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生活的汪洋之上,靠什麼才能尋找到那情感的孤島?”

這句話來自於18世紀英國著名詩人亞歷山大蒲柏,爲什麼看這部《媽媽不再搖滾》會想起蒲柏這句話,因爲比起很多飽含情感的詩人,蒲柏的風格,清湯寡水,語句工整,情感內斂,但很多都蘊含了豐富的哲理,他是一位格言大師,牛津語錄詞典中收錄了212條蒲柏的作品精闢語錄。如“只有少量知識是危險的”,“人皆有錯,難能寬恕”,“正確的學習造就男子漢”這些,都是蒲柏的。

感覺蒲柏的風格,跟這部《媽媽不再搖滾》很像。

這是一部描述親情的電影,確切的說是母愛,但這部電影所呈現的感覺,與傳統意義上的講述母愛偉大並刻意煽情的作品有些不一樣。電影的主題基調其實就是兩個字:冷靜。不僅僅是對於電影的整體風格,也是對於電影的主角的心態。

作爲一部生活氣息很濃厚的作品,個人認爲,生活類電影,在這個市場上必須要有一定的話題性作爲立足點,不但可以突出話題之下的生活質感,也能吸引觀衆眼球。如《一年到頭》中的春運、《無形殺》中的網絡暴力、《我是植物人》中的醫療黑幕等等,就連同期的《盛先生的花兒》也是因單身女子意外懷孕而引發的事件。

《媽媽不再搖滾》也是如此,這部電影描述的是“母子”之間的故事,其實很有代表性的,一位玩搖滾樂的樂隊歌手母親,無論是打扮還是思想都劍走偏鋒。雖然是個性化的母親形象,但對待孩子問題上卻是共性化的特質:就是代表了過於忙於事業而忽略照顧兒子的家長形象。而正是因爲她的疏忽,導致一次意外,然而幾乎癱瘓。而不顧一切的母親,爲了救治兒子,找到了在小村落隱居的著名骨科大夫,從而牽扯出另一對家庭的故事。

蘇醫生與兒子之間的關係則是另一個代表,他爲了讓兒子能夠早早獨立,繼承自己的事業,從而經常帶着兒子去深山採藥,但一次意外卻導致兒子墜崖身亡,過於自責的他,從而變得整日瘋瘋癲癲。

個人認爲電影中塑造的兩個家庭,搖滾母子與醫生父子的關係還是很有代表性的,這就是“中國式情感孤島”,通過兩個家庭兩代人的關係,來帶出整個社會對孩子不同的教育方式,從而也涉及到了婦女兒童、交通安全、甚至代際和解等方面的生活話題,可謂極爲接地氣。

中國講究“酒逢知己千杯少, 話不投機半句多”。在中國,語言是維繫關係中裏最厚重的東西。語言這個東西的順暢流淌很玄妙,不能靠血緣,不能靠愛情,不能靠道德,不能靠等級劃分,甚至連機緣也靠不上。就像《一聲嘆息》裏,愛情在多年之後,變成了“左手拉右手”,可想,而父子之間的親情,在多年之後,也變成了語言之間的維繫,沒有交流,何談親情。

所以電影中,兩個家庭的相遇,一位是絕望的母親,一位是瘋癲的父親。二者的互爲幫助,通過“互訴衷腸”,逐漸解開了對方的心結。這就是該片接地氣的地方,因爲他們雖然都是爲了自己的孩子,但都站在了對方的角度看問題,只有這樣才能互相完成救贖。但是,這兩個家庭又何等相似,爲什麼只有對方纔能幫助自己,自己的心結只有對方纔能解開?這是中國式親情關係的寫照,所謂旁觀者清。

尤其是那段雨夜戲,當孩子的腿能動的消息傳到了蘇醫生的耳朵裏,興奮的他忘掉了自己曾經遭遇過的一切,彷彿又回到了昔日的榮光,但他猛然間發現自己兒子的遺物,瞬間又進入到癲狂時刻,來到兒子墜崖的地方,險些喪命。這段戲堪稱全片的轉折點,讓母親幫助蘇醫生面對新生,而蘇醫生則回饋對方,讓對方的兒子能夠重新站起來,以彌補自己對兒子的愧疚。如此互相幫襯的劇情設定,對電影角色的雙方,談不上顛覆人生,卻能改變現有狀態。

電影中將故事主題呈現在臺面上的,其實正是對於若干人物形象成功的點染與塑造。母子之間代際和解的互動,用大量生活化的細節所表現出來。而孩子與患病小夥伴的故事,看似遊離於主題之外,但其實是襯托作用,用孩子的天真襯托成年世界的駁雜,孩子們天真無邪且樂觀的情感描寫,而成年人卻死活也走不出昔日的陰霾

最終,親情落回到起點,結尾母親帶着孩子驅車離去,蘇醫生在彈奏一曲鋼琴曲爲他們送行,蘇醫生不再自責,母親不再搖滾。

回到開篇,理智是羅盤,情感是大風,而在風浪中前進的動力,還差一張風帆,就是“交流”。代際之間的交流,維繫理智了與情感之間平衡,在《媽媽不再搖滾》中,用“理解”這根紐帶達成了代際的和解,電影的結局是積極的,當兒子艱難的在馬拉松賽場上蹣跚時,給予我們積極又溫暖的力量。因爲這是一部現實作品,用生活化的故事去反襯現實,要好過虛無縹緲的煽情。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