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標題:讓利實體!36家上市銀行前三季度業績大降超千億,近六成銀行淨息差下滑

2020年,突如其來的新冠病毒疫情席捲全球,給我國國民經濟發展帶來了一定的負面影響。而作爲經濟體系中極爲重要組成部分的銀行業,在此次疫情中不僅貸款質量受到了影響,同時疫情下監管鼓勵金融讓利,讓銀行的業績增速和淨利潤承壓。

那麼,在政策鼓勵金融機構讓利實體經濟的情況疊加疫情導致經濟放緩的大背景下,2020年銀行淨利潤究竟出現了怎樣的變化?

一直以來,淨利潤穩定增長的銀行在2020年第二、第三季度一反常態,出現了淨利潤大幅縮減。

同時,在政策鼓勵金融機構讓利實體經濟的背景下,銀行的資產質量和淨息差也普遍承壓。

2019年8月LPR改革以來,金融機構貸款利率持續下行,同時今年受疫情衝擊,政策進一步引導銀行加大對實體經濟的讓利程度的背景下,作爲體現商業銀行資產負債重要指標的淨息差在2020年前三季度較去年同期表現並不如人意。

此外,資產質量風險也逐漸顯現。因新冠疫情、宏觀經濟增速放緩等原因影響部分企業經營,同時銀行加大實體經濟的信貸投放,對銀行的資產質量管控帶來挑戰。

36家銀行2020年第三季度淨利潤同比增速情況較第二季度改善 進入10月,A股上市銀行陸續披露三季度業績報告。記者通過對36家上市銀行統計梳理了不同季度的上市銀行淨利潤(歸屬母公司股東的淨利潤,下同)總額和單家銀行單季度淨利潤情況後發現,2020年第二季度36家上市銀行淨利潤總額同比出現大幅下滑,這種情況延續至第三季度。不過相較第二季度,第三季度整體下滑幅度縮小。

《每日經濟新聞》記者通過數據梳理發現,2020年第一季度、第二季度、第三季度淨利潤同比下降的銀行分別有1家、30家、23家。在第二季度A股上市銀行出現了大面積的淨利潤同比下滑,其中有15家銀行下滑幅度在20%以上。其餘6家銀行雖然淨利潤有所增加,但相比第一季度的淨利潤增速均有所收窄。

而36家A股上市銀行第三季度淨利潤情況明顯優於第二季度。雖然也有23家銀行第三季度淨利潤同比下滑,但是下滑幅度明顯收窄。

具體來看,2020年第一季度除渝農商行外,其餘35家銀行淨利潤較上年同期均有所增長。在2020年第二季度,36家銀行第二季度淨利潤情況出現了大面積的滑坡,僅有6家銀行的淨利潤較上年同期均有所增長,30家銀行淨利潤較上年同期下滑。其中,有15家銀行下滑幅度在20%以上,分別是中國銀行、華夏銀行、工商銀行、民生銀行、建設銀行、農業銀行、浦發銀行、北京銀行、中信銀行、浙商銀行、興業銀行、郵儲銀行、交通銀行、光大銀行和平安銀行。

在2020年第三季度,36家銀行第三季度淨利潤情況明顯改善,有13家銀行的淨利潤較上年同期有所增長。雖然第三季度23家銀行淨利潤較上年同期下滑,但整體下滑幅度較第二季度有所改善,下滑幅度在20%以上的僅有鄭州銀行、上海銀行和民生銀行。

此外,《每日經濟新聞》記者將2020年前三個季度單季度A股上市銀行淨利潤同比增速情況進行了梳理。

通過梳理發現,36家銀行中僅有6家銀行第二季度淨利潤同比增速未下滑,但這6家銀行的第二季度淨利潤同比增速較第一季度放緩。這6家銀行均爲城商行,分別是寧波銀行、青島銀行杭州銀行、上海銀行、長沙銀行、成都銀行。

同時,記者分析了第二季度淨利潤同比增速下滑的30家銀行,其中包括六大行、9家股份行、8家城商行、7家農商行,佔比分別爲20%、30%、26.67%、23.33%。

