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於影片《末代皇帝》這部在1987年由外國人執導拍攝的關於中華歷史的影片,大部分知名影評人對於它的評價幾乎都是非常正面的,這也是國內電影比較少有的情況,一般來說,拋卻所謂的愛國情懷以及那些另類的眼光去評價這部電影的製作功底,多少會有人爲導演貝納爾多感到有些擔心,這樣一部極其具有封建中國社會的獨一無二色彩的作品,交給外國的製作班底拍攝,是否有些題不對版?

但是毫無疑問,結局最後是相當可觀的,1988年,《末代皇帝》獲得了第60屆奧斯卡金像獎最佳影片的殊榮,僅僅就這一點,就足以打敗許多電影作品,而實際上,外國製作團隊的製作班底從一定的程度上來說,既是一種挑戰,也是一種輔助。

由於題材的電影角色的特殊性,國內的電影市場很難將這種封建色彩牢籠的壓迫淋漓盡致的表現出來,而電影本身角色的經歷和個性都是跌宕起伏有待揣摩的,在這一點上,導演貝納爾多可謂是下了狠功夫去理解這個角色。

一、溥儀的性格分析以及人生境遇

溥儀這個人,很難簡單地用好或壞來決定。他是皇帝,從表面上來看,立足於那個時代,她擁有了一切。但是他的皇帝生涯過得並不安穩,共和政府和日本人用外國大炮示威反對他。在五千年的歷史中,他是一個少有的三起三落的皇帝。他三次稱帝:清朝的最後一個皇帝,張勳復國時自稱皇帝,“滿洲國”自稱皇帝。

又有三次投降:投降中華民國,投降日本,投降中華人民共和國。總的來說,溥儀可以說是一個精力不足、沒有準確觀念的人,或者說是一個庸人,有點無知。是的,他也想做一些偉大的事情,他想過光復自己的民族和朝代,想過要將已經奄奄一息的大清王朝匡扶起來,但是他沒有這個能力,或者說,他根本沒有這個人身自由——那些親近他的人,只是想利用他。

對於溥儀本身的戰犯頂級是甲級戰犯,但是僅僅從他的所作所爲和能力以及野心來看,說溥儀是甲級戰犯是高估了他。對於這個時代來說,他不過是一個王朝的犧牲品。王朝末期,總會有人身不由己地被推到前線,以某種方式粉碎這個王朝,以維持它最後的尊嚴。

回到電影。我認爲這部電影最成功的部分是導演在兩個多小時的時間裏從一個新的角度講述了溥儀的生活。在影片中,溥儀不再是我們一直理解的罪人,而是一個本性中帶着一絲善良的無知的俗人。他被歷史的潮流所左右,而他卻無能爲力。

另外的一個角度上來評價這部電影,即電影美學的層次上,《末代皇帝》本身的電影美學造詣也是非常突出的,導演對光和影的運用都堪稱絕妙。影片幾乎完全在自然光下拍攝,採用了大量廣角拍攝。任何想學習攝影或錄像的人都應該好好看看這部電影,看看光線是如何用來表達角色的情緒的。貝託魯奇說:“在紫禁城,溥儀從來沒有得到過直射的陽光。”

“他總是在陰影裏。在他生命的這段時間裏,他的精神一直與外界隔絕。後來,隨着他從他的老師約翰斯頓那裏學到的東西越來越多,我們感到他身上的陽光越來越燦爛。漸漸地,光與影的戰鬥開始展開,因爲意識與無意識在你體內戰鬥。在滿洲國的故事中,他被日本人扮演爲傀儡皇帝,夢想着回到自己的帝國,影子幾乎回到了他的童年,後來在監獄裏,他才能夠回到了他自己的生活。

他知道的事情越多,光和影就越平衡,他應該在完美的平衡中,在流暢的音調中結束他的生命。我只希望一切順利。”在這裏,光象徵着開放和歡樂,而陰影象徵着封閉和憂鬱,而溥儀前半生和後半生的區別與起落,就非常明顯的通過這部電影表現的老兩口子,以一種間接的方式直觀的展現在人們的眼前。

