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一句莎士比亚的名言改编版这样说:

“世界是一列火车,世界上的男男女女都只是火车上的乘客而已。”在电影《雪国列车》中,那个运转了17年的火车大概就是是现实生活的缩影。

《雪国列车》改编自获得1986年昂格莱姆国际漫画节大奖的法国同名科幻漫画,在韩国2013年上映之后,首日的观影人次就达到了60万,创下了韩国电影的票房纪录。

这一部寓言式的故事,剧情并不复杂,然而所揭示的主题却是具有警策意义的,即人类社会的前进与发展,到底是循环往复的改朝换代,还是颠覆式的别开生面?

平衡之下的生存法则

电影刚开始,就设定了一个反乌托邦的故事。

在2031年,为了应付地球上愈演愈烈的温室效应,各国群策群力,向大气中释放CW7来试图阻止全球变暖。然而,因为设计的失误,将全球推向了万劫不复的极寒深渊,地球上绝大部分生灵死亡,幸存者登上了一辆列车,这一辆列车围绕着地球不断的行驶,车上的乘客成为了永不停歇的列车流浪者。

列车是一个完整的世界缩影,在其他的电影中,列车行驶的方向都是前方,而雪国列车行驶的方式却是周而复始的旋转和轮回。

这驾列车,并不是诺亚方舟,而是一个小型的等级社会,有着严格的等级之分。从车尾到车头,乘客们都有着自己相应的待遇和生活条件,车厢尾部的底层人,看不到天日,看不到希望,为了争取到更多的权利和平等,发动了无数次的反抗。

在一个看似充满规则的列车中,每个人的命运是不同的。

就如同维尔福德在片尾一直强调的“每个人都有自己的位置”一样,这一列火车如同一个监狱一样,在看似富有秩序性的列车空间里,隐藏着对人的桎梏,这是电影的主题和引子。

现实社会需要平衡,而这一辆列车上也需要维持人与人之间的平衡。

在列车上,是一个较为封闭的场所,这里的水、食品、空气、资源等因素都是人们生物链中最为重要的元素,任何一环出了问题,都有可能会导致这一辆列车的停滞,影响到正常运转。

居住在列车尾部的人们,不管是他们内部的自相残杀,还是克劳德冷酷无情的残酷统治方式,都是维尔福德减少人口的一种方式,看似残酷的背后,其实也是对于现实社会的隐喻。

这一列列车,如同当今的地球,各国精诚团结,然而,也有很多国家为了资源和生存的权利而争夺着,导演奉俊昊利用这样的一个故事,来暗喻现实社会的矛盾,在看似充满科幻的背景前提下,体现的却是人类的生存法则。

反抗者的人性救赎

奉俊昊曾经说过:

“最无情的故事,是直戳人们内心的沉重和隐喻。”

男主角柯蒂斯满含着泪水,对小姑娘尤娜说:“我十七年在陆地上,十七年在列车上”,这一位铁骨铮铮的硬汉在表达自己过去的时候,泪如雨下。

对于他来说,是尾部车厢的“起义领袖”,然而,在他的内心深处,也隐藏着被割成了两半的灵魂,一半是光明的火炬,另一半是黑暗的阴影。

对于他来说,也是经历过一段救赎之路,在刚开始,他因为饥饿,可以自私到为了食物将尖刀对准了同胞的恶人,然而,当他看到自己的同伴为了他人而割掉身上的肉时,他的内心触动了,从此走上了带领大家反抗,成为英雄的道路。

这一系列的转变,不仅是柯蒂斯的崛起,也是他对于自我的救赎。

在西方神话中,天堂和地狱永远都只有一墙之隔,这样的寓意映射到了电影中,也变成了火车头部和尾部之隔,天使和魔鬼往往也只是一念之间。

在列车尾巴,人们衣衫褴褛,食不果腹,然而,在通往“天堂”之路的过程中,却能够精诚团结,用自己的身体帮助战友抵挡住敌人的枪口,而列车头部的“贵族”乘客,却充满了暗算和怀疑。

