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策退潮”下,哪些行业可能走出“独立逻辑”?

电子、医药、部分机械设备等制造业或已走出“独立逻辑”、维持较高景气

近几个月,制造业投资总体改善、分化明显;部分行业表现亮眼,或主要受到稳增长政策、外需提振、产业逻辑等多因素的共同支撑。年初以来,制造业投资从深度下滑中逐步修复,单月增速已恢复正增长。各行业投资表现分化明显,其中,医药、黑色、造纸、农副食品等制造业,单月投资增速已高于2019年底。归纳来看,这些行业主要受到稳增长政策、外需提振、产业逻辑等多因素的共同支撑。

受“稳增长”及其外溢效应拉动,基建、房地产、汽车等链条景气回升;全球主要经济体产需“错位”,部分消费品制造业受外需拉动明显。

黑色金属等原材料行业,需求受基建和房地产投资提振;汽车、橡胶和塑料制品等汽车链行业,景气也受到稳增长政策外溢效应的拉动。疫情影响下,中国产能的“替代效应”,对出口占比较高的消费品制造业拉动显著,如纺织、家具、文娱用品等行业。

部分行业受自身逻辑催化,需求改善背景下行业景气提振明显;电子、通信等行业,与结构转型契合,近年来持续保持较高增速。

化工、造纸等行业,在环保政策和技术升级等推动下,中小企业、落后产能加速淘汰,龙头企业积极扩产,带动投资回暖。“工业4.0”浪潮下,我国计算机、通信、电子设备等制造业,投资持续保持10%以上的高增速。此外,医药等行业还受消费升级等长期逻辑支撑。

在政策退潮、“替代效应”减弱背景下,部分行业景气或受影响;而有些行业可能已经走出“独立逻辑”,未来景气延续性值得关注。

对比各行业的生产、盈利、筹资、投资等数据表现,部分行业或已走出“独立逻辑”。其中,有转型逻辑的行业,如先进制造、新一代信息技术等,在政策退潮过程中,受到影响较小;部分外需依赖度较高的制造业,如电气、机械等工业品,或阶段性受益于外需改善。

风险提示:宏观经济或政策出现大幅调整;疫情形势出现超预期变化。

(作者为开源证券首席经济学家)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