溥儀的後半生,必然是與那個時代緊緊聯繫在一起的。那麼影片中展示的關於時代黑暗的一面——油膩膩的頭髮,大腹便便的紀律幹部,最瘋狂和最堅定不移的信仰,橫掃一切鬼神的小兵。這些東西在我們的電影中是絕對不可能看到的,因此從這個層次上來說,《末代皇帝》也在一定程度上打破了固有的陳規和刻板印象。

影片開場的時間線鎖定在建國後,清朝推翻了滿洲傀儡皇帝溥儀作爲戰犯從蘇聯被帶回來。沮喪之餘,他計劃在廁所結束自己的生命,卻被意外發現救,於是電影以閃回的方式回到了他的生活,講述了作爲大清朝的宣統皇帝的溥儀的起起落落。

老師莊士敦寫的《紫禁城的黃昏》改編,詳細參考了《我的前半生》等相關作品,所以我們可以看到溥儀在電影中的形象和常識認知是完全不同的。在導演的眼中,這位曾被貼上罪人標籤、聲名狼藉的皇帝,變成了一個野心勃勃但又軟弱無能的平庸之輩,但是在導演的眼中,他知道溥儀充其量不過只是一個可憐至極的歷史的罪人貝託魯奇曾說過,“如果不是他對溥儀的同情,這部傳記片就不會拍出來。”

影片中的無數細節似乎證實了這一說法。從紫禁城到天津,從“滿洲國”到監獄,他反抗和鬥爭。然而,他的人生註定不像普通人那樣平庸,而是像普通人一樣自由。是那鮮紅的宮牆,是那根深蒂固的規則,是那恐懼和謊言的大網,是那個擁有一切卻有七年沒見過母親的孩子,把他捆在了一起。他望着前皇帝的妃子,轉身去找奶媽。

他的世界裏所謂的母親,就像宮外複雜的世界和短暫的童年一樣模糊對這個孩子來說,奶媽已經是他最爲親近的人,但是奶媽是不能留在宮裏的,她代表的生活全然是宮外的生活,而溥儀要接受的是全新的生活。兩者是逆反而且不可共存的,就像新時代和舊時代的劃分一般涇渭分明,溥儀要告別自己的舊時代,迎來在紫禁城中隱忍無奈的生活了。

奶媽出了宮,溥儀一路上喊着她的名字,哭着讓自己的蝴蝶飛走了。但這隻蝴蝶並不是象徵着他對於母愛一種渴望和執着放棄,而是他對所謂的成長產生了一種前所未有的恐懼,更意味着他作爲一個隱形的皇帝身份的崩潰。蝴蝶是孩提時代的溥儀,也是自由生活的嚮往,而宮外廣闊複雜的世界,給了他無限的想象,同時也成爲了一種情感寄託。

只是這個時候的溥儀並不知道,自己的快樂和所有的希冀,最終也會如同這隻蝴蝶一樣翩翩飛縱,接下來的溥儀的人生,就要在牢固厚實的宮牆中慢慢度過。當太監撩起白布時,他從觸摸和翻滾中得到了無盡的快樂和自由。然而,白布一直是一個不可逾越的障礙。紫禁城是錢鍾書先生筆下的圍城,門外的兵士好奇地往裏看,裏面的兵士卻急於逃走,它空有一個富麗堂皇的外殼 ,裏面和根本卻完完全全已經腐朽不堪了。

不得不說,導演在意象的運用上是很到位的,一隻蝴蝶貫穿了整部電影,起到了一個完美的聚攏效果,將所有的時間線全部打理的非常清楚,而相對來說,這樣的意象在國內電影市場上現在或多或少也能夠看到相同的影子,實際上我們可以認爲,在意象對於整個電影主線的牽引上,《末代皇帝》或多或少的在這個領域對於國內的電影做出了一定程度的表率作用。

