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詩經·國風》大型套曲世界首演音樂會宣傳片

11月28日,由美籍華人音樂家談晨新近創作的大型套曲《詩經·國風》在北京市通州區文化館成功首演。在作曲家的親自指揮下,中德牧歌合唱團的演員們爲現場300餘名觀衆奉獻了一場中西融匯的精彩演出。到現場前來觀看演出的中國合唱協會理事長李培智表示,用音樂的形式弘揚中華優秀傳統文化,並將作品帶向國際舞臺,對弘揚中華文化很有價值。

《詩經·國風》是談晨應中德牧歌合唱團創建人金成華指揮的邀約而創作完成,包含合唱、獨唱、音樂短劇等多種形式,共分七個樂章,歌詞取自《詩經》中國風部分的八首詩作。開篇第一首是《子衿》與《采葛》融合在一起的混聲無伴奏合唱,清麗的曲風宛如一首純粹無邪的情歌;隨後是男聲獨唱《野有蔓草》和女聲獨唱《蒹葭》,展現了男歡女愛的民風人情。第四樂章《株林》是一出音樂短劇,講述了《左傳》中記載的“夏南之亂”的故事,作品中還引用了《孟子》《莊子》《史記》等經典名著裏的評述段落。在男聲合唱《黍離》與女聲合唱《淇奧》之後,作品來到了終曲《關雎》。據悉,去年夏天,《關雎》已由中德牧歌合唱團進行了單獨首演,他們攜這首混聲無伴奏合唱參加了去年7月在德國韋尼格羅德舉辦的第11屆勃拉姆斯國際合唱音樂節並一舉奪得金獎。在今年10月結束的“第15屆中國國際合唱節”比賽中,中德牧歌合唱團再次憑藉《關雎》入圍新作品終評音樂會,並獲得“成人組混聲一級團隊”的殊榮。

“聞‘風’以知人心厚薄,讓發乎情,止乎禮義的歌詠風行天下以使風俗化醇。”作曲家談晨介紹說,爲這些詩歌譜曲,是爲了讓它們能在今天的音樂中獲得新生。“將中國古曲的音調和韻味,有所選擇地與西方古典音樂的復調技法和現代音樂語彙匹配起來,我試圖在古今中外之間迂迴地返歸國風的本原,返歸孔子編詩的用心。”

談晨既是整套《詩經·國風》作品的作曲,又兼任本場演出的指揮,同時在音樂會中大段穿插着他對《詩經》的講解以及對《左傳》的講述。北京音樂家協會祕書長趙金波表示,《詩經·國風》這部套曲很有新意,不但有古風的旋律,還有很多現代的技法和技巧,中外文化的經典飽含在作品中,讓我們學到了很多東西。年輕的音樂家談晨接過了傳承中華文化的接力棒,接得很實。在場的每一位藝術家,既是中華文化的傳承者和傳播者,更是和平的使者。有這麼多德國的友人來演唱《詩經》,我很感動。

中德牧歌合唱團的團員也紛紛表示,非常榮幸能夠首演這樣一部內容豐富、形式新穎的套曲。音樂短劇《株林》的舞臺導演是德國人丹尼爾·嶽達,他表示,讓一個外國人去理解中國傳統的故事是非常困難的,通過談晨的充分講解,藉助最簡約的舞臺調度來呈現故事,幫助外國人更好理解中國。另一位德國團員凱瑟琳·馮·瑞星博說,"我很高興能夠演唱這位優秀作曲家的作品,他對中西方哲學和音樂有着深刻的理解。談晨的音樂非常精緻,他讓我認識了孔子的《詩經》,我開始嘗試去更多地瞭解中國的傳統文化。"

據瞭解,作曲家談晨有意將全套作品完整出版,並期盼將來能有機會把它帶到世界各地巡演,讓中國傳統音樂和經典文化唱響全球。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