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國內紀錄片圈子裏,魏曉波導演的《生活而已》一直是傳聞中的作品,少現真容。借北京「沉默的銀幕——青年影人學術展」的機會,我們終於得見,也得償所願和導演細聊一番。


「在做了幾部紀錄長片之後,我不敢奢望紀錄片能改變什麼,但是,我發現它能悄悄的改變我自己,從這面鏡子中,我才真正意識到,我不過是生活着而已。」

——魏曉波


出品|Figure·人物


「我妹夫每個月都給我妹500塊錢買化妝品,你都沒給過我。」一位剛洗完臉,素面朝天,束髮帶還沒摘的女孩兒,邊抹眼淚邊說道。


這是系列紀錄片《生活而已》開場。


兩人在談戀愛期間鬧矛盾


導演魏曉波將攝影機鏡頭對準了自己和女友,以二人自戀愛、結婚再到生子的生活瑣碎爲題材,留下了一系列的影像記錄。


「既然是拍出來給人看的,就不是什麼私影像。」「沉默的銀幕——青年影人學術展」的映後會上,面對策展人和觀衆有關私影像和第一人稱敘事的提問,魏曉波回答是那些都不過是無聊的學術概念——或許他並不想給自己的作品刻意披件高大上的外皮。


但該以什麼方式來談論《生活而已》系列呢?一對普通男女的日常瑣碎,與「作品」如何建立起等式,於拍攝者與觀者有何意義?



「說我像小津(安二郎)那是看走了眼」


「對真實的創造性處理」,這是英國紀錄運動領袖約翰·格里爾遜給紀錄片的定義。而魏曉波的《生活而已》系列卻看上去並無多少「處理」的痕跡,或者說被處理得看不出痕跡。


《生活而已1》拍攝時(2007-2011年)的兩人,租住在長沙的一棟破舊公寓裏,時常爲錢發愁——和十年後的社會新人並無多少不同。


他在剪企業宣傳片,她給他剪指甲


女友的工資只有1100,而且覺得在工作中學不到什麼東西;魏曉波連換了幾個工作都覺得不理想,乾脆做自由職業者:給企業拍攝低成本的宣傳片,另外也做藝考培訓。生活如清水煮掛麪,一眼見底,就連性愛似乎也只是兩人爲了擺脫無聊所做的嘗試。


《生活而已2》的矛盾衝突似乎比前一部要強烈些,兩人要結婚了——經歷過的人,都懂得。


有好幾個時刻,這個婚似乎都要結不成了:她說結婚前一定要買房,他的回答是,「我沒錢買房,我的錢只夠買一點兒房」;他覺得五萬塊彩禮要得太多了,女方家要去他老家「看看情況」更是對他出身的羞辱。


「不然別結了」,他不止一次這樣說——但最終,婚還是結了。


時隔多年,2017年製作完成的《生活而已3》中,走出婚姻磨合期的兩人,又有了更現實的問題:要孩子。


中國式夫妻的愛與怨,典型莫過影片的結尾:她懷抱着嬰兒,在客廳裏踱步,口中發泄着他不能體諒自己產後抑鬱的不滿:「每次我一說什麼,你就說行了行了行了。抑鬱就需要說出來,需要有人安撫。你這樣我會更抑鬱。」而他在攝像機後面,一言不發。


導演魏曉波,也是《生活而已》中的主人公


Figure(下簡稱F):在豆瓣,你回覆留言說本人並不是片子裏那樣的,爲什麼你會這麼說?


魏曉波(下簡稱魏):因爲片子拍的都是家裏的空間,尤其前兩部,拍下來的應該是一個最醜陋的狀態:穿着破破爛爛的、最寬鬆、最邋遢的衣服,而且說很多髒話。



我這片子做出來之後從來就沒有看過,我沒法面對片子裏的那個我。生活中的我——出門,上課,或者和他人交往——肯定不是這樣的。當然可能每個人都有那樣髒的一面,但正常人不會把這一面掀開的。


F:你把這一面作爲《生活而已》的主要內容,當成作品拿出來的理由是什麼?