而事實上,這也恰好是國內電影的短板之一,在很多時候,由於過度的想要表達出整個電影的意圖和對於情節上的執着,在國產電影尤其是文藝片電影裏,經常會出現敘事生硬死板的一個通病,而沒有一定拍攝經驗和意識的導演,是無法做到完全將敘事和故事主線過度的十分自然,不留下一點人工痕跡的。

在這個程度上,《末代皇帝》無疑做出了很好的示範作用,在一隻小小的蝴蝶的貫穿下,整個電影的敘事情節也相應的得到了一定程度的補充,起到了一個非常具有過渡痕跡的作用,從溥儀進宮前到溥儀進宮後,蝴蝶的區別即是生活的區別,溥儀對於生活的迷茫和迷失,早已經不是一個簡簡單單的蝴蝶可以代表。

觀衆在此需要稍作理解的是,在溥儀進宮蝴蝶飛走時,就代表他唯一的精神自由也隨之而去,他徹底的成爲了大清王朝以及時代的提線木偶,不能夠擁有獨立和自由的意志,只能在大清日復一日的頹喪和倒塌中最終失去自己作爲一個完整獨立的人格存在的意義。

二、精神囚禁的世界

從常人的角度去理解溥儀這個人本身的性格,並不難發現,溥儀的性格並不是與常人有着很大出入的。歷史上出色或者說出名的君主,多多少少都有些真真假假的性格迥異的特點,比如說曹孟德的疑心,朱棣的暴戾和殘忍等。但是溥儀並不是一個獨特的人,或者換句話來說,身爲皇帝的溥儀,坐在龍椅上受到羣臣敬仰的場景更像是一個偷偷穿了父親衣服的孩子在被發現的時候的那份窘迫。

影片對於慈禧的刻畫也非常生動,就我個人的觀影體驗來說,“慈禧”這個角色給予人的一種直接感受是壓抑,在電影中,導演爲慈禧這個角色設定的妝容本身就是壓抑的,她的臉上是白慘慘的胭脂盒水粉以及這些妝飾都無法掩蓋的皺紋,就像是這個搖搖欲墜的王朝還在進行對於自己的覆滅最後的搶救,因此,當慈禧這個角色出現在整個電影中的時候,整個電影的基調立刻變得沉重起來,溥儀本人的情感也逐漸的從童年轉到了現實的苦悶上。

滿朝文武都在仰望的,是一個位置,作爲大清天子,他只是代爲行使了這個位置的名譽,而不去擔當這個位置的責任。也許一開始,溥儀對於自己的宮中生活,仍然是抱有足夠的期待和幻想的,但是漸漸的,溥儀就會發現,自己的期待和幻想對於這個已經奄奄一息的王朝並沒有任何的作用,宮中的私塾學堂只教會了他讀書認字,並沒有教會他如何挽救於萬一。

因此,在夢想和信仰都被擱置的情況下,溥儀的世界觀已經接近崩塌,在此時,他的精神世界就是已經被囚禁的了。外人看他無限風光,只有他自己知道自己多麼可笑、多麼悲涼。

作爲天子和皇帝生活的日子裏,溥儀是孤獨的,他的精神狀況始終是處於崩潰的邊緣,身居高位者也代表着孤獨和落寞,因此在最後十年的戰犯改造所改造的時候,溥儀的心態才終於得以調整回來,作爲一個戰犯,雖然他的身份低微,也不受到其他人待見,但是對於溥儀來說,前半生他已經太過出類拔萃,今朝也只有一個泯然衆人矣的要求。他寧願拋棄所有的財富,去像一個普通人一樣生活。

皇帝,纔是一個國家最大的囚犯,《末代皇帝》對於溥儀精神世界的刻畫無疑是極其出色的,它作爲一部電影,生動的還原歷史的同時還能夠做到使所有觀衆共情電影角色,沉淪在大清王朝的壓抑情緒和溥儀的悲哀中,從而去反應時代這個主題,本身就已經足夠有難度,更兼具導演對於整個 電影美學的計較與衡量,情節主線的推進與把控,都是本身即具有強烈的參考意義的,可以說,《末代皇帝》呼籲的是一個時代,也是一種精神狀態。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