念佛的团队,在末法时代要生存,就要综合历史因缘来思考。出家人的素质从哪里体现出来?从僧团的清静中可以反映出出家人内在的境界。出家人内心境界高,自我约束能力强,根本不需要别人来管。学净土法门无论到哪里,都要面对一个共同的问题:僧团怎么运作、怎么管理?第一,信仰是根本,总的方向保持不变。第二,以往生极乐为目标。这是方向性、是目标。

大家都念佛、都往生西方净土,在知见上统一就会减少问题。知见统一,在理论上就不会发生争执。都专依善导大师思想,方向一致,这就是“见和同解”。“戒和同修”,知见要保持, 就得参考其它,一个是戒律,一个是教理。只有戒律会有弊端。很多人学戒学得比较死板,反而越学戒越烦恼。大家没有到其他道场真实地了解过,其他道场持戒的人,表面看来维持的比较好,管得也非常严格。

但是人的内心非常紧张。因为这个要做,那个要做,都是很细节的问题,稍不注意这里犯了戒、那里犯了戒,心里就会很冲突、很矛盾。持戒的人如果没有教理基础,不懂得戒律的轻重,把握不好尺度,在有为的方式上持戒,不是真正的持戒。现在很多净土僧团没有目标,唯一的目标就是念佛往生。一说起来就是专修念佛,不杂余行。两个人吵起来了,事务对错怎么评判?

总得要下结论,不能各打五十板,那对的人就不服气了,处理这些事务,就一定要有个标准,这是团队当中必不可少的。净土道场可以综合很多因素来考虑。现在很多持戒的人智慧跟不上,教理跟不上。“哑羊僧”,就是能够持戒,但是无法判断好坏、对错,没有智慧明辨的人。没有佛教的理论来综合平衡弥补不能持戒的地方,人的内心就会很纠结。

一个团队最高目标可以无为而治,念佛人有一个好处,放下自我,归命于佛,如果都归命于佛了,我执也就淡化了,也可以无为而治,这在净土团队里面相对有优势。我们达不到圣人境界,最起码通过净土信仰,往生决定的优势,可以收敛一些问题,融进佛光中,淡化自我。“无为而治”的“无为”,不是靠修证,是靠信仰。

信仰纯正的人,整个团队信仰就纯正,教理基础好,团队相对也好管理,自己把自己就管好了,整个团队就很清净。往生决定的人,想到自己是一个圣人,不是一个凡夫,是极乐世界的一分子,就要有极乐世界的表现。表现出观音菩萨和大势至菩萨的精神。《观经》 言:若念佛者,当知此人,则是人中芬陀利华;观世音菩萨、大势至菩萨,为其胜友,当坐道场,生诸佛家。

讲的挺好的,习气毛病却一大堆, 那是人中芬陀利华吗?如果能表现出人中芬陀利华的状况,也可以达到无为而治。要以往生之后的行为来观照自我、要求自我,不能说我都往生决定了,还保留凡夫习性,到了极乐世界,贪嗔痴还要留着。到了极乐世界的人已经不是凡夫,行为完全改变了,现在往生决定的人,应该想到我是圣人之一,我以观音菩萨、大势至菩萨为胜友。

观音菩萨做到的,我做不做得到?这样就有标准有规矩了。身在娑婆世界要做到无为而治非常难,以有为做辅助,靠有为来管理,戒律、规矩,是辅助。任何一个团队,不要只看表面,规矩在团队里面属于辅助位置,不是正位,很多人不懂这一点。国家的法律在国家的层面,并不居正位,它是居于辅助位置,国家的方向才是正位。比如中国要复兴,这是它的正位,法律是来辅助它完成这个目标的。

世间的法律和佛门的戒律是一样的。很多人在持戒时、在认识上有误区,以为戒律做到了,有功德了,可以解脱了,这个方向就反了。持戒持得再好都不能解脱,因为戒律是有为之法。佛门戒律目的是什么?是要防止你的过失,减少贪嗔痴,目的是要解脱生死大事。解脱生死大事是正位。如果把戒律当正位了,那就颠倒主次了。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