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衛生組織定義的姑息治療是一種可以通過預防或減輕痛苦,改善面臨威脅生命的患者及其家人生活質量的方法。雖然這一定義有意將範圍擴大到包括所有面臨生命威脅的患者,但很少有研究能夠提供令人信服的證據,表明姑息治療對死於非癌症疾病(如慢性器官衰竭或癡呆)的成年人具有積極影響。

在一篇相關論文中,Quinn和他的同事(doi:10.1136/bmj.m2257)報道了來自加拿大的一項基於人口的匹配隊列研究,該研究表明姑息治療對一些非癌症疾病的潛在好處。Quinn及其同事利用加拿大安大略省的相關衛生管理數據,報告了2010年至2015年間死於癌症和非癌症疾病的113 540名成年人試驗結果。

在某些方面,這項研究的新用戶設計模仿了一項臨牀試驗,將分析限制在開始治療的患者身上,在多個指標上匹配他們,並比較在所有醫療環境中,在生命的最後六個月接受過,或沒有接受醫生姑息治療的隊列之間的結果。

該研究主要觀察了醫療使用率,包括急診科就診、入院和研究索引日期後進入重症監護病房的入院情況。次要結果包括死亡地點,涉及醫院、家中(包括療養院)或其他環境(姑息治療病房、臨終關懷和康復醫院)。

這一方法產生了重要的見解,首先是關於姑息治療是否在防止可能的痛苦,而不是簡單地減輕痛苦。其次,它揭示了護理機構的工作原理。

這不僅取決於單個患者的結果,也不取決於醫生的決策。對於個別患者來說,考慮到特定的護理需求和情況,住院、重症監護或去急診室就診等干預措施可能是合理的。

然而,在大規模的情況下,這些干預措施在醫學上往往是徒勞的,對社會和個人來說代價高昂,甚至對臨終時患有危及生命疾病的患者而言,具有潛在的傷害。

對於死於與慢性器官衰竭相關的非癌症疾病患者,姑息治療與各種醫療保健使用率的顯著降低以及在家死亡幾率的增加有統計學意義。這些發現證實了之前在特殊護理環境中類似設計的研究。

然而,在癡呆患者中,姑息治療增加了急診科和住院率,降低了在家死亡的幾率。這爲目前關於專家姑息治療在癡呆症中的目的和地位的辯論增加了有價值的證據。

雖然內科醫生提供的姑息治療可能並不總能滿足癡呆患者的醫療需求,但許多癡呆患者或患有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和心力衰竭等其他疾病的患者對此類護理的需求並未得到滿足。

本研究和其他回顧性匹配隊列研究的一個重要侷限性是缺乏以患者爲中心的結果,如症狀、護理滿意度、生活質量以及對家庭或照顧者的影響。

特別是對癡呆症患者,特別是當病情發展到晚期時,有關臨終護理和其他醫療干預的決定往往由家庭成員和其他代理人作出。這種情況在多大程度上可以解釋老年癡呆患者住院、急診和重症監護使用率較高的原因,仍是一個懸而未決的問題。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