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一朵

張愛玲《半生緣》裏的顧曼璐和顧曼楨是一對長相相似、性格完全不同的姐妹,顧曼璐是家裏的長姐,父親去世以後,她被迫挑起了家中的大梁,當時的顧曼璐只有17歲,尚在讀高中,除了學習成績好,別無所長。

也許,有人會說,她可以選擇做手工或者給有錢人家做“小大姐”,可是,當時的顧家老小一共7口人,單單隻靠雙手獲取的薪酬,根本不足以維持家用。

年輕女孩子最值錢的是什麼?當然是青春和身體。無奈之下,顧曼璐去做了舞女,正如顧曼楨後來所說,舞女也有清白的,可是,清白的舞女所掙來的錢不夠養活顧家老小,顧曼璐只得選擇犧牲自己的肉體。

不知是否有人注意到,顧曼璐當時只有17歲,按照年齡差計算,她的母親顧太太大概也只有三四十歲,剛剛步入中年行列,完全可以靠雙手去賺錢貼補家用,顧曼璐的奶奶年紀也不算大,可以忙活家裏的雜事。

或許,顧曼璐可以像許叔惠那樣半工半讀,再不濟,出來找份正經差事也是完全沒問題的,根本不至於淪爲舞女。如果顧曼璐沒有走上舞女這條路,也就沒有後來的祝鴻才,顧曼楨也不會淪爲生育機器,一切的一切都會隨之改變。

重讀《半生緣》原著,突然發現,顧曼璐和顧曼楨姐妹倆的悲劇,是自私又僞善的顧太太一手造就的。

1、不承擔一個母親該盡的責任,逼迫大女兒去做舞女

一個母親應該承擔什麼樣的責任?生而不養,不配做母親。

顧太太前前後後一共生下了五個孩子,前兩個都是女兒,後三個纔是兒子,顧父還在世的時候,倒也沒看出重男輕女的現象,但他死後,這個家庭的本質就徹底暴露了出來,一樣都是孩子,本該一視同仁,男孩子不是比女孩子更有勞動力可出賣,賺錢養家嗎?

顧父去世後,顧太太一如既往地裝出一副可憐的模樣,沉浸在失去丈夫的苦痛之中,和顧奶奶兩個人成日裏抹眼淚,根本不管家裏的米缸是否空了,也從未想過去找一份工作養家餬口。

既然老家是農村的,帶着孩子回去務農也不失爲一個好辦法,但顧太太在乎的是自己的臉面,她就想待在上海這座大城市裏享受這份優越感,逼迫着大女兒顧曼璐去做了舞女。

如果不是顧曼璐的堅持,也許顧曼楨根本就沒有機會讀大學,早就被顧母逼着和姐姐走上相同的道路了。

2、嫌棄大女兒27歲不出嫁,逼着曼璐做了祝鴻才的姨太太

17歲做舞女,27歲風姿大不如當初,客人也從青年變成了老年,顧曼璐在職場上滿腹委屈,賺的錢越來越少,與此同時,家裏也容不下她了,街坊四鄰背後的議論,弟弟妹妹已經長大,顧太太覺得曼璐如果再不出嫁,就會毀了弟弟的名聲。

說白了,這些年顧曼璐給家裏的錢,已經夠他們生活大半輩子了,他們翅膀硬了,已經不再完全需要顧曼璐了。當然,這裏的不再需要只是一種假象,即使顧曼璐結了婚,也還是得當“扶弟魔”。

只是,這個家裏,不會再有顧曼璐的位置了,當時的顧曼璐收穫的盡是失望,張豫瑾的嫌棄,舞廳裏的失意,顧曼璐想嫁,但沒人願意娶她,除了一個投機倒把的商人祝鴻才。

祝鴻纔在鄉下有一個媳婦,還有一個孩子,顧曼璐嫁給她,就相當於姨太太,這一點,顧太太早就知曉,她不反對女兒去做姨太太,只要能把女兒趕出顧家,嫁給什麼樣的男人都無所謂。

3、給曼璐出了“借腹生子”的主意,害了二女兒曼楨

顧曼楨被祝鴻才欺負,背後的始作俑者是誰?從表象上來看,顧曼璐裝病騙來了顧曼楨和顧太太,隨後顧太太又以身體不適爲由提早走了,只留下顧曼楨一個人守夜。這一切,都是顧曼璐計劃好的,事先顧太太並不知情。

因而,大家都在咒罵顧曼璐,她造就了妹妹的光鮮亮麗,又親手摧毀了這一切,把妹妹推入了火坑。

很少有人注意到,給顧曼璐出了“借腹生子”主意的正是顧太太。

當時顧曼璐嫁給祝鴻才,不能爲祝家綿延子嗣,顧太太就給她出主意,找一個熟悉知根知底的女人,上演一出借腹生子的戲碼,事後把這女子隨手打發了,孩子搶到手,按照親生孩子撫養,聽聽這話,就能揣測出這個女人有多狠毒。

顧曼璐正是聽從了顧太太的建議,才把主意打到了二妹顧曼楨的身上。而且,即使顧曼璐提前計劃好了一切,顧太太不知情,但她能把黃花閨女一個人留在女婿家,也是心大。

事後,顧太太知曉這一切後,沒有想着怎樣把女兒救出牢籠,反倒是拿着大女兒給的錢,搬家消失了。如果當時顧母能夠爲二女兒着想,把她救出來,去醫院duo胎,顧曼楨的一生也就不會一直灰暗了。

-END-

#半生緣人物情感分析#

你覺得《半生緣》裏的顧太太是怎樣一個女人?歡迎留言討論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