这样的反差对比,也体现了故事中主人公人性魅力和回归。

是瘾君子也是“隐君子”

“只有走出去,才能真正结束这一切。”

——南宫民秀

在密不透风的列车中央,带着寒意的抽屉被打开,电力专家南宫民秀和自己的17岁的女儿已经被关了17年,对于一个为列车的正常运转设计了复杂系统门锁和安保系统的工程师来说,多年的禁闭和关押也隐藏不了自己对于自由的向往和对女儿的爱。

他的女儿尤娜,温和而善良,透过一双温暖的眸子可以看出,多年的关押并没有让她丧失本该有的善良和真诚,她是一位瘾君子,他们却帮助柯蒂斯连接电缆,打通了一道又一道的通往车头的门。

和柯蒂斯的正面反抗不同,这一对父女也隐藏着自己的希望,他们热切盼望能够打开车门,获得重生的机会,所以,父女两人和柯蒂斯通力合作,两者之间的关系既团结,也微妙。

故事中有这样一个细节,南宫民秀打开了那一盒人类仅存的两根香烟,点燃之后,狠狠的掷在了地上,目睹这一群列车尾部的“尾部人”的哄抢。相比较柯蒂斯想要迫切的开启那一扇复仇之门,南宫父女的追求更为简单和纯粹。

值得一提的是,南宫想要打开的除了真实存在的通往自由的门之外,更多是一种精神上的解脱和自由之门,他的目标超越了在列车尾巴生活了17年的“尾部人”,指向了更为高级的精神世界。

也许,正是因为这一位工程师的身份不同,他是一个较为清醒的智者,看似癫狂,实则心细如发。在瘾君子的背后,他也是一位“隐君子”。

“时间太久了,别人都觉得那是一堵墙,然而,那却是一扇门。”

南宫先生想要炸开的这一扇门,也正是他通往自由的禁锢之门,对于旧秩序的破坏和对于重生的希望,只有真正走出这一扇门,才能够看到冷天雪地中的新生。

最终,他没有走出去,他的女儿却走了出去,也算是完成了他最后的希望和寄托吧。

凤凰涅槃之后的人间清明

这部电影中的孩子一共有三种。

第一种,是底层劳动者中顽强生存的儿童;

第二种,是被权贵阶层“洗脑”的孩子;

第三类,是被当做“列车部件”一部分,机械化运转着列车运营的孩子;

这三种孩子这也象征着人类的三种未来,看上去似乎都是弱小的个体,然而,他们所能够代表的也是人类精神世界的希望。

当画家将断臂人孩子所作的画给他父亲看的时候,意味深长的说:

“这里的光线太暗了,你看看这个孩子的眼睛,也许,你能够看出希望。”

正因为孩子是社会的希望和未来的栋梁,所以,在这列列车上,孩子们也成为了两个阶级中争夺的重要资源。

在人类的资源争夺中,孩子们所能够扮演的,正是各种权力制衡的“工具”,不管是被洗脑,还是被当做列车的零部件,孩子们都失去了自己应该享受到的阳光和正规的教育。

人们为了保存未来的有生力量,自我牺牲。

在故事的末尾,尤娜带着被当做“零部件”的孩子一起走出了列车,在广袤无垠的冰雪世界里享受着阳光的照耀。

远处雪地上的北极熊,代表着新的希望,也预示着一个新的开始,凤凰涅槃之后的人类世界一片清明。

写在最后:

《雪国列车》是秦俊豪导演的第一部英文电影,他将技术,叙事和艺术巧妙地融合在了一起,是将自己的世界观表达的较为完整的一部作品。

通过丰富而深入的影像呈现,为观众构建起了完整而充满话题性的讨论价值,将现实生活中镜像化的呈现在了我们面前,带给人们的不仅是一场视觉和艺术上的盛宴,也有更多现实中未解之谜的思考,深化了故事的主题,也增强了电影的艺术感染力。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