賦能。”

值得關注的是,該專委會由胡仕波牽頭髮起,同時也有廣東省山海源慈善基金會、廣東省丹姿慈善基金會響應加入,接下來將鏈接更多信託企業、基金會、社會服務機構以及各界專家學者加入,通過課題製作、研討會、個案指導等方式探索慈善信託發展之路。

“這個平臺很有必要,大家就要在這裏不斷探索問題和討論,當積累到一定程度時,就會爲整個行業的框架帶來足夠的經驗基礎,隨着實踐不斷的推進,平臺的意義也會日益增加。”高傳捷透露,“期待下一次,專委會已經挖掘出一些痛點和解決方案。”

在他看來,這個行業,還有漫長的路要走,但一切都將值得。

廣州日報全媒體文字記者 蘇贊 通訊員 黃蘊潞
廣州日報全媒體圖片記者 莫偉濃
廣州日報全媒體編輯 林傳凌

【來源:廣州日報】

聲明:轉載此文是出於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來源標註錯誤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權益,請作者持權屬證明與本網聯繫,我們將及時更正、刪除,謝謝。 郵箱地址:[email protected]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