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標題:食用進口冷鏈食品 感染病毒風險很低(大健康觀察)

近日,北京加強交通運輸環節防疫,落實冷鏈食品運輸工具消毒防疫措施,進一步發揮冷鏈食品追溯平臺作用,所有入市交易冷鏈產品都要納入,做到“不消毒,不入庫”“不驗覈酸,不入庫”。

徐 駿作(新華社發)

11月1日,在山東省榮成市石島新港碼頭,當地海關部門採用新型口岸檢疫方艙,對停靠碼頭需要下船的船員進行體溫檢測、流行病學調查以及核酸樣本採集等工作。

李信君攝(人民視覺)

8月7日,山東省煙臺市芝罘區一家農貿市場,疾控人員對一處肉類攤點進行新冠病毒核酸檢測採樣。

唐 克攝(人民視覺)

隨着北半球進入冬季,全球新冠肺炎疫情加速上升。中國境外輸入病例來源國家不斷增多,傳播風險進一步加大。疫情傳播呈現出“從物到人”和“從人到人”並存的特徵。

同時,近期進口冷鏈食品核酸陽性檢出率明顯增高,波及省份增多,涉及產品範圍從海產品到畜禽肉類產品,進口物資被病毒污染範圍從冷鏈食品擴展到集裝箱。

對此,國務院聯防聯控機制相關部門出臺了政策措施和技術指南,部署加強進口冷鏈食品預防性全面消毒、貨物源頭管控、生產經營過程防控和從業人員防護等。日前,國務院聯防聯控機制舉行新聞發佈會,介紹了冷鏈食品管理與冬季食品安全的有關情況。

目前並未發現直接食用進口冷鏈食品引起的感染

近期,多地在進口冷鏈食品及其外包裝檢出新冠病毒核酸陽性。對此,國家食品安全風險評估中心副主任李寧解釋說,一方面,是因爲目前國外很多國家正處於新冠疫情暴發期,各種物體的表面包括食品及其外包裝都有可能被新冠病毒污染,而新冠病毒在低溫下存活時間長,因此進口冷鏈食品及其外包裝就可能成爲跨境遠距離運輸攜帶新冠病毒的載體。

另外一方面,各部門、各地按照國務院聯防聯控機制要求,加大了對進口冷鏈食品及其外包裝新冠病毒核酸檢測和抽檢力度。隨着檢測頻次、頻率以及覆蓋範圍的增加,發現陽性的概率也就增加。這從側面說明,中國在加強物防方面採取的措施是非常有成效的,經過加大監測以及其他措施發現問題,及時應對處置,從而降低新冠病毒傳播的風險。

“總的來看,陽性率是比較低的。”李寧說,“截至目前,全國抽檢監測的陽性率是萬分之零點四八,而且主要集中在食品外包裝。”

自從發現冷鏈食品的包裝和疫情有比較大的關聯以後,國務院聯防聯控機制及時發佈了《冷鏈食品生產經營過程新冠病毒防控消毒技術指南》。

“目前並沒有發現因爲直接食用進口冷鏈食品引起的感染。”中國疾控中心消毒學首席專家、環境所消毒與感染控制中心主任張流波表示,目前感染事件都發生在低溫冷凍食品的流通環節,如卸貨、搬運等操作過程。做好消毒處理,食用進口冷鏈食品,風險很低。

防止國際物流作爲病毒的載體把疫情傳入中國

海關總署於11月9日印發了《進口冷鏈食品口岸環節預防性消毒實施方案》,就口岸環節進口冷鏈食品預防性消毒工作作出了具體部署,包括明確口岸環節預防性消毒的工作要求、作業流程、消毒技術規範及配套監管措施。

據海關總署進出口食品安全局局長畢克新介紹,海關部門負責按規定開展進口冷鏈食品新冠病毒的監測檢測,組織指導進口冷鏈食品的進口商、海關查驗場所的經營單位做好口岸環節被抽中的進口冷鏈食品集裝箱內壁和貨物外包裝的預防性全面消毒工作。

自方案發布到11月24日24時,口岸環節預防性消毒進口冷鏈食品外包裝累計160多萬件,重量3萬多噸,消毒範圍包括被抽中進口冷鏈食品的外包裝、集裝箱、空運托盤、陸運箱式貨車、散貨漁船等。

國內一些地方陸續發現了在冬季低溫環境情況下,集裝箱運輸過程當中產生了類似於冷鏈的效果,引起了零星甚至局部的聚集性疫情。

對此,中國疾控中心流行病學首席專家吳尊友表示,進入冬季,無論是空運、陸運、海運,由於環境溫度和冷鏈系統的環境是一樣的,有關部門已經把涉及國際物流的其他運輸視同冷鏈運輸加強管理。一旦有環境污染、一旦有人感染,就能及時發現,就能在第一時間把疫情控制在萌芽當中。這一系列舉措對於防止國際物流作爲病毒的載體把疫情傳入中國,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

零星病例的發生是疫情常態化防控下的正常現象

進入冬季以後,全球疫情日趨嚴峻,11月以後,每日報告確診病例數經常達到60萬以上。在國內,近期上海、安徽、天津、內蒙古都報告了零星病例。這些零星病例的出現,讓人有一種病毒在敲打着國門、即將破門而入的感覺。因此,全球面臨着大考,中國也面臨着大考。

對此,吳尊友表示,在過去11個月我們已經總結了一整套防控措施,能夠在第一時間把疫情控制在最小的範圍內。“在全球疫情嚴峻的大環境下,每個人都應該有一個比較符合客觀實際的期待。”他說,“零星病例的發生,是常態化防控下的正常現象。在過去11個月我們經歷過,也取得了成功。特別是像國慶節有6億到7億人的大流動,沒有出現疫情反彈。現在進入冬季了,接下來又是春節的人員大流動,只要人羣中沒有感染者,就不會發生重大的疫情。”

大規模核酸檢測非常有必要而且符合成本效益

最近幾次疫情的應對來看,疫情發生以後當地都立即展開了大面積的核酸檢測。有人有疑問:這種檢測有沒有必要?是否符合科學防護要求?符合成本效益嗎?

對此,吳尊友表示,關於核酸檢測,隨着技術的發展,越來越成熟,已經成爲防控新冠肺炎疫情的一個標配。出現疫情苗頭後,進行大規模核酸檢測是非常必要的,核酸檢測靈敏度比較高,很快能夠把疫情的規模確定下來。這樣,大家就喫了一個“定心丸”。

大規模核酸檢測方式是科學的。“大規模檢測一般採用1比5混檢,5個人的樣本放在一起一次檢,如果是陰性就過去了。如果是陽性再進行一管一管的檢測。由於人羣的感染率很低,在萬分之一以下,採取1比5混檢模式,能夠及時地發現感染者,同時又能夠進行大面積、大規模的開展,符合成本效益。”吳尊友說。

此外,這對於個人來說也是有益的。吳尊友表示,核酸檢測仍然是目前能夠及時發現早期病例的最有效方法。通過核酸檢測,檢測人本人會受益。如果發現陽性,能夠防止病情從輕型變成重型,減少對自己的傷害,同時可以防止進一步傳播。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