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ABCDE的原則下,新生兒復甦的過程包括以下環節:

1.快速評估與初步復甦

2.正壓通氣與氧飽和度監測

3.喉鏡下氣管插管正壓通氣及胸外按壓

4.藥物(包括必要時的擴容)

5.復甦後監護

爲指導新生兒復甦,美國兒科學會和美國心臟協會1987年制訂了新生兒復甦指南,並在循證醫學研究的基礎上定期修改(每5年修訂1次)。

爲了不受誤導、增加記憶包袱,保持純潔的思維,舊版本的所有指南及流程圖就徹底忘乾淨吧,只看2016年中國版——

2016年中國新生兒復甦指南流程圖

出生後立即用幾秒鐘的時間快速評估4項指標:

1 是否足月?

2 羊水是否清?

3 是否有哭聲或呼吸?

4 肌張力是否好?

如4項均爲“是”,應快速徹底擦乾,和母親皮膚接觸,進行常規護理。

如以上任何1項爲“否”,則進行初步復甦

4項均爲“是”的常規護理:

嬰兒和母親在一起

徹底擦乾,必要時清理氣道

母嬰皮膚接觸

保暖和維持正常體溫

延遲結紮臍帶(生後1-3分鐘)

持續評估生命體徵

支持母乳餵養

初步復甦

保持體溫

擺正體位,必要時(分泌物量多或有氣道梗阻)清理氣道

徹底擦乾全身,拿走溼毛巾

刺激呼吸

強調:清理氣道僅在必要時(分泌物量多或有氣道梗阻)

深度剖析

初步評估對Apgar評分隻字未提,僅用4個問題及一票否決的方式評估,並強調要在幾秒內完成。就強調一個字“要快”。這種評估方法也簡單可操作。口中默唸1000遍,一遇到此情況便脫口而出。而且不分先後順序。

但:

當被否決後需要進行初步復甦時,其嚴格的操作標準就遠遠不是簡單記憶那麼容易了。

初步復甦通常包括五個步驟:

1.保持體溫→

2.擺正體位→

3.清理氣道(必要時)→

4.擦乾全身→

5.給予刺激。

步驟是它們,但更重要的這個順序神聖不可撼動,必須按照此順序操作纔有意義,如果順序錯誤,那麼整個復甦效果會大打折扣。爲什麼如此苛刻?

因爲:

1.保暖對於新生兒極其重要,請注意,這裏的副詞不是很、非常、特別,而是極其,其重要性不言而喻。當所有注意集中在呼吸而忽略保暖時。最後的結局必定是難以糾正的休克。

2.患兒未置於恰當的體位可能造成呼吸道不通暢,影響患兒自主呼吸的建立和正壓通氣的效果;

3.若患兒羊水糞染且無活力,在清理氣道前給予擦乾,刺激可能使胎糞顆粒隨患兒深吸氣或啼哭而進入氣道深處。

等這幾步按順序做完,再擦乾及刺激。

看起來這是個漫長的過程。但復甦指南明確要求:完成初步評估及初步復甦,並進行再評估完成,即“評估-決策-措施-再評估”整個時間應控制在新生兒出生30秒內。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