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成儒离开《演员请就位》后,郭敬明仍旧没有逃脱被怼的命运,这一次他的点评惹怒了暴脾气导演尔冬升,被怼得的当场哭泣。

起因是郭敬明不满尔冬升执导的《女人+》,他直言“不喜欢这个作品”、“遗憾、困惑、不满”,吐槽剧本台词密集缺少细腻刻画。

而且,他事先声明“与演员关系不大”,感叹四个好演员却没有得到充足的发挥空间,颇有暗示导演尔冬升不负责任的意思。

暴脾气的尔冬升没有选择性无视这番话的双重含义,直接用“就是编剧和导演不好”“你学的什么体系?”回击。

在怼郭敬明的过程中,尔冬升无间间曝出郭敬明“表里不一”。

导演互撕,群众吃瓜

在节目录制之前,郭敬明曾私下向尔冬升打招呼“手下留情、别冲着我”,尔冬升遵守了约定,但郭敬明却攻击了他的作品。

随后尔冬升离场10分钟,场面一度陷入录制僵局,面对突发状况,主持人大鹏完全不知所措,还是赵薇圆场让BOSS团发言缓解气氛。

出面调节的两位BOSS团成员明显更倾向支持郭敬明,但并不是支持他的观点,而是觉得这个舞台应该允许有批评声音的存在。

网友的反应比较两极分化,一方认为郭敬明不讲武德套路了尔冬升,另一方则认为尔冬升玩不起,是在为作品的失败强行挽尊。

两方各有支持者,节目再一次有了爆点话题,尔冬升的暴脾气、郭敬明的受委屈形象深入人心,虽然场面尴尬,但观众吃瓜吃得很欢乐。

在影视化对战之前,《演员》的观众很难想象前期抱团一致对抗李成儒的导演团,会这么快分崩离析,甚至出现两位导演撕破脸的情况。

然,细细思量,导演们的关系崩盘其实早有预兆。

郭敬明和尔冬升,都靠着套路观众的工作态度,先把自己套路进去了。

是犀利导演,也是抱团高手

竞演类节目发展到今天,越来越失民心多是因为场面话太多,点评嘉宾更多注重维护人际关系、同行面子,而非讲真话。

所以,2019年坚持抒发自己见解的李成儒“一炮而红”,即使观众不完全认可他的观点,却也愿意珍惜这位难得“说真话”的老演员。

出于对“说真话”的渴望,当暴脾气导演尔冬升加盟《演员》时,最初给观众留下的观感是相当惊艳的,犀利吐槽陈宥维、张大大是他的高光时刻。

但,当《演员》进入影视化对战阶段后,你会发现尔冬升的犀利与李成儒的毒舌有本质不同,他说真话有一个前提:不损害自己的职场利益。

尔冬升批陈宥维、张大大是在演员独立作品阶段,导演的权威让他可以批、也可以化解演员的敌意,既能用真话树立自己的权威,又却不会有负面影响。

但进入影视化对战阶段后,尔冬升基本成了一个夸夸族,犀利吐槽不再,所有的点评都很温和,甚至还会与同行抱团防御“敌人”。

最明显的案例便是陈凯歌执导的《误杀》剧目,当时这个剧目的效果其实并没有那么出色,表演节奏、演员情绪、剧本改编都有很多槽点。

李成儒点评的“没有让人感觉到淋漓尽致的揪心”,与大部分弹幕观众的看法是一致的,演员表演有技巧,情感渲染却没有释放出来。

然而,前期一向“耿直”的尔冬升却大唱反调,形容这支剧目“好得不得了”。

原本两个嘉宾观点不同很正常,但尔冬升的发言却一直在针对李成儒,他反复强调不认同李成儒的看法,不像点评演员,更像怼嘉宾。

前期刚因《无极》挤兑过李成儒的陈凯歌,在听到尔冬升夸自己的作品后瞬间鼓掌,也把导演抱团对抗点评嘉宾的默契搬上台面。

