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禪定的主要基礎是自然不造作。不造作是最好的方法。

2.禪定的本質爲專注和不散亂。對一個真正禪修的人而言,有無雜念都是一樣的。但有雜念與無雜念之間需要有一個重點在,而這個重點就是要專心一致,不可散亂。

3.任何我們所見所聽的都可借用做爲禪修的對境,雜念亦同。雜念生起時,我們便專注在雜念上,如此雜念也會變禪修。

4.日常生活中若無法保持清淨開朗,我們便會變得魯莽、粗心而漏掉很多事,也無法迅速把一件事做完。

5.自性其實就是佛性,住於自性的當下,雜念對我們絲毫不起作用。若我們能清淨開朗的話,那麼做任何事都會很順利。

6.禪修提供我們一個訓練中道的方法,那就是留在原地,不再逃避。它鼓勵我們不論心中生起什麼,都不加分別和評斷,也不要緊抓着不放。

7.專注和覺性即是自我禪坐進步所必備的條件。讓我們的心念習於住在專注和明覺境中即是禪修。

8.禪修主要作用之一是調伏自心,讓心維持在任何禪修的所緣對象時,無論時間多久都能保持穩定的專注。

9.我們應訓練自己在日常生活中隨時保持禪修的境界,不論在禪坐時或結束禪坐之後,始終正念分明,知道何者當爲、何者當捨。

10.若發現自己的修行有這些過患,絕對不可因而氣餒,應更激勵自己思惟人身的珍貴以及諸行無常。

11.思惟人身的殊勝與珍貴,能使我們珍惜此世的暇滿機緣,進而激發我們生起勇勐的精進心。

12.只有當其目的超越對此世的關懷時,禪修纔會開始真正有意義。聽聞與思惟上的所有努力,也唯有透過禪修纔會開花結果。

13.除非我們能經由禪修得到親身體驗,並因此獲致某種深刻的證悟,否則光靠知性上的學識,並無助於成就解脫,反而將成爲一種負擔。

14.禪修支持我們在菩提道上精進不退,行止與想法會變得更柔軟,當煩惱生起時,使我們知道該採取何種適當的對治方法。

15.不論學得什麼知識,假使無法透過禪修親身體證,即使花費許多時日傳法開示,也不會有任何真正的證悟能傳承給其他人。

16.實地禪修得到體驗,會加深自信和對佛法的信心,並引導我們成就真正的證悟。

17.光靠知識無法利益自他,且可能產生解脫上的障礙,而禪修卻能引導行者證悟勝義諦。

18.禪修的功夫愈深,問題與困難就會愈加透明,當心敏銳分明到能當下照見迷惑如何生起時,一切煩惱都將迎刃而解。

19.透過禪修證悟而生起的澄明,能避免艱難的處境惡化,並確保我們不會一再被自己的習氣操控。

20.受執着所苦的禪修初學者,可修不淨觀與無常觀,並思惟萬法無常,無有恆住,這種方法可轉化執着爲不執着。

21.任何人都可透過禪修技巧,來對治一切痛苦和煩惱,起初它們會漸漸減少,最後將會完全消失。

22.解脫煩惱的層次也正是我們對證覺道上各種次第的定義。

23.清淨無染意爲捨忘,無修則指無作、無臆想。

24.禪修是對治一切痛苦最有效的法門,它使我們能一勞永逸地根除痛苦。

25.不論聽聞、思惟多少佛法,或持戒如何精嚴,假使未用功禪修,這些努力都無法使我們證得正覺。

26.有禪修的人會增長某種自身的體驗,這體驗所賦予的力量,使其能轉化各種境遇中生起的負面想法和感覺,轉煩惱爲道用。

27.無論身在何處或所爲何事,經由禪修增長而來的正念和覺照力,會使我們在不知不覺中培養有益於自己的習性。

28.透過禪修養成的自然正念與覺照,正是戰勝所有衝突、對立和不良習氣的力量泉源。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