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段时间的学习,急切地希望自己可以进步快一点,内心一直有压力,直到本月听了师父的开示:“佛门的团体如同大地,无论你是树还是草,都可以平等的生长……”,师父的开示使我倍感焦虑的心彻底安定下来。尽管我只是一颗小草,也不必向大树投出羡慕的眼光,因为小草虽小,但意志不小,即使被踩在脚下,也磨灭不掉向阳而生的动力。

如果我只是一滩泥巴,也不必希求能像金子一样发光,因为有善知识的教导,道友的提携,团体和合增上的学修氛围,无论是金、银、铜、铁、泥,终将会打造成器。所谓“由定发慧,慧由定生”,有了安定的心态,让我对自身和目前的学习重新做了思考。学习,不是一味地要求自己进步,因为目的性太强,会让自己很紧张。学习应该是内心专注,踏踏实实的进行,不急功近利,所谓“其进锐者,其退速。”

就是进步得太快,也容易退得快。当然学法是正加持,学法本身并不会带来苦恼,但执着心会,而且越执着越是苦恼。学法并非是一朝一夕,而是要发长远心,念兹在兹,朝于斯、夕于斯,年年月月得细水长流,一堂课、一本书、一部经,踏踏实实地修学,踏踏实实地行持,不急于看到成绩,因为慢就稳,稳就是快,李元松说:“慢慢来最快”。

《寂静之道》说:“每一个修行人,都会一再失败,一再跌回旧的习气中。尽管如此,我们还是一辈子都在精进修行,不放弃也不逃避。”师父说,我们可以给自己定下长远的目标,然后自我要求。我想了很久,我的目标是什么,此刻有了答案:竹子,向往高处的阳光,它的根就要深植于黑暗阴湿的土壤,我也是自然界的生存者,我希望自己可以学习如竹子般的生命力,沉得住气,扎根大地。

学习小草般的意志力,凡事顺应自然,越挫越勇;学习屈原“皓皓之白,不蒙俗尘”的精神力量,不随烦恼习性,朝着净土的方向,怀着坚实的信心,展现生命不卑不亢的力量。在这个世间没有什么是能一劳永逸的,哪怕是成就道业,也还是要面对自己的烦恼和习气,所谓“人在世间,被业风所吹,不得自在”,所以,举凡成就任何事,都需要做好准备,要有足够的定力、忍力和耐力。

所谓“法赖僧传”,作为出家人都有着共同的使命感,孔子说:“士不可不弘毅,任重而道远。”只有怀有一份愚公的精神,知难而进,退而复进,把学到的每一句真理落实在生活的细微处、无人处,不断地在学习中调服自我、在行持中成熟心志,使其变成穿石的滴水,填海的精卫。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