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没有这三部剧的艰苦磨砺,他做不出《士兵突击》丨国剧60讲第二季(54)

>>>国剧60讲 <<<

>>> 第二季 <<<

>>> 第54期<<<

⬇️

建议在Wi-Fi环境下观看!

下为文稿

大家好,欢迎来到国剧60讲第二季。我是主讲人李星文。今天这一期,我们聊一聊现象级军旅剧《士兵突击》操盘手张谦的故事。

1986年,张谦从南开大学管理学系毕业。他学的是工业经济管理专业,但没有分配到机械厂或者化工厂,反而因为热爱电影和文学进入了八一电影制片厂。

张谦没有想到,高考时错过了石家庄陆军学院,大学毕业还有机会穿上军装。

张谦

当时,八一厂刚刚成立了企业管理体制改革办公室,需要相关专业的人才。张谦在计划科工作了一段时间之后,觉得自己欠缺实际工作经验,不熟悉工作流程很难做好管理,于是主动要求下剧组。

从80年代末期开始,他先后参加了《白求恩:一个英雄的成长》《大决战之淮海战役》《女教官的报告》等影片的拍摄。一直到1992年,张谦都在剧组里忙前忙后。

回到厂里后,习惯了剧组生活的张谦不再满足于办公室按部就班的工作环境,萌生了做制片人的心思。但这个想法很快被否决,领导认为让名牌大学的毕业生每天在剧组“晃悠”,是一种人才浪费。

于是,张谦选择前往八一厂下辖的三环音像社。音像出版不是厂里的主营业务,经费也不足。但张谦却看到了音像业大好的发展前景。八一厂所拥有的众多优秀电影的版权开发,是一片蓝海。

张谦在三环音像社一干就是16年。从录像带、录音带,到CD、VCD、DVD……张谦经历了中国音像业最繁华的时代。转型为制片人多年以后,他才离开三环音像社。

三环社没有社会发行渠道,张谦与广东的俏佳人、中凯文化等音像公司合作,盘活了八一厂的电影版权。《地道战》《地雷战》《大决战》等优秀电影,通过音像制品被更多观众看到。

除此之外,部队系统拍摄的电视剧、文艺晚会,歌唱家的歌曲作品,也由三环音像社制作和出版光盘。这个不起眼的单位成了全军的音像制品中心,没多久就变成厂里的收入大户。

那时候,全国做音像的人没有不认识张谦的,音像业的经历也给他后来做制片人奠定了市场运营的基础。然而,顺风顺水的下一步往往就是逆水行舟,张谦遇到了新的难题。

1999年,军旅电视剧的拍摄如火如荼,厂里也给音像社下达了拍摄任务。音像社历来是收支两条线,出版发行音像制品的收入都如数上交了,但拍剧的经费却无从筹措,同时也没有创作人才。张谦没能完成任务,被王晓棠厂长点名批评。

2000年,张谦找到作家石钟山寻求合作。石钟山的小说《父亲进城》被康洪雷导演拍成电视剧《激情燃烧的岁月》,不久之后打响。张谦和石钟山决定拍摄《激情燃烧的岁月》的姊妹篇——《军歌嘹亮的年代》。

因为没有制作经费,张谦只能“借船出海”。他首先求得了央视的购片意向,但央视要求他做出像样的剧本,于是他找了音像界的朋友入股做剧本,后来又找到了大连天歌投资拍摄。

钱到位了,制作班子也搭了起来。《怒吼吧!黄河》的编剧王兴浦和后来《乔家大院》的编剧朱秀海,加上原著石钟山,三位编剧在3个月内将3万多字的小说改成了26集的电视剧剧本。导演是《和平年代》的导演之一李舒,主演则选了孙红雷和陈小艺。

《军歌嘹亮》

张谦和孙红雷见面的时候,他刚从《征服》剧组下来。孙红雷来到八一厂,穿着军装走了几步,张谦觉得就是他了。他在孙红雷身上看到了一股狠劲儿,当时就有种预感,这会是一个很厉害的演员。

这部剧讲述了主人公高大山的传奇人生和感情故事,他年轻时经历了辽沈战役、东北剿匪、抗美援朝等重大事件,晚年又赶上了百万大裁军、军中大演习等重要节点。

这部剧由沈阳军区协拍,提供了军事装备的支持。拍摄和制作都很顺利,2002年更名为《军歌嘹亮》播出。这也是八一电影制片厂制作的电视剧第一次登上央视一套,收获了频道年度收视亚军的成绩。

