渤海银行股价坐“过山车”,三天暴跌16%,此前股价暴涨只是一场炒作?

记者 | 王立峰

渤海银行(9668.HK)的股价用了三个交易日回到了原点,三天暴跌近16%。这与当前银行板块的走势形成了鲜明对比,过去的三个交易日,银行板块上涨了4.07%。

本轮大跌之前,渤海银行股价在12个交易日内上涨了25.99%,看上去暂时摆脱了此前几个月的股价低迷状态。不过,由于业绩不佳,其股价走势未能持续多久。

渤海银行是一家地处天津的股份制商业银行,于2020年7月16日登陆香港资本市场,募集资金134.77亿元用于补充一级核心资本。财务报告显示,渤海银行管理的资产总规模约1.27万亿。今年上半年实现营收112亿元,实现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净利润50.47亿元,同比分别增长4.13%和2.52%。

渤海银行股价最近的大涨是由于其被纳入MSCI中国指数。11月11日,根据全球最大指数公司明晟(MSCI)公布的11月半年度指数审核报告显示,此次MSCI中国指数新纳入56只股份(含A股、港股、美股等),其中H股上市银行渤海银行新被纳入,本次调整结果于2020年11月30日收盘后生效。

不过,这未必能够持久。居高不下的信贷资产不良率将最终制约这家银行的业绩以及市场表现。

居高不下的不良资产

财务数据显示,截至2019年的过去三年,渤海银行的不良率平均约为1.8%,同期全国股份制商业银行平均不良资产率为1.70%。今年上半年,渤海银行不良资产率1.78%,高于全国股份制银行1.63%的不良率15个BP。

从信贷的结构看,贡献渤海银行信贷资产6成的公司信贷业务不良率今年上半年小幅改善,不良率从去年末的2.43%,下降至上半年末的2.36%。

不过,个人信贷业务的表现的确太差了,拖累渤海银行信贷资产质量。截至今年6月末,个人信贷余额2656亿元,约占渤海银行信贷余额的32.5%,不良贷款余额226亿元,不良贷款率0.85%,相比去年同期上升31个BP。

个人贷款中,上升最快的是信用卡业务。截至2020年6月末,渤海银行的信用卡业务不良贷款余额1.99亿元,相比年初的0.77亿元上升了159%;不良率也从年初的2.33%上升至今年年中的5.56%。(表1)

个人贷款中,金额占比最多的是个人消费业务,占比约为4成。截至今年年中,其不良贷款约12.87亿元,相比年初上升114%,不良率也升至1.21%。(表2)

信贷资产质量表现不佳,最终导致渤海银行的拨备上升。财务数据显示,今年上半年,渤海银行确认信资产减值损失(拨备)53亿元,相比去年同期的31亿元,大幅上升超过70%。

拨备增加,折损上市公司利润。以今年上半年为例,渤海银行拨备前利润116亿元,相比去年上半年的92亿元大幅增长27%,但是由于拨备的计提,渤海银行上半年税前利润同比仅增长3.4%。

渤海银行的不良资产较高,也与其所经营的区域有关。渤海银行的主要业务区域位于华北以及东北,该区域贡献渤海银行六成以上的营业收入,七成以上的税前利润(2020年6月数据)。(表3)

天津,是渤海银行的重点业务区域。渤海银行总行位于天津,下辖31家分支机构。另外,渤海银行天津地区管辖资产总额6896亿元,约占银行总资产规模的54%。

这意味着渤海银行的业绩难免会受到天津地区经济发展的影响。商业银行的经营以及业绩实际上跟宏观经济环境密切相关,宏观经济增长的快慢,会制约商业银行的业绩表现。但是,天津这两年的经济发展并不理想,其GDP增速近两年来一直排名全国居后。以2019年为例,天津地区GDP增速4.9%,当年全国GDP平均增速6.11%。

资本不足制约银行业务发展

导致渤海银行业绩表现不佳的另外一个原因是其资本充足率较低,不足以支撑其业务规模的扩张。今年上半年末,渤海银行的核心一级资本充足率仅为7.85%,相比年初进一步下降了21个BP。

从不同商业银行的一些具体对比看,渤海银行的表现也不理想。渤海银行上市以前,与A股目前上市的37家商业银行相比,渤海银行的核心一级资本充足率仅高于锦州银行,排名倒数。在全部上市的股份制商业银行中,渤海银行的核心一级资本充足率居于最末位。7.85%的核心一级资本充足率也非常逼近监管机构7.5%的监管红线。

除此之外,一级资本充足率以及资本充足率在商业银行中整体上表现居后,前者仅为10.18%,后者11.43%,均低于全国商业银行平均水平。据中国银保监会数据,到今年三季度末,全国商业银行一级资本充足率以及资本充足率分别为11.67%和14.41%。

为了补充资本,渤海银行今年启动香港上市招股,募集资金134.77亿元用于补充核心一级资本。不考虑规模变动以及费用因素,《红周刊》记者简单测算的结果显示,随着IPO上市融资成功,渤海银行的核心一级资本充足率将上升至9.4%,一级资本充足率以及资本充足率分别上升至11.7%和13%。

显然,IPO的成功让渤海银行暂时摆脱资本不足的困境。这为渤海银行接下来的规模扩张奠定基础。

这并不代表所有的问题都解决了。如前所述,截至目前,渤海银行的不良率表现很不理想。如果渤海银行不能加强风险管理,那么其增加的资本金所带来的规模扩张,一定意味着不良资产进一步大幅上涨以及不良率的攀升,其最终能否为股东带来必然的利益还存在一定的不确定性。

此外,从渤海银行上半年信贷资产的分类来看,其关注类贷款的比重较年初上升了4个BP至2.97%,这意味着其不良贷款未来存在恶化的可能。当然,这一数据的变动有上半年疫情因素的冲击。

不过,渤海银行看上去正在为未来的扩张做足准备。就在其IPO成功募集资金后不久,渤海银行很快启动了大规模金融债券的发行工作。8月20日,渤海银行完成了100亿元的金融债券发行,主要用于小微企业信贷;10月14日,另外的一笔250亿元的金融债已经获得监管机构批准。合计350亿元的金融债券发行,约占渤海银行此前金融债券存续规模的70%。

债券的大规模发行也隐约透露出渤海银行对于其业务扩张资金来源不足的担忧。渤海银行负债端的主要资金来源是存款,约占64%,占比相对较低,且其成本相比去年上半年上升了5个BP。从同业来看,渤海银行的存款占计息负债的比例也缺乏竞争力。股份制银行中,招商银行存款占计息负债的比重达76%,光大银行74%,城商行中宁波银行达68%。

通过金融债券募集资金可以稳定渤海银行的资金来源,不过也会导致负债成本上升。以前述已经完成发行的100亿元的金融债券来说,其付息成本是3.55%,显著高于其存款成本。财务报表显示,存款利息成本仅为2.53%。

无疑,这会压制渤海银行的净息差,并最终压制其盈利能力。

11月27日,渤海银行的股价报收于5.52港元,总市值998亿港元。估值方面,约11倍的PE(TTM),1倍的PB。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