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標題:如何推動消費扶貧提檔升級

來源:光明日報

消費扶貧是脫貧攻堅的一個重要舉措,近年來,我國拿出真招實招,投入真金白銀,打通生產、流通、消費各環節,協調政府、企業、社會各方力量,有力有序推動消費扶貧工作,取得了實實在在的成效。消費扶貧的政策體系逐步完善,消費扶貧的方式不斷創新、效果持續擴大,全社會參與消費扶貧的氛圍初步形成。

國家發展改革委副祕書長郭蘭峯在11月24日舉行的國新辦發佈會上表示,“十四五”時期,我國將推動消費扶貧提檔升級,助力脫貧攻堅成果鞏固、鄉村全面振興,促進全體人民共同富裕。

新模式推動消費扶貧規模快速增長

在郭蘭峯看來,消費貧困地區的產品和服務,不僅是幫助貧困羣衆把特色農產品賣出去,更重要的是引導貧困羣衆發揚“勞動致富、勞動脫貧”的光榮傳統。近年來,國家發展改革委會同有關部門,圍繞打通銷售渠道開展了大量工作。比如,鼓勵民營企業或一些社會力量幫助貧困羣衆銷售農產品,通過修路、建倉庫解決物流問題等。

“貧困地區的產品很多都是原生態、無污染的,是真正的綠色產品,但有的不一定能達到相關標準。”郭蘭峯說,對此,他們鼓勵龍頭企業採用“農戶+合作社+企業”的模式,把工業化生產的一些程序和標準帶過去,建設生產基地,標準化生產,既保留原生態的優勢,又使之符合市場需要。

郭蘭峯表示,針對貧困地區產品和服務差異,以及銷售過程中遇到的問題,各方面加強渠道創新、強化協調服務,定向採購、以購代捐、以買代幫、直播帶貨等新模式不斷湧現,推動消費扶貧規模快速增長。據初步統計,2019年年初至今,累計直接採購或幫助銷售貧困地區特色農產品近5000億元。其中,今年前10個月超過3300億元,是2019年全年規模的兩倍。

2019年,我國貧困地區的農村居民人均經營淨收入4163元,比上年增長7.1%,增速加快2.7個百分點。今年上半年,即便在新冠肺炎疫情影響下,貧困地區的農村居民人均經營淨收入也比上年同期增長了4.9%。“可以說,消費扶貧已經成爲帶動貧困羣衆穩定增收的重要助力。”郭蘭峯說。

推出一批特色鮮明的扶貧產品

湖北是全國重要的農產品基地,也是脫貧攻堅任務較重的省份之一。今年以來,受疫情影響,湖北省農產品一度出現較爲嚴重的滯銷和賣難問題。對此,中央各部門和單位積極調動各方面資源,支持湖北農產品銷售。

湖北省發展改革委主任程用文介紹,中央100多個單位和部門不僅動員機關幹部積極購買,而且動員下屬機構單位購買。比如,全國供銷總社組織46家單位直接採購湖北省的茶葉、小龍蝦和香菇等重點滯銷產品1300多萬元,幫助銷售34億元;國家發展改革委和水利部等部門積極組織廣大黨員幹部採取“以購代捐”的方式採購農產品3100多萬元。很多電商平臺開展“爲鄂拼單”行動,有的一次銷售小龍蝦等5萬多單,火爆場面不斷湧現。

據初步統計,到今年10月底,中央部門和單位直接採購湖北農產品超過16億元,幫助銷售170億元。在消費扶貧推動下,湖北全省農林牧漁總產值由一季度當季負增長30.8%,回升到三季度當季增長5.7%。

實際上,消費扶貧不僅帶動了貧困地區的產品銷售,也爲很多大城市的居民帶來了特色鮮明的產品,贏得了良好口碑。上海市政府合作交流辦負責人陳曉雲表示,消費扶貧行動在上海市民中的知名度和美譽度不斷提升,一批上海對口地區的扶貧產品叫得響、賣得火。比如,雲南的軟籽石榴、小粒咖啡,遵義的茶、高原蔬菜,喀什的蘋果、巴旦木、留香瓜,日喀則的青稞、果洛犛牛肉等,受到上海市民追捧。

提升扶貧產品消費獲得感

直播帶貨成爲消費扶貧的一大亮點,但也存在產品良莠不齊、售後服務不完善等問題。

對此,國家發展改革委地區振興司司長童章舜回應稱,當前,由於貧困地區生產加工條件相對落後,精深加工程度較低,特別是冷鏈物流設施相對不健全等,一些貧困地區的特色農產品品牌和知名度比較低、市場競爭力較弱,人們的消費體驗可能存在差別,一定程度上制約了消費能力充分釋放。

“我們推動實施消費扶貧,一方面是讓貧困羣衆勞有所獲、增收脫貧,另一方面是讓廣大消費者能夠切實得到實惠。這也是確保消費扶貧可持續、實現良性循環的必要條件。”童章舜說,今後將採取有效措施,不斷提升脫貧地區農產品質量和水平,提升消費者參與消費幫扶的獲得感。

童章舜表示,“十四五”期間,要持續擴大脫貧地區產品和服務消費的規模,推動政策定位由攻堅期階段性行動,向鄉村振興戰略常態化政策方向提檔升級;大力培育新型產銷供應鏈和市場主體,構建以產地和消費地爲載體,以骨幹企業爲平臺的新業態新模式,推動政策功能由傳統的產銷對接,向消費端倒逼產業鏈調整的方向提檔升級;聚焦支持區域性特色優勢產業的生產、流通、銷售,推動消費幫扶對象由特殊羣體、特定企業向區域性主導產業方向提檔升級。

同時,推動消費幫扶的動員方式由政府大力推動,向政府、市場、社會多元化驅動的方向提檔升級。探索建立激勵約束機制,推動參與消費幫扶的市場主體由自發性生長,向規範化有序化參與的方向提檔升級。

(本報記者 劉 坤)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