年底总结,张谦获得了厂领导的表扬。从此以后,制作电视剧成了张谦另一项工作。随后,石钟山给张谦看了自己的新小说《幸福像花一样灿烂》。张谦很感兴趣,八一厂就是部队文艺单位,他愿意拍这部反映部队文工团的电视剧。

这部剧的制作过程就坎坷得多。张谦找了中戏教师王宛平做编剧,陪着她花了三个月的时间在总政歌舞团采风,采访到许多原型人物,记了厚厚的一本笔记。这个实地采风的习惯也在张谦之后的创作中保留了下来。

但剧本刚刚完成大纲,就遭遇了投资商撤资,项目差点中断。王宛平不计回报,坚持完成了剧本创作,用了两年多时间,将3万字的小说改编成了30万字的剧本。

在这期间,张谦也没有闲着,他做了纪念抗战胜利60周年的电视剧《新敌后武工队》。这部剧的故事脉络与原著小说相同,但人物塑造上别具一格,林永健扮演的汉奸刘魁胜凶狠老辣,十分抢眼。

这部剧根据采访所得,增加了许多细节。例如,刘魁胜一出场,凭屋内墙上的尿迹就认定村民家中藏了八路军,将这家人残忍杀害。

再比如,武工队员们不知道彼此的住处,哨兵警戒时手里一直捏着一把沙子,一旦有情况就拿沙子往纸糊窗户上一洒,发出声音示警。这一方法在夜里十分有效。

制片人张谦和编剧史航、李梦、柳桦等人实地造访河北沧州,找到已经离休的将军、冀中第一任武工队队长张英做了采访。他们每到一处,都召集在世的老武工队队员开座谈会,了解当年作战的真实情况。

丰富的资料和实地采风,让《新敌后武工队》在原著小说的基础上更加丰富,加上主演何冰、丁柳元、林永健、于和伟等人的精彩演绎,众多人物形象在荧屏上活了。

导演陈剑飞是演员出身,曾在《夜幕下的哈尔滨》中演过玉旨一郎。《新敌后武工队》制作完成后,于2005年在央视八套播出。之后又获得了全军电视剧“金星奖”三等奖。

做完《新敌后武工队》后,《幸福像花儿一样》提上了日程。张谦说,剧名去掉“灿烂”二字,寓意是幸福像花期一样,没那么长,所以要更加珍惜。

剧本虽然完成了,但资金问题仍未解决。民营制作公司大多对这个题材新、演员新的项目并不看好。还有的合作方否决了剧本,想要全盘接手项目,用自己的班底拍摄,但张谦坚持保护编剧,也坚持自己做剧的理念,没同意。

敦淇给张谦介绍了北京电视艺术中心负责人郑晓龙。原本就是部队子弟的郑晓龙很喜欢这个题材,最终签定了导演高希希。而《甄嬛传》的另一位制片人曹平出面联系电视台购片,项目才算真正运转起来。

张谦(右)和高希希

曹平在联系卫视商讨上星事宜,四家电视台对选角、拍摄给出了各不相同的意见。

张谦认为,主创觉得这个东西好,观众应该也会觉得好,要相信自己判断。四家意见都不听,也就不存在单独得罪哪家的问题。于是,他们按自己的意志确定了演员阵容。

最先定下的是男二号辛柏青,他是剧中相对有知名度的演员。而男女主角邓超和孙俪,当时都还是准新人。邓超有了《少年天子》,孙俪有了《玉观音》。

《幸福像花儿一样》

张谦看《玉观音》时一眼相中了孙俪,刚好她曾在上海警备区战士业余文艺演出队做过“文艺兵”,也契合了女主角杜娟文工团舞蹈演员的人设。

孙俪的档期定在了冬天,这让张谦犯了难。如何在北方的冬天拍到绿植?美术指导王贻涛提出去秦皇岛拍摄,因为那里松树多。于是剧组进驻当地的部队医院,拍摄的主场景是由北戴河一家老水兵俱乐部改建的文工团练功房。

张谦清楚记得,72天的拍摄,剪辑出27集的剧。虽然拍摄时正值隆冬飞雪,海边的镜头雾气弥漫,但是并没有影响剧集的播出效果。他明白,电视剧说到底是讲故事,扎实的剧情和生动的人物才是打动观众的关键。

三部剧三种艰辛,经过三次成功的操盘,张谦积累了丰富的制作经验。随后,《士兵突击》来了。欲知后事如何,且听下回分解。

主讲人 | 李星文

编导 | 吴勇

摄影 | 吴勇 宋新宁

The End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