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劍”是武的象徵也是中國古代史文化的起源。

“劍”是古代原始人類爲了生存與禽獸博鬥,古人依聰明的大腦進化的智慧,由簡單磨製骨器、石器的勞動工具,提高了生存能力。人類經過千萬年慢長的生存過程,通過磨擦能取火,發現有了火種,對人類生存和生活有了進一步的改變,發展了生活和勞動工器具。人類有了火,發展冶煉金屬技術,仿製成金屬劍器。經考古研究證實了。中華民族上下五千年武術文化的發展。劍的文化發展到近代戲曲舞臺上,劍術“武"與"舞"完美高雅的結合,給人們豐富了精神生活的享受。它昇華到高於生活的文化藝術。"劍"但它又迴歸於普通勞動人們,最受大衆人們喜愛的健身運動項目之一。重要的是人們學練太極拳、劍增強和提高自身的生命質量!

關健詞:中國古劍術文化的發展。

一、我國獨具民族風格的劍器,劍術是武術運動百花園中一朵鮮豔花朵;它源遠流長,至今仍是武術健身運動中最受人們喜愛項目之一。而中華民族古代劍器、劍術的形成與發展,又與青銅器的冶煉、鑄造工藝不斷的改進完善有着密切聯繫。探討我國古代劍器的形成和青銅器冶煉、鑄造與中華民族古文化史是極其相關。很有探討價值。在當前黨中央提出:《健康中國2030規劃》綱要是爲推進健康中國進度,提高人民健康水平!《綱要》全文八篇27章其中第一篇點名提到:扶持推廣太極拳、健身氣功等民族、民俗,民間傳統運動項目。

(1)、廣泛開展全民健身普及科學健身生活化。

(2)、現在做爲世界最完美運動太極拳,表達的不僅是種武術種類,它其實就是我國的傳統文化的精髓!它正影響着世界人民,正在把中國傳統文化傳播到世界各地。它的強大已經和世界融爲一體!

爲了使人們對中國的劍器、劍術有比較全面瞭解筆者根據一些武術書刋和史料與傳媒資料和考古研究實物展品的觀賞,整理成本文供大家共同學習和研究。

二、古劍史的發展

古劍史是一部武術史。並也記錄了中國原始文化的起源和發展。

1、劍器成形孕育時代:是原始社會,上古之世(舊石器至今三百萬年前)當時人少禽獸衆多,人不勝禽蟲、蛇。人類爲了生存與禽獸博鬥,此事經歷了百萬年的進化使人類大腦的開化,更聰明起來。此時代逐漸學會磨製各種鋒尖、利刃工具用來和禽獸鬥爭。此時即是劍斃的孕育萌芽時期,也是古代原始兵器產生的時代。

如在北京周口店猿人的生活鬥爭,盛行着各式各樣獸骨磨製和燧石尖狀器。其形,似三棱、刃多雙刃狀,還有鹿角類的刺狀性工具(也是舊石器的雛形武器)。

2、劍器的成熟期:經考古工作人員研究“龍山文化"距今約七千年左右,也是武術文化萌芽時期。今陝西省半坡村氏族遺址和河姆渡(今浙江餘姚市河姆渡村)氏族遺址,分別展現了黃河流域和長江流域毋系氏族公社繁榮階段。半坡氏族的人們己普遍使用磨製石器,這使用磨製石器時代叫新石器時代。這時古人們發明了弓箭,開始了原始的農業、畜牧業、種植粟、蔬菜和麻、飼養豬、狗等。如在武術挖掘整理成果展覽會上,不少省市都有石器時代的石斧、石鏃和春秋戰國及漢代的銅戈、銅劍、銅斧等古兵器參展,有廣東省出土石箭、石鏃、石斧和雲南出土的石斧、銅戈等。又如:1980年4月3曰記載:黑龍江肇源白金遺址出土的骨矛長達17釐米和20,2釐米,骨槌(鹿角尖)長達15,3釐米。以上考古例證兩側有刃,尖部鋒利的器具,更趨於匕首的形狀。它標誌着古劍雛形,己經趨近成熟期,尤如劍的雛形臨產予兆。