《误杀》之后,影视化作品几乎都变成了“完美无缺”的存在,四位导演的点评很少说中观众心声,偶尔的批评也只是针对发挥失误太直观的演员。

连明显不符合另外三位导演审美的郭敬明版《画皮》,导演团也没有对故事本身提出质疑,当编剧团吐槽逻辑有问题时,尔冬升还出面维护了郭敬明。

导演不怕得罪演员,但同行之间利益纠葛很多,彼此时手下留情“一致对外”成了他们的默契,尔冬升深谙职场“抱团”的生存法则。

但他忽略了一个问题,四位导演不仅是同行,还是综艺里的竞争对手,有“敌人”时一致对外,无“敌人”时,表面和谐,内里却是敌对的。

是盟友,也是竞争对手

进入影视化阶段后,四位导演之间明里仍旧“一致对外”,同时也在暗自较劲。

第一季中陈凯歌曾经与李少红战队结盟,两位导演看起来惺惺相惜,但李少红在分配分数时却偏向自己的组员,把陈凯歌战队的阿娇给淘汰了。

第二季赵薇的《剧场》与陈凯歌的《F小调幻想曲》撞了题材,且剧中台词颇有影射陈凯歌的味道,陈凯歌便罕见地只有批未有赞。

同行是盟友,却同样是“敌人”,尔冬升此次的《演员》之行,把太多精力放在维护盟友关系上面,忽略了几位导演的竞争本质。

影视化对决开始后,郭敬明用眼花缭乱的换景、超长MV、讨巧人设掩盖演员的表演漏洞,陈凯歌把前两个剧本打造的很扎实,赵薇的风格化也很加分。

三位导演拼着劲在放大招,唯独尔冬升,剧本用最少的场景,没有太多原创成分,也没有根据演员特点进行调整,而是任他们自由发挥。

他尽可能地减少导演的工作,把竞争压力给到演员本身,客观来说,尔冬升真的是认为这档综艺是演员拼演技,而不是拼导演。

然而,熟悉《演员请就位》套路的观众可以发现,这档综艺到了影视化阶段之后,演员已经不是关键,导演和编剧才是重要助力。

因为弄错了导演对结果的干预能力,也或许只是想来综艺快乐摸鱼赚外快,尔冬升在节目里很热情地参与了维持导演同盟大军,专注讲“武德”。

郭敬明请求尔冬升手下留情,他便闭着眼夸对方的作品,选择性忽略其中的问题,这种情况下,当对方不愿意闭眼评价他的作品时,尔冬升便懵了。

套路观众,最终也会自己入套

直观来看,这场闹剧当事人要各打50大板,郭敬明不讲“武德”,尔冬升不尊重他人点评,双方各有各的失误。

但从内里来说,这两位导演当下的矛盾,完全是因为他们违背客观事实,失去专业性所造成的产物,是导演过度抱团的后遗症之一。

按照正常的工作态度,导演们应该客观对待每一支作品,客观点评每一个演员的问题,但出于利益互换的考虑,他们彼此间都默契地选择了做夸夸族。

至少,如今曝出的信息可以证明郭敬明私下拜托了其他导演不要批自己的作品,尔冬升也答应了其他导演不批评的请求,彼此约定“说谎”。

他们讲究了人情,却忽略了这档综艺的本质是面对观众、面向艺术,每一句点评都要对观众负责,每一句点评、每一个选择都应该对艺术负责。

而不是,用来维持职场人际关系,抱团维护导演团的利益。

坚持抱团的尔冬升和临时“背叛”的郭敬明本质错误是一样的,只不过是五十步和百步的区别,如今的闹剧皆是对观众、艺术不尊重的产物。

如果每个导演都客观、真实地表达自己的见解,拿出对艺术的敬畏来面对这份工作,如今《演员》不会变得真话难求,更不会成为观众眼中的“笑话”。

套路观众、对艺术缺乏敬畏的导演最终也会把自己套路进去,把艺术探讨变成套路大赛的综艺,最终也会失去观众的尊重。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