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部《婚前故事》,是一部愛情電影,但卻選擇了一個別出心裁的角度,說的是結婚前的故事,講是多彩繽紛的愛情。在愛情片市場普通創意度不高的市場面前,《婚前故事》的出現,讓人眼前一亮,如沐春風。

婚檢,這是一個熟悉而又陌生的名詞,還記得在上學時期,小編就從電視上甚至宣傳廣告裏或多或少了解過這方面的信息,那時候宣傳就是“不婚檢不結婚”,婚前檢查是必不可少的條件,而時過境遷,這個詞已經很早沒有出現了,因爲已經成爲常識。而電影正是選擇了這個角度,三個年代,三個地點,不同職業的青年,在這三個故事裏,卻面臨着同樣的問題,由熱戀步入婚姻殿堂這個節骨眼上,現實的愛情的考驗。

韓雪與魏大勳的故事,是我全片裏最喜歡的一個。故事發生在80年代,一位熱血青年陳爲與外來姑娘的自由戀愛,包羅萬象地折射出一個時代的婚姻觀以及價值觀。從青年拒絕家人給介紹對象,到對女孩展開強烈的攻勢,乃至外出去錄像廳過夜的情節刻畫,這些在如今看起來稀鬆平常的熱戀情侶之間的故事,在時代背景的襯托下,卻被打上了“叛逆”的標籤。

說到底還是傳統觀念對自由戀愛的束縛,以及對包辦婚姻的固守,而這一切卻被卡在了“婚前檢查”之處,同樣也是時代的桎梏,甚至在“叛逆”青年的眼中,他們身上所發生的故事也被誤讀,而魏大勳也因此換來了一個耳光。這個故事是美好且接地氣的,生動的角色和代入感極強的時代背景下,呈現的是那個年代的愛情觀念,刻骨銘心且意味深長。在廊橋相伴明月裏經歷了歲月的咀嚼,不會令人產生爆米花焦糖刺激味蕾的那種瞬間愉悅感。

比起時代觀念的桎梏,第二個故事講的是文化差異,客家土樓裏迎來一對兒特殊的新人,海歸女大學生與自己的老外未婚夫,這裏的“婚檢”表達的就不是傳統意義上的醫學概念,而是源自千百年來文化的一種民俗婚禮的儀式感。加上電影發生的場所,客家土家族風景美麗如畫。

這個故事是最輕鬆的一個,全程主打“錯位”概念,外國小夥面對女方家族的宗親們,不得不一臉懵逼接受一個又一個的“考驗”,場面一度尷尬,最終老外爆發,令人啼笑皆非。這個故事主題看似淺顯但值得解讀的地方很多,表面上描述的就是文化差異和代際關係,實際上也引申了婚姻關係中,夫妻二人對對方的理解與包容。兩個人的生活,就是要互相適應與接受對方的生活習慣,這纔是步入婚姻之後的愛情,這層主題通過這個富有喜感的故事,被烘托出來。

最後一個故事,是讓人動容的。時間來到了新世紀。一對生活在鄉村的男女,各自經歷了離異,最終走在一起來,在即將步入婚姻殿堂的時候,他們趕到城裏的醫院,想做婚檢,卻發現如今的時代,婚檢不再是走進婚姻殿堂前的必要步驟,從強制要求到自由選擇,反映出的是時代和觀念的進步,也襯托出當年地區發展的不平衡,導致觀念跟不上時代。

但這個故事卻是讓人回味的,因爲愛情的力量,讓生活艱苦的他們,嚐到了甜蜜的滋味,一場婚前教育的小電影,讓兩位飽經風霜的中年人看出了青春期的荷爾蒙飛揚,真正愛情其實就是這麼簡單。

從80年代中期待業青年陳爲的追愛故事,到海歸女大學生和美國同學的愛情故事,再到雲貴山區一個寡婦和村裏壯漢的情感變化。不一樣的人物角色和性格,不同的場景與時代,卻共同串聯成同一個故事主題和精髓脈絡。那就是無論年代如何,對樸實真情的歌頌,對婚姻關係的現實拷問。

所以,《婚前故事》有着一個很常規的賣點,就是愛情,愛情有刻骨銘心的、有甜蜜無價的、悽風苦雨的多種多樣的表現形式,都是如今大衆非常欣賞的愛情表現形式,而但片中的這個愛情卻有着極爲特殊的質感,因爲它過於太純美,就像魏大勳與韓雪走過的潮溼小徑一樣,不驚起一絲波瀾。許多人的愛情在一些年月裏因爲種種原因被禁錮,被扼殺,空留一腔遺恨,這就是《婚前故事》所要闡述的一種觀點,現實感情的回味,愛情的悠遠,完全來自於理性與剋制,才能體會那種略有誠惶誠恐的甜蜜與酸澀,這點,影片抓的相當到位。

最後,看電影的時候,總會想起陳奕迅和王菲在歌曲《因爲愛情》中的段落:“給你一張過去的CD,聽聽那時我們的愛情……”其旋律會時不時在腦海掀起記憶。沒錯,影片,也如一張褪色的CD,雖然時代久遠,也是洋氣時髦,又是純美無比。三個故事,清澈、清晰、清新的愛情,生存於自然間的人們,充分享受着親情和愛情的滋潤,一如四季的流水,不時的雨滴,也一如一張音質雋永的CD,可以反覆的聆聽,感動,從不會褪色。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