三、中華古劍冶煉鑄造工藝的產生:

3、1 齊家文化,大約距今四千年左右(即夏、商時代),此時開始出現紅銅工具。如甘肅武威皇娘娘臺出土的文物中銅刀、錐、鑿、環。又如四川省(古稱巴蜀國)廣漢縣月亮彎村,三星堆青銅文化(即金沙博物館介紹此資料來原於中央電視臺科教考古史料)。因四川四周山區有赤鐵礦石表露出地面含鐵量很高,菱鐵、分佈在漢源,廣武,萬原等。西昌地區有銅、鉛、鋅、鎳、汞等大多數是露天礦石。早在1929年考古發現冶煉遺址。

3、2在原始氏族社會人個門通過磨製工具,發現磨擦能取火。人類已經懂得使用火和保存火種。最早發明人工取火的是“燧人氏“。有了火之後原始人會使用火燒製生活用的陶器,並在陶器體、口沿上刻畫各種符號記事,如原始雙魚太極圖,可能是中國原始文字的起源。因有火使人們識火烤食物。同時又產生熱一乙,當時人類認讓熱一乙禦寒解除寒冷的侵襲。因僅憑火禦寒有時會措手不及。在長期勞作,狩獵生活中,他們發現:人體在勞動時能從自身中發散出許多熱量。於是,當他們缺乏火種無法取暖時,便仿照着勞動時的動作姿態運動十起來,以解寒御冷。同時他們還發現,等勞動告一段落,坐下來休息的時候,隨着急促的呼吸逐漸平穩,體內的餘熱漸漸地排出體外,身體也漸漸覺得涼快了。因而人們懂得當酷暑降臨時就可以按着休息時姿態靜坐下來,以解除署熱侵擾。這正如《黃帝內經》所一記述的那樣:“遠古人居禽獸之間,動作以避寒,陰居以避暑"。動作,就是運動;陰居,就是靜坐。這倆種方式不僅是我們祖先抵禦寒暑的有效方法,而且是後氣功中動靜兩大功法的直接起源。氣功中有“煉丹之說"煉丹之詞是氣功的"隱語"。山西工業大學孟乃昌教授文刋在中華氣功90年第4期文題:"中國煉丹術內外之聯繫"文中說:外丹術指以金石藥物或草木藥在丹房(實驗室)中通過加熱或不加熱的各種方法處理,常常發生一個或多個化學反應得到不同的產物,化合物或混合物,其中又分爲金丹術(製造可以服食攝取得長生丹劑)和黃白朮(製造藥金藥銀,認爲那就是真金、真銀)。《周易參同契》中《黃帝九鼎神丹經》其中主要外丹產物爲黃帝九鼎。"以金爲堤防,水入乃優遊,金計有十五,水數亦如之。先液而後凝,號日黃輿焉。"此爲鉛(金)與汞(水)各依份量,加熱以形成汞齊。待崩解粉末後,入鼎器加熱一空入時間,“色轉而爲紫,赫然成還丹“。產物是氧化鉛和氧化汞。這是中國原始冶煉,古人己一初步掌握合金配比技術。古代青銅劍的冶煉鑄造技術。經我國考古工作者曾發掘出一些古劍,那些古劍在地下埋藏了一,二千年,出土之後,經過適當的處理,劍身光亮奪目,劍刃鋒利,使人驚異。

3、3 1965年在湖北江陵望山一座楚墓裏,出土的趆王勾踐寶劍,劍刃鋒利,一下劃透十幾張紙。它同1976年在湖北襄陽蔡坡出土吳王夫差劍和1974年在陝西臨潼秦始皇的從葬陶俑坑出土的三把寶劍,光亮不鏽十分鋒利。這些寶劍,爲什麼長期埋在地下,出土後即不生全鏽,鋒利如新呢?我們知道,古代鑄劍用的不是黃銅錫合金(即青銅)。

