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人问:四大名著这四部大书,哪一部文学价值最低?其实,很多事情,其实不需要分得太清楚,比如人情;很多东西,也并不需要分出高低,比如名著。但是,很多读者仍然热衷于去分个高下,甚至评价很两极化。

我看很多读者说,《水浒传》的文学价值最低。原因也很离谱,就因为宋江招安害死兄弟,梁山好汉没有选择反抗,而是选择招安,甚至说施耐庵写的是杀人魔,不是好汉,他三观不正等。

论文学价值,能这么简单评价吗?我不知道四大名著中,哪一部书文学价值最高,但我敢说,文学价值最低的一部书,绝对不会是《水浒传》。

什么叫文学价值?简单而言,就是在文学方面具有开拓创新之举,能启发别人;或者在一些方面,能为人提供价值,值得学习。这些点,在《水浒传》中都有。

比如文法方面,金圣叹点评水浒时曾详细说过。

《水浒传》有许多文法,非他书所曾有,略点几则于后:有倒插法。谓将后边要紧字,蓦地先插放前边。如五台山下铁匠间壁父子客店,又大相国寺岳庙间壁菜园,又武大娘子要同王干娘去看虎,又李逵去买枣糕,收得汤隆等是也。

金圣叹说得也很清楚,这些文法是其他书中所没有的。

除了倒插法之外,还有夹叙法、草灰蛇线法、大落墨法、绵针泥刺法、背面铺粉法、断尾法、横云断山法、欲合故纵法等十数种。

这些写作手法至今仍在广泛使用,我们从小学、初中到高中、大学所学习的课文,很多也会学到。在一些后世名家的作品中,我们也常常能看到。

甚至,包括主角人物带绰号、排名的写作方式,在金庸小说《书剑恩仇录》等书中,你也能看到。大当家总舵主陈家洛、二当家追魂夺命剑无尘道长、三当家千手如来赵半山……一直到十四当家金笛秀才余鱼同(后期还有心砚)。

这样的描述,读者很容易记住人物及其特点、武艺等,可以说十分新颖。

诚如金圣叹所说:此本虽是点阅得粗略,子弟读了,便晓得许多文法……人家子弟只是胸中有了这些文法,他便《国策》、《史记》等书都肯不释手看,《水浒传》有功于子弟不少。

就是梁启超先生也说:《水浒》一书,为中国小说中铮铮者,遗武侠之模范,使社会受其余赐,实施耐庵之功也。

我们再看故事情节,一样能发现水浒的文学价值之高。

水浒里,多次写到好汉们对付老虎。这种事情,写一次还好,写多次如果不出奇制胜,就容易重复,显得累赘。施耐庵是怎么做的呢?

对解珍解宝,施耐庵说他们用箭射死老虎,并因此引出了毛太公联合女婿陷害二兄弟,以达到霸占老虎的目的;对李逵,施耐庵说他用朴刀连杀四虎,写来十分勇悍;对武松,作者则极尽文墨,写出武松赤手空拳打死老虎的过程。

同样是对付老虎,作者用了三种方法,既不重复,情节也不侵犯,正应了“出奇制胜”。

而且,前者作者三两句话就带了过去;中者,作者稍微多些一点;而对于后者,作者则大肆铺垫、渲染。先写老虎伤人,众人晌午结伴才能过;又写武松喝醉酒,得知老虎后硬着头皮上山;最后写老虎与武松正面较量,武松连躲数次,又单手按虎头,单手拳打,一场惊心动魄的人兽大战,到此处才结束。

武松打虎有多成功?可以说,从此以后,但凡提到打虎英雄,人们第一反应都是武松。而在武松之前的卞庄、孙权、李广、李存孝等打虎英雄,则暗淡了许多。更厉害是,武松只是一个虚构角色,武松打虎也只是虚构的故事。

另外,水浒也很讲究“炼字”。

林冲风雪山神庙时,“那雪正下得紧”,一个“紧”字,就道出了雪很大,以及人物的心情。中学语文课时,老师曾反复教我们去赏析。

如此水浒,谁能说文学价值最低呢?事实上,许多名家都把水浒和红楼并列,认为二者都是最优秀的文学作品。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