:大多數紀錄作品中,拍一個人,總是要從他身上發掘點兒優秀品質,或者總是從一種特別正面的角度去拍。但拍片還是停留在拍一箇中心思想,我覺得這樣有點兒不適合我。


F:在鏡頭拍攝之下生活,是否也就帶有了表演的成分?


:演的話比這個可要熱鬧多了。那時的生活確實有很多問題,然後和女朋友的關係也確實有很多衝突,現在有小孩之後平和很多了。


(但)其實片子裏情緒比較激烈或者衝突比較明顯的段落,都是剪出來的,是從好多素材中挑選出來的,那不是日常。


我自己也喜歡看衝突激烈一點兒的電影,所以當時儘量把它做成這個樣子。還有人說我的片子像小津(安二郎),完全不是一回事兒,他的那種風格是很平和的。


他的婚姻狀況在湖南省內查不到,需要山東方面出具證明


F:所以說,實際上無論你的創作動機,還是在剪輯時的考量,其目標都不是要呈現日常,或者說是要把日常裏不那麼日常的狀態提取出來。


:其實也是有點兒受洪尚秀給電影起名字的影響,他的片名都不是那麼嚴肅、那麼絕對,所以我就想在「生活」的基礎上加個「而已」,來進一步闡述我對這個片子的態度:不太想通過這個片子來表達什麼,甚至也不是要否定什麼。


我片子裏的狀態,並不是真正的沉重或者多麼艱難,還沒到那個份兒上。


其實《生活而已》這個系列,表面上是拍家庭或者拍兩個人,實際上它的內核還是我自己對生活的態度:


我對於自己從一個年輕人過渡到要承擔很多責任的成年人,是有一種牴觸和排斥的,也由此產生了種種矛盾。這種矛盾應該每個人都會經歷,我們可能都有這樣一個階段,只是大家過了就忘了。


再往大了說,我對這些生活瑣碎的牴觸,對這種世俗的、現實的生活的牴觸,來自它和我想象中的生活的差別。


F:那你理想中的生活是什麼樣?


:可能會把生活想得更加詩意,或者是更加浪漫化一些,但現實是殘酷的。



「人生沒有那麼簡單」


作爲紀錄片創作者,魏曉波算得上頗有一些產出。還在大學就讀的他,就將鏡頭對準了本校畢業班的男生,以片長將近三小時的《業餘》(2008年製作完成)記錄下了他們在課業之餘的生活:聚在宿舍裏看a片,詛咒校領導,抱怨大學荒廢了時光,醉酒後的嬉鬧,手握西瓜刀的爭吵……一幅青春、荒蕪、漫無目的的大學男生羣像。


爲定製T恤,講價的學生


2009年製作完成的《北京》,魏曉波起初是想記錄一個一心想要去北京的山東縣城文藝青年的生活。但之後,片子內容,隨着受訪者人生道路的走向起了變化:頹廢狀態下的他,如何以不斷和已婚及離異婦女「亂搞」,來自我安慰和自我消遣,又最終如何自醒的過程——讓人聯想到張競生的《性史》。


一年後的《漁灣市》,則是魏曉波對於長沙搖滾圈(2005-2009年)的全景式記錄:本地樂隊、酒吧老闆、搖滾音樂節組織者、打口碟販子、樂評人,音樂愛好者聚在酒吧門口閒談,外國女孩兒在演出散場後醉酒放歌……影片英文名The Sound and the City(聲音與城市)可能更準確地表達了影片的主題。


在之後,突然將鏡頭對準自己的二人生活,而且一拍近十年,是他對於更廣大的世界、更重大的議題不再有興趣了嗎?一個以自己的生活爲題材的專業創作者,在這個短視頻時代,與一衆vlog博主又有和差別?


去網吧下載了電影回家看,是他們的一個消遣



F:以自己作爲拍攝對象,是一個更容易的選擇,還是更難的選擇?