銅錫合金,我國古代早已應用。在我國的古書《周禮.考工記》裏,已明確地記載着古代製造青銅武器的銅,錫百分比。原文裁:金(古代稱銅爲《金》)有六齊:六分其金而錫居一,謂之鐘鼎之齊:五分其金而錫居一,謂之斧斤之齊;四分其金而錫居一,謂之戈戟之齊;三分其金而錫居一謂之大刃之齊;五分其金而錫居二,謂之削殺矢之齊,金錫半,亡胃之鑑燧之齊。這段話的意思是:青銅是銅錫合金,共有六種:鑄鐘鼎,用銅六份,加錫一份(即銅佔百分之八十六,錫佔百分之十四);制斧頭砍刀,銅佔五分加錫一份(銅佔百分之八十三,錫佔百分之十七;制戈戟,銅四份,加錫一份(銅佔百分之八十錫佔百分之二十);制大刀,銅三份,加錫一份(銅佔百分之七十五,錫佔百分之二十五);制削殺矢,銅五份,加錫二份(銅佔百分之七十一,錫佔百分之二十九),制銅鏡陽燧,銅錫備佔百分之五十。從上面明確規定的銅錫規定的銅錫百分比看來,可見我國古代已經知道,由於銅錫百分比不同,青銅製造器具的硬度就不同,這是古人長期實踐得來的寶法貴經驗,在當今看來,它們的百分比仍然是合理的。本來,銅和錫都比較柔軟,但把兩者合成金就變硬了,這也是從生產實踐中總結出來的。秦代呂不韋的門客合編的《呂氏春秋》(類別篇)就說過,<金(銅)柔錫柔,合兩柔爲。正說明這樣道理。此外青銅劍還要經過特殊處理,才能保持劍刃的鋒利與不鏽。主理方法是淬火和化學處理。如古代的名劍龍泉劍,是在今河南省的西平縣的龍淵鑄造,用龍淵的水淬火,特別鋒利。據我國科學工作者研究,對古劍加以分析。越王勾踐的寶劍似曾用硫或硫的化合物處理過的。鋒利如新劍身佈滿菱形綸。證明劍的基體是錫青銅並含有微量的鎳而花紋則是錫、銅、鐵的合金,其冶煉水平之高震驚世界。秦始皇兵馬俑墓中出土的寶劍似曾用鉻鹽氣化過,使劍面有一層極打薄的氣化層,有保護劍身的作用。這種工藝,在外國是近幾十年纔開始應用的,而我國卻比外國早一千年之久。難怪研究我國古兵器的法國考古學家範崇說:中國之古代銅兵器,在三千數百年前,竟已有外鍍,而此外鍍,非旦有美觀及避鏽之作用,且有保護兵器本身,使其永久堅強鋒銳之效能。我國古代的青銅兵器,冶煉鑄造工藝精確使世人推崇備至盛名於世。

3、4現代鑄劍技術:在2010年12月20日中央電視體育頻道體育人間節目主持人訪談:兩位現代鑄劍師一位是季忠、另一位是《萬》號第四代傳人王鎮銘。首先季忠講:鑄劍以陰陽鐵鑄劍,是他家祖傳祕技從不外傳。依季家祖傳製造的劍削竹林的竹子(粗約7、8釐米)一劍同時削三棵。真實一畫面"如切玉泥”那麼鋒利。萬字號傳人王鎮銘講:“龍泉劍”的來歷,古代鑄造業淬火,用水有一定的學問。鑄龍泉劍的淬火用水是河南西平縣的龍淵水淬火特別鋒利。"龍淵”又名“龍泉"。另外又講:“七星寶劍"名來於鑄劍淬火用的是七口井水有關。龍泉劍和七星寶劍都有歷史典故。至於陰陽鐵鑄劍是否與古劍的莫邪劍、干將劍有關?因莫邪和干將二劍是人們傳說造丶劍中的陰陽二劍。

四、中國古劍器

荊山騰焰,昆吾飛煙,中華無數能工巧匠,曾鑄造出多少名劍;龍泉阿鏜亮,莫邪啊光燦,太陽啊映輝,青龍啊閃電。這是人們對古代鑄劍依劍賦概括了鑄劍的讚賞精美的語言!

