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起《快乐大本营》,相信很多观众都有很深的感情,这档经营了23年的综艺节目陪伴了很多人的童年,甚至可以说是陪伴了几代人,现在节目的几位主持人虽然都已经独当一面主持了很多其他的综艺,但是就算再火他们也不会忘记自己的根,那就是《快乐大本营》。

这段时间还有一档特别火的综艺节目叫《演员请就位》,相信很多观众也一直在追。

不过,或许很多朋友是比较疑惑的,那就是《快乐大本营》和《演员请就位》怎么能联系到一起呢?

说实话,如果按照正常逻辑的话确实联系不到一起,毕竟两档节目不属于同一类型,没有什么共同点。

然而,在最新一期的《快乐大本营》中,节目的模式采用了A、B、F的分班模式,这和《演员请就位》就有关系了。

相信大家都有体会,那就是自从有了选秀节目的A、B、F分级之后,各种综艺节目都争相模仿,甚至说不搞这个好像就不是一档爆款综艺的感觉。

甚至连《最强大脑》这样考验脑力的科学类真人秀节目都套用了S、A、B的圈层赛制,不得不说这股“分级风”真的把很多好节目都同化了,但是说实话,效果真不怎么样。

《演员请就位》第二季也是赶了这股“分级风”,而且一开始的分级规则简直让人笑掉大牙,按照市场评级来评S、A、B级。

在节目后期制片人的口中得知,有些演员他们根本就不了解,甚至是完全不认识,试问这样评级还有意义吗?

说白了,《演员请就位》一开始的市场评级除了蹭“分级”热度之外,毫无参考价值,反倒是给演员们带来了很多的不开心。

《快乐大本营》这次采用了A、B、F分班模式,无疑是在蹭“分级风”的热度,毕竟回顾《快本》一概的风格,一直都是什么火就玩什么,谁有流量就请谁,当然节目本身也有流量,最终能达到双赢的效果。

其实很多观众一开始看到A、B、F分班的时候率先想到的是选秀节目《创造营》,毕竟那档节目中是直接分班的。

不过,如果要仔细看节目的话大家会发现,本期《快乐大本营》中的A、B、F分班不是靠比拼和实力来分的,而是“观众评级”。

相信大家看到“观众评级”之后立马能想到的就是《演员请就位》中由制片人给出的“市场评级”,完全靠感觉和猜测来评,没有任何的公平性。

到底是模仿还是暗讽?《快乐大本营》把手伸向了《演员请就位》。

如果说《快乐大本营》只是单纯的模仿“分级”玩法,那么真的和《演员请就位》的模式太相似了。

《演员请就位》一开始是制片人的“市场评级”,后期根据演员的表演进行重新洗牌、重新评级。

《快乐大本营》也是如此,一开始是“观众评级”,后期根据游戏的输赢进行名次的调换。

如果要说《快乐大本营》只是单纯模仿《演员请就位》,那为什么一定要加上一开始的“观众评级”呢?

难道说《快乐大本营》节目组真的不知道网友对《演员请就位》中“市场评级”的吐槽吗?就算是演员自己也都非常讨厌这个所谓不公平不合理的评级。

更何况在本期的《快本》中还有刚从《演员请就位》淘汰的施柏宇,话说这样的玩法有想过施柏宇的感受吗?

《快本》能火这么多年并不是没有原因的,至于网友喜欢什么不喜欢什么相信节目组还是有判断力的,因此这个“观众评级”不像是模仿,倒更像是一种“暗讽”。

说实话,S、A、B、F这种分级制度确实能让竞技类综艺节目看起来更加精彩,但同时弊端也是存在的。

正如《演员请就位》中的评级,因为S卡的发放四位导演和李诚儒之间发生了多少矛盾,观众又因此为自己雪花互撕了多少次,其实不管是何昶希还是陈宥维,他们在节目中有进步是大家最愿意看到的事情,但是有了这些分级的S卡A卡之后就会变味。

《最强大脑》不也是如此吗?相对来说,这类科学类真人秀的观众群体是比较受限的,更多的粉丝是为了看选手脑力的,而不是看那些花里胡哨的评级定义,最终有了“圈层定义”之后节目效果是有了,但是节目的收视率也真的是大不如前了。

《快乐大本营》这次的A、B、F分班不管是模仿还是暗讽,其实都是给现在的综艺节目提了个醒。

如果要是以搞笑为目的去玩这种分级的话还是可以的,就像《快本》这样,不管是嘉宾还是观众,记住的都只有游戏中的快乐,谁也不会去在乎分级。

然而,在竞技类的比赛性节目中,尽量还是不要用这种分级玩法,因为在有些节目中真的不适用,强行套用进去虽然是蹭到了一点热度,但是却很容易让节目变味,从而失去很多的粉丝。

希望带有比赛性质的综艺节目还是能撇掉这些花里胡哨的新鲜玩法,回归最原始的状态反而更能吸引观众,大家觉得呢?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