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年在家门口,中国男篮没能拿到直通奥运会门票。考虑落选赛对手实力,男篮已经彻底无缘东京奥运会。如果一切顺利,男篮只能在2024年重返奥运赛场。而那时易建联已经37岁,大概率不会出现在国家队。后易建联时代的男篮,将交由周琦等人扛起大旗。于是有人担心,男篮未来难有作为。

周琦、郭艾伦及孙铭徽等人,虽然没有易建联的统治力,但他们已是国内的顶尖级球星,未来或许方可与对手一战。令毒sir最为担忧的是,球迷能不能承受男篮短期惨败之痛。

1.U18基本功令张庆鹏失望

今年老将张庆鹏正式退役,之后在U18男篮担任助理教练。走马上任还没有多少时间,他便对这批小将感到一丝失望。某体育大咖透露,张庆鹏不太喜欢当下的训练环境:“现在环境条件好了,可训练质量却下来了。外面诱惑太多,有空就打游戏上网。手机都有几个,收一个也没有用。”同时吐槽现在都是独生子女,娇生惯养没有奋斗劲,吃饭、起床和训练自己都得管。

最令张庆鹏烦恼的是,这批孩子基本功差劲:“第一个掉坑里,说一遍,第二个还是掉,同一个问题得说十遍。”U18国青已经算是集结了国内最优秀的一批孩子,按常理来说他们将接棒中国男篮未来。结果呢?都已经十七八岁了,基础功居然还不扎实。也就是说,恐怕连最基本的跑位投篮,在张庆鹏眼里都不及格。并且领悟意识欠缺,很难想象他们站上赛场能打出什么表现。

2.传统环境制约球员发展

你说要怪这批孩子天赋不够不努力吗?不能,这其实是积重难返酿成的恶果。姚明曾对外透露,篮球人口中国仅有1.3万人,日本75万人、美国高达2300万人。篮球人口基数小,也就意味着底层建设不完善。体育项目必须从小锻炼,但传统教育重学轻体,再加上家长没有良好指引,即便孩子颇具天赋,大多数也难以接受篮球训练。梦想扼杀在摇篮里,司空见惯。

这也不能去指责谁,毕竟这是文化历史沉淀的结果。当然,肯定有千里马被伯乐相中,但这里又出现了一个大问题——选材面窄。一些基层教练甚至球探,对于篮球人才的选拔还比较片面。他们以身高论前途,首先挑选大个子球员。费尽心思挖掘高海拔人才,对于小个球员没有太多耐心。于是一批尚处于发育期的潜力股,恐就埋没在人海里。

3.唯利是图影响球员前程

可能有朋友要说,校园篮球尚不成熟,无论是教练水准还是培训机制,都不如职业青训梯队。在今年篮协组织的星火杯上,清华附中校队击败了广东宏远和山东青年队,要知道后两者是国内头牌青训职业队。事实证明校园篮球可以获得成功,只不过运转模式还不足以推广至全国。以目前大环境而言,职业青训梯队还是篮球人才的首选地。

可这也并不是万无一失。抛开教练技战术水平不说,利益熏心是最头疼问题。一旦挖掘到一个可塑之才,梯队往往会签署合同捆绑球员。合作愉快也就罢了,万一不和球员难以脱身。看看现在CBA联盟,有些球员就因为体制束缚而不能自由转队。最关键的是,某些梯队为了利益不愿悉心打磨球员,凭借一些集锦表现就交易球员谋财。U18国青的基础功不扎实,或许就是急功近利的结果。

就以前的篮球环境而言,一个球员想要出人头地,绝不比唐僧取经轻松。可想而知,此等环境之下培养的球员,恐是难以让中国篮球重回巅峰。姚明早已意识到形势严峻,大刀阔斧改革基层篮球环境,又是建立校园“小篮球”,又是推出精英培养计划等。但“治病”岂是一朝一夕之事,所以毒sir希望球迷能理解男篮及姚明举措。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