4、1中國古劍名稱:昆吾劍,八服劍,衍劍,長劍,茂陵劍,神劍,駿劍,神龜劍,斬蛇劍,定秦劍,湛盧劍,純鉤劍,勝邪劍,魚腸劍,巨闕劍,夾劍,藕劍,雲劍,古鋼劍,勾踐劍,軒轅劍,挑氏劍,畫影劍,金光劍,錄景劍,霄煉劍,夏禹劍,鐃獄尚方劍,騰空劍,越王八劍,蔥劍,莫邪劍,闕劍,綠劍,勾劍,干將劍,龍淵劍,泰阿劍,工布劍,孟德劍,乘勝萬里壯劍,文士劍,秀霸劍,龍利劍,椎成劍,漢文劍,更國劍,思召釗,中興劍,金劍,飛星劍,流慄劍,華艇劍,玉上劍,大吳劍,對鋒利刃劍,太康劍,蜀八劍,步光劍,流光劍,太常劍,沉水劍,鎮山劍,青虹劍,皇帝吳王劍,倚天劍,青萍劍,龍樂劍,五方單符劍,梁神十三劍,七星劍,永昌劍,鴛鴦劍,毛精劍,躍虹劍,尾形劍,安定劍,符載劍,楚鋼劍,乾隆劍,都尉劍,破山劍,秀成劍,西番劍,定國劍,共計八十五種。

4、2古代相劍法:蘭州大學馬明達教授文刋在武林精粹84一3期本文是,從春秋到兩漢的數百年間,可稱爲我國武術史和兵器史上劍的《黃金時代》,首先,春秋時代,我國的全屬冶煉技術得到很大發展,兵器製造精益求精。春秋末期,吳、越寶劍譽滿天下,到了戰國,楚、韓的兵器又後來居上,延至漢代,除了楚韓之外,郡國以生產良劍寶刀而聞名地方就更多了。這數百年裏,出現了不少鑄劍的能工巧匠,他們的名字和事蹟,直到今天被人們傳頌着。當時出現了專門探研劍術的論著,著名史學家司馬遷的祖輩在趙國的一支,就是以傳授《劍論》而享名於時。在崇劍之風盛行朝野的時代,連鑑定劍刀的優劣真僞,也打尉爲一門專學,社會上出現了以此爲業的《相劍者》。可以說,鑄劍家、劍術家、相劍家相互依存,各逞其能,是劍的“黃金時代”的一個象徵。

五、劍術的類型

劍器從字面上理解,就是古代的一種兵器。它包括短劍、長劍、單劍、雙劍。還有長穗劍短穗劍和單人舞練的劍,雙人對練劍名目繁多,形式不一。大致可歸納爲三大類。

5、1站劍:工架類,也稱"站劍"定勢、平衡動作較多。形健骨道,端莊勢整,一招一勢,端端正正,着重於劍法,功力和姿勢動作剛勁之美,如少林、外家類,如小花劍,初級劍,甲級劍,都是在傳統基礎上提練出來的規範劍術。

5、2行劍:流暢無滯,揮擂飄灑,多行緩急相濟,以八卦步爲主,以腰身轉動較多見武當劍類。就武當劍術有二十多門承傳劍術名稱如:武當真門曾樊傑傳武當雲霧劍……(略),武當太極劍,其套路分單練和對練兩種形式。除武當劍術外還有穿林劍也屬行劍類,.武當飛龍劍(付家祖傳)。

5、3綿劍:柔和緩緩不斷,平穩,自始終,綿綿相連,姿勢動作從容不迫;表現美觀大氣,姿勢優美,而每個靜止動作姿態富有雕塑性,其姿勢動作着重於腰腿的基本功的造型。有太極士三劍、武當太極劍、陳氏太極劍、楊式太極劍、吳氏太極劍、孫氏太極劍、32、42式太極劍等。