:更難的選擇。因爲如果拍別人的話,會有一種陌生感,會有一種去探索的慾望,而且拍出來的素材會有很多驚喜,很多預料之外。而且以別人作爲拍攝對象,空間、場景更豐富,所以相對來說容易一些,拍自己就非常非常麻煩。


首先是日常生活其實是沒有什麼事情的,沒有太大的波瀾;而且空間也很單調,人也單調。開始做《生活而已》的時候也覺得這個東西可能有點兒不靠譜,因爲我不知道別人會怎麼看,別人會不會覺得這都是假的,或者覺得矯情或者噁心。


當時放映的時候也看到了一些反饋,有人覺得片子裏的都是假的,都是擺拍的。還有就是說我爲了吸引眼球,把「拍自己」作爲一個噱頭。


其實大多數時候她不讓我拍,我也沒機會拍。比如說真正鬧矛盾的時候,我們在爭吵,如果情緒有很大的波動,我不可能去拍,她也不會讓我拍。能夠拍下來的都是搶着抓拍到的一些細節。


攝像機有時候能夠讓我在生活中變成一個觀察者。


她在客廳裏踱步,他們搬到了一所更好的公寓裏



F:從開始創作《生活而已》,你似乎就沒有再關注其他人的生活了?


:但是如果我開個小號的話,我也可以從社會性的角度給《生活而已》寫評論。因爲像我這樣從農村考學出來,到城市定居,從零開始組建家庭、買房子,面臨種種問題的人是很多的。


像我這種沒有太多的社會標籤或者說沒有什麼特色的人,是被忽略的;這種生活、這種日常瑣碎,也是很缺失的。我並不是在以一種自戀的方式拍自己。


《生活而已1》放的時候,在現場有很多人特別生氣:我滿足了他們對壞人的一切想象。


說我是渣男,說我是一個特別不負責的人;說我特別沒用,作爲一個男人,該承擔的東西也不承擔;片子裏髒話太多;說片子對女性是赤裸裸地侮辱;說我拿自己脫褲子這樣一些鏡頭來譁衆取寵……有一些人基本上直接站起來就是罵了。


現在如果有人這麼罵的話,我也懶得去解釋了。他們說的那些問題,我在剪的時候都是知道的。我既然把它做出來,我就知道自己要承擔它帶來的指責。但我不能因爲害怕這種指責,我就不剪了;如果不把它剪進去的話,是不符合我對這個片子的主觀認識的。


我是要用這樣的方式,通過這個片子,把我對生活的看法,我在那個階段對紀錄片的看法,以及我想追求的那種粗糙的美學呈現出來。


過年,她和他一起回山東老家


F:在如今的短視頻時代,有很多人在用影像記錄自己的生活。在你看來,使單純的生活記錄和作品之間有所區別的,是什麼?


:紀錄片的長度隨着媒體的變化,越來越短。現在如果拍這種五分鐘或者更短的片子,從定義來講,當然也是紀錄片,也是作品,但是這種作品在我看來——我這個人可能還是比較傳統,或者說比較古板——我覺得還是傳統上的,有一個明確主題的,纔算是紀錄片。


而且所謂「主題」,並非僅僅是記錄一個東西或者表現一個東西,那樣未免有點兒太淺了。我覺得紀錄片歸根結底更像是一種哲學,是要去探討人的問題,要探討點兒人活着的意義纔行。


F:你覺得《生活而已》裏探討的「人的問題」是什麼呢?


:就是探討這種生活有沒有必要。像加繆,他直接說所有哲學要處理的就是一個問題——自殺。其實《生活而已》用了很大的篇幅嘗試去判斷,這種生活到底出了什麼問題?生活既然已經是這個樣子了,那麼還有沒有必要這樣生活下去?


這就是一個非常哲學的問題了。很多時候,人並不是如想象中的能夠馬上有一個新的選擇,或者率性而活,沒那麼簡單。人生就是這麼麻煩。


圖片來源:《生活而已1》《生活而已2》《生活而已3》


- END -

© Copyright Figure Studio


版權所有,未經允許請勿轉載

請給我們留言,獲取內容授權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