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僅供學習、參考。文中所述配伍、方劑,須在中醫師當面辯證指導下來借鑑、應用!)

本文理論依據:《中醫基礎理論》、《中醫方劑學》、《內外傷辨惑論》

今天這篇文說,我想跟你聊聊,嘴裏頭總髮酸,是怎麼回事。

其實,這個問題,我認爲有兩種原因不容忽視。

一個,就是肝熱犯脾胃,脾熱衝於口,導致口酸。這一點,在膽囊炎、肝炎、胃炎患者身上是多見的。

另外一種呢,就是我今天要重點給你講的,就是源於胃熱積滯所致的口酸。這類人,現代醫學診斷也可能有點胃炎,但是中醫辨證和肝沒關係。它完全是因爲飲食不節、不規律導致的。

我給你舉個簡單例子吧。

我以前,就認識這麼一位老哥。人家有錢,是做珠寶生意的。

結果呢,他有那麼一陣兒,總覺得自己嘴巴里頭酸酸的,有點黏,舌頭喫什麼都酸。他第一個想到我,問我該咋辦。

我當時一看,脈滑數,舌體黃膩。

我跟他其實早有來往,比較熟悉。我半開玩笑地說:“你尿黃吧”?他說是。我問:“大便幹吧”?他說是。我又問:“肚子脹吧”?他還說是。最後,他說:“你也別問我了,我這啥樣你心裏門清”!

當時,我給他寫了一個配伍。但見——

大黃,枳實、神曲,茯苓、黃芩、黃連、白朮,澤瀉

我跟他說,那這個成分,找成藥去,然後按照說明書和藥師的指導來用。

結果,一段時間以後,他給我打電話,高興地說,口裏酸膩的感覺好多了,而且胃脹、便祕的感受減輕。他感覺自己身體整個都通透了。

我告訴他,以後飲食千萬注意,不要喫太多肉,不要喫太多好東西,儘量清淡一點。

這裏頭什麼道理呢?來,我給你簡單說說。

你看這個人,嘴裏頭酸,發膩。什麼原因啊?答案是脾胃有熱,浸淫於口。它就是胃熱反上來的一種表現。此人脈滑數,爲溼熱之象。舌苔黃膩,爲溼熱之明徵。便幹,爲陰虛有熱傷津。尿黃,體現體內有火。火源於哪裏?答案是脾胃。因爲他飲食上不太講究,而且胃脹難受。這就是胃裏有積熱、積滯的表現啊。

上面這一些症候,拋開舌脈之外,我把全身症狀總結爲三點:口酸、便祕、肚子脹。符合這仨特點,結合舌脈,就能基本掌握其病因病機了。

這時候怎麼辦啊?既然是有胃熱,那咱們就清這個胃熱吧。

我前面所說這個配伍啊,其實是金元時期的著名醫學家李東垣,在《內外傷辨惑論》裏頭記載的。具體名字,爲了避免廣告嫌疑,我就不說了。它的基本組成,就是大黃、枳實、神曲、茯苓、澤瀉、黃連、黃芩、白朮等。有的時候呢,可能會加入一點雞內金、炒麥芽、山楂、厚朴、陳皮等等。它的意圖,很明顯,就是用黃芩、黃連、大黃這三味藥,通腑瀉熱。白朮、茯苓健脾,枳實行氣消脹,神曲健胃化食積,澤瀉利水清溼熱。它就是一個化解中焦積熱的配伍,治的是溼熱食積證。應用的標準,就是腹脹、便幹便祕、小便黃、舌苔黃膩。口中發酸,證屬胃熱者用它,也是合適的。

我把這個東西寫出來,供大家參考借鑑。

說實在話,我們當下中國人,正面臨千百年不遇的疾病譜變化。主要原因,就是飲食結構和飲食習慣發生改變,而我們的體質變化沒跟上。所以說,因爲飲食不節,導致的口酸、口黏、口臭等問題,比比皆是。這可以說是當代國人的高發症候了。

現在,我把這個問題的來龍去脈,給您講清楚了,希望您能認清、體會。文中所列舉的方藥,非專業讀者,最好還是在中醫師辯證指導下來借鑑應用。

當然,最理想的狀態是,我們管好自己的嘴。不是有那麼句話嗎——喫得越飽,死得越早。嘴裏越香,壽命越長。很多事兒,都在於我們自己的自控力,自我約束力。控制好飲食,怎麼會有積熱鬱阻於內呢?從這個意義上講,我們對自己的控制力,纔是這世界上最好的藥。對不對?

好了,就說這麼多吧。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