六、劍技藝術

6、1劍器有九口

劍知九口便於學練者知劍法的應用力點準確、劍有兩鍘口(劍器爲一鋒兩刃)。鍘口﹌相比之下此段最厚最寬最結實,並且距手握處最近,從力學上說能承受力或用力。若是使用雙劍交叉就猶如鍘刀的威力,此口主要用於接架敵方的兵器。砍口﹌承受力或用力較鍘口次之,但在砍殺時速度較鍘口快,此段是砍殺時的體現力量速度,是重心諸因素統一的最佳處。此口在技擊時適用於砍殺,也能用於招架對方兵器。能起到重要的攻防作用。抹口﹌主要在追擊敵方或被敵方追擊時,用來劃傷敵方的身軀。刺口﹌劍尖鋒利運用靈活,主要用於點刺敵方的身體各部位,是九口之中最好用的一口。(見圖示)

6、2劍訣(劍指)的運用

.劍指古稱“劍訣"、戟指。共手形食指與中指並擾紳直指尖自然向手背方向上蹺,其餘三士發屈攏於手心,三指與手掌儘量撐圓。劍術中,一般常用的劍指技法有五種,即"前指""架劍“、"側指”"附指"和捧指。

太極劍一招一勢都有明確的攻防含義,劍指的使用亦是如此,其主要作用是:1,攻擊對方。如“蹬腳架劍"和“擺腳架劍”中劍指的“前指”就是要點擊和戳擊對方有關穴位和重要部位,並以劍指虛晃對方面部,以亂對方眼神。2,捧指與附指是助勢助力如"蹬腳前刺”中的”捧指"和弓步下截中的“附指使劍指和持劍手合力刺出,加強了刺的力量,更有效地技擊對方。3,聲東擊西,指上取下,如“虛步下截“就是典型的上指下截的動作"用劍指向上虛晃,實則要向下截擊,一虛一實誘惑對方。4,協調平衡的作用如“分腳後點“中劍指的運行路線和側指,就起到了穩定身體重心,協調整體動作,加大點擊效果作用。5,健美怡情。如“左右雲抹"和"進步絞劍中的劍指一運用,就明顯提高了該動作的表演技巧和藝術魅力,達到了健美怡情的效果。6,領勁。如在“左虛步撩"和右弓步撩"的動作中,就會起到領擺持劍手運行到預定位置的作用。

習練者只有對劍本身,對劍指的技擊方法的合理配合,勁力才能順達。達到健美怡情,經絡舒暢氣血流暢,祛病健康,延年益壽的理想境界!

6、3中國古劍譜十三式

孫武子是人們對春秋時著名軍事家孫武(吳國人)的尊稱。孫武是中國古代傑出的兵法學家他著的《孫子兵》是中國軍事史上的名著。至今流傳民間的“十三劍"就是以兵法爲指導思想形成的優秀傳套路之一。雖說在孫武所處的春秋時期還未形成完整的武術套路,但受當時社會環境、風俗影響,上自帝王將相,下至庶民百姓,皆爭相佩劍自衛。劍在其發展史上的第一次興盛是在這個時期形成的。《孔子家語》載:"子路戊服見孔子,仗劍而舞。"這說明當時已經形成,周代佩劍之風盛行。《莊子.說劍篇》載:"昔趙惠王喜劍,劍士俠門而客三千餘人,日夜相擊於前,死傷者百餘人,好之不厭。"在孫武爲將的吳國,據《後漢書.馬授傳》記載:“吳王好劍客,百姓多劍瘢。“由此可見春秋戰國時期不但擊劍蔚然成風,而且劍術理論也基本形成。孫武在春秋戰國的兼併戰爭中,根據劍的擊法要求總結出十三種劍法,被後人不斷豐富發展後尊稱爲“孫武子十三劍"流使至今。

“孫武子十三劍”所述十三字爲:掛、劃、裏、拔、圈、劈、砍、挑、撩、捅、扎、刺、剪。在兵書上將其分爲“五顧八擊"。即掛、劃、裹、撥、圈爲顧,劈、砍、挑、撩、捅、扎、刺、剪爲擊。顧擊相間並用,顧中有擊,擊中有顧,乃妙之所在也。

劍法發展至今已有二十種之多,但仍保留了掛、劈、挑、撩、刺、剪等古代的劍法。十三字中的掛、劈、挑、撩、刺、剪六字的技法含意及基本要求,大至同現代同名劍法。其他,“劃"是指右手持劍,手心向上左平行;手心向下持劍向右平行時也屬於劃法。“砍"是劍向前正落下行。“扎"是劍向後落多行。“捅“是劍刃立出由近向遠行。“圈"是劍豎轉運行。"裹"是劍平轉運行。“拔"則是力達劍尖轉動。十三字技三去在應用中,須與劍勢,手、眼、身法、步協調配合,方能體現出奧妙。

“十三劍"序論歌曰:'孫武聖人傳劍傳,傳在世上劍爲先。劍刃文武能習練,應用變化藏裏面。劍術習功三尖對,身法內中剛柔棉。練習日久十三劍,氣血充足養丹田。“歌中"劍術習功三尖對,身法內中剛柔綿"兩句,指出了練劍時的基本要求,即三尖(鼻尖、腳尖、劍尖)要遙遙相對,演練及運用要剛柔相濟,綿軟妙行。

"十三劍"是一種以柔爲主,柔中帶剛,文靜瀟灑,劍法清晰、動靜相兼、神形結合、內外上下協調完整、別有風格的傳統套路,很早以前就有人讚美“十三劍“曰:“空中驚鳥,滾地塵不跑。中站如勁松,行步水焰梟。俊姿繡袍罩,掀袍出雪豹,轉折如游龍,舞動海咆哮。"

“十三劍"古劍譜

玉帶纏腰藏劍八方,夜叉探海(疾裹)海底撈月;青龍探爪(劍收回)金雞獨立,玉腕託瓶(劍連砍)指地成剛;大盤獻象(劍疾後扎)提袍臥身,四平式(劍掛)古樹盤根(連二式);青龍探爪(疾砍)撥草尋蛇,白猿獻果(又左右桶)金絲穿腕;頗風勢(翻身疾劈後捅)金絲穿腕;頗風勢(翻身疾劈後桶),亦頗風勢(疾剪)又巧女紉針;指日高升(疾圈)隔肚穿線探瓜;撥雲見日左劈左青龍劈右青龍;(身落盤腿)回頭望月勢,判斷官像右捅翻判官像(連三劍);懷中抱月(左劈)亦回頭望月(收式)。

上述古譜中包涵了十三種劍法。第一句“掛"

"劃"法,第二句爲“扎"兼“裹"之法,第三句爲圈,兼“扎"之法,第四句爲“挑"兼"砍"之法,第五句爲“圈"兼“扎"之法,第六句爲"劃"兼“掛"之法,第七句"裹"兼“砍”之法,第八句爲"圈"兼捅法,第九句爲劈兼“剪"之法,第十句"桶”法第十一爲"砍"兼捅之法,第十二句“剪"法,第十三句爲"撩"兼“圈"之法,第十四句、十五句爲“撥"兼劈之法,第十六句爲“劈"兼“捅"之法,第十七句爲“捅"兼“劈"之法。十三種劍法貫穿整個套路的始終。

6、4學劍拳是基礎

"拳爲諸藝之本源。"太極劍是在太極拳的基礎上發展起來的,兩者有共性,即太極劍的演練要領與太極拳基本相同,在演練過程中都必須遵循楊澄甫大師所述"太極拳說十要"的原則。太極劍也有其各性,主要表現在三個方面。

(1)、太極劍運動量較大。太極劍演練較太極拳速度、節奏快,運動方向變化大,縱跳、旋轉動作多,尤其突出腰的作用,在難度上習劍較練拳更加一籌,故古今“精拳者芸芸,精劍高手頗爲罕見"

(2)、太極劍藝術性和美感更強。劍同拳相比更具藝術性。劍術“武“與"舞"完美結合,給觀者美感和享受。劍術演練古稱爲"舞劍",武術諺語有"劍如飛鳳,又似游龍"以示其美。在我國戲曲舞臺上舞劍也是一種常見的藝術表現形式,如《鴻門宴》、《白蛇傳》、《霸王別姬》這些經典劇目中,均是舞劍的場景。藝術大師梅蘭巖也曾拜過幾位武術家學習太極拳、太極劍和太極推手,他的“虞姬舞劍”就吸收了太極劍的技法、氣韻,增加在舞臺上的藝術表現手法,極爲突出地表現出人物的性格,增強了戲曲藝術的表現力及劇目內容的感染力。

(3)、太極劍修煉趣味更濃。太極劍,有詩詞的韻味、書畫的態勢、戲曲的情趣、音樂的節奏、舞蹈的語彙。太極劍兼而有之又更具靈性,習練太極劍是一種醇美的享受、執着的陶醉。太極劍將太極拳的手、眼、身、法、步融於其間,是對我國古代劍術的繼承和發展,是對太極拳技藝的延伸和創新。長期習練太極劍可強身健體、陶冶性情、祛除疾病,即能增加練者的興趣,也是高雅的享受,與太極拳相輔相成、相得益彰。然欲受益,欲得上乘,必須遵序漸進的學習規律,只有在認真學好太極拳拳理、拳法盤好拳架的基礎上孜孜以求,才能得其要義,學有所成。

七、學習太極劍,應把握住以下三個清楚。

7、1 攻防含義清楚。太極拳、劍套路的編排的每一個動作都有具體的攻防含義。《十三勢行功要訣》雲:"因敵變化示神奇。""示神奇"就是要逼真,要打出英雄氣勢,顯示出無堅不可摧之勢。欲示神奇,意念中面前要有"敵變化”,與對手相搏“無人似有人",只有這樣才能"精神提得起",刻刻存心,蓄神在身,做到“形如搏兔之鶻,神似捕鼠之貓"。

7、2 行劍力點清楚。劍法的用力是指運劍中操劍者肌體貫注於劍器的勁力。劍是技擊格鬥的器械,在運用中由於攻防內容、動作不同,使用劍法有異,勁力表現亦有別,大致爲劈、崩、點、剌、抽、帶、提、撩、攪、壓、擊、截、抹等十餘種。各種劍法的運用應注意握劍的手三去、力點的方向及劍器的着力部位等方面的區別和變化。筆者認爲即是同一種劍法,由於步法不同,在持劍手法、力度上也應有變。以楊氏劍“迊風撣塵”爲倒,“指南針”後連續做三個“迊風撣塵",即左迊風、右迊風撣塵、左迊風撣塵,三個撣塵用法相同(迊擊、劈腹、點膝)、握劍手法同(正手立劍)劍器着力部位同(劍下刃),但由於左右迊風撣塵步法不同其操劍右手力度有虛實之別。左迊風撣塵,左弓步,左腳爲實,相應右手劍爲實;右迊風撣塵,右弓步,右腿爲實,同側右手劍爲虛。如此在左手劍指的配合下才能保持自身平衡,做到立身平穩、虛實分明、陰陽互補,方現太極韻味,體現陽剛之美。

7、3 運劍路線清楚。運劍路線亦稱劍亦,即劍的運行軌跡。太極拳是圓的運動,拳經雲“立如平準、話似車輪",要求向圓處運化。太極劍亦然,除剌劍動作外也多爲圓的運動,劍的運行軌跡含大小圓,多爲才

橢圓、卵圓、半扇形圓、弧形。太極劍圈形運化是操劍者在意念引導下,以腰爲軸,全身各部關節如滾珠圓動的外在表現,故劍跡清晰以腰運身求之。劍道雲:“以心行氣,以氣運身,以身運劍。”這句話道明瞭意、氣、身、械的相互關係。氣不可強求,初學者應在以身運劍方面多多體會。

結語:

劍不僅是“武”的象徵,它也孕育着中國古代史和古文明史的發展。它記載中國古人原始發展文化。古人依聰明的大腦,進化的智慧,由簡化勞動工具發展到冶煉金屬工藝,稱爲"寶劍藝術與舞完美高雅的生活。迴歸於普通勞動人民大衆喜愛健身運動之一。

我們應把這文明史寶庫打開,推廣到全球的人們,願把中華武術之花開遍全世界!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