36家銀行中僅有13家銀行第三季度淨利潤同比增速未下滑,其餘23家銀行淨利潤同比下滑,其中包括5家國有大行、4家股份行、13家城商行、1家農商行。

通過第二季度、第三季度銀行類型的梳理可以發現,第三季度淨利潤同比下滑的銀行總數減少,但是第三季同比下滑的股份行和農商行數量明顯減少,而城商行的數量明顯增加。

除此之外,記者還統計了2020年36家A股上市銀行單季度的淨利潤總額。

不難看出,2020年第一季度36家銀行淨利潤總額從上年同期4636.4億元小幅上升至4892.32億元。

但在第二季度淨利潤總額較上年同期出現了大幅下降,從上年同期4806.9億元下降至3661.83億元,第三季淨利潤總額也出現較上年同期有所下降的情況,從上年同期4466.43億元下降至4281.46億元。2020年前三季度淨利潤總額較上年同期下降1074.12億元,同比降7.72%。

再來看看36家銀行單季度增速情況,根據Wind數據,2020年第一季度36家銀行淨利潤總額增速相比上年同期略有下降。在第二季度淨利潤總額增速大幅下降至-23.82%,第三季淨利潤總額增速也有所下降,不過相比第二季度幅度有所放緩,同比下滑4.14%。

實際上,從上市銀行整體情況來看,過去大部分上市銀行淨利潤一直處於穩定增長的狀況。然而今年自2月以來,政策鼓勵金融機構讓利實體經濟,2020年二季度銀行淨利潤不僅未出現增長,甚至以來的各個季度大部分銀行淨利潤出現大面積的同比下滑,而這種情況延續至第三季度。

相比第二、第三季度,2020年第一季度雖然上市銀行淨利潤整體同比增長,但是更多的原因來自於信貸投放的加大。

國信證券指出,商業銀行一季度淨利潤實現較好增長主要原因,第一,爲了支持實體經濟銀行加大信貸投放力度,規模擴張是業績增長的主要來源;銀行貸款利率是下降的,淨息差明顯收窄。支持實體經濟,除了需要降低企業融資成本之外,更重要的是保證受疫情衝擊暫時經營困難的企業能夠融得到資。我國金融市場以間接融資爲主,爲支持實體經濟銀行一季度信貸投放大幅增加,規模的快速擴張是銀行業績增長的主要來源。第二,銀行信貸風險週期相對經濟週期本就具有明顯的滯後性,尤其是此輪疫情中政策更偏向中小微企業,更是對企業實施延期還本付息等政策,當期淨利潤並沒有充分反映實際信貸風險。

前三季度36家銀行ROE不及去年同期 “股神”巴菲特曾在致股東信中指出,如果只能選擇一個指標來衡量公司經營業績的話會選淨資產收益率(以下簡稱ROE)。由此可見ROE是衡量上市公司經營情況的重要指標,代表了自有資本獲得淨收益的能力。

ROE指標反映了股東權益的收益水平,用以衡量公司運用自有資本的效率,體現了自有資本獲得淨收益的能力。指標值越高,說明投資帶來的收益越高。

《每日經濟新聞》記者對36家A股上市銀行去年及今年前三季度的ROE(加權,下同)進行了梳理統計。

很明顯能看出,36家銀行中有35家2020年前三季度的ROE低於去年同期,其中27家銀行ROE減少超過1個百分點,其餘8家銀行中5家銀行ROE減少超過0.5個百分點。而唯一ROE高於去年同期的銀行爲青島銀行,僅高出不到0.1個百分點。

作爲衡量上市公司經營情況的重要指標,2020年前三季度銀行ROE較去年同期表現不盡如人意。

實際上,ROE與上市公司估值有密切的關係。目前,銀行板塊估值處於歷史低位。

東北證券證券分析師王鳳華指出,一方面,由於疫情衝擊和經濟形勢變化,投資者對市場有悲觀預期,導致包括銀行板塊在內的總體股票市場表現不佳,呈現下降趨勢。另一方面,爲緩解疫情給經濟帶來的不利影響,國家出臺多項政策,引導金融機構讓利實體經濟,銀行業普遍加大對實體經濟的資金投放,降低企業融資成本,同時減輕受疫情影響企業的債務償還壓力。在此背景下,銀行息差收窄,收入端增速放緩,市場對銀行板塊預期悲觀。

不過,11月中旬之後,銀行板塊拉昇,從3550點漲至超3700點,頭部中小銀行市場表現率先反轉,近期銀行板塊上漲趨勢擴大。從近期發佈的銀行業研究報告來看,多家機構看好銀行股接來下的表現,向上邏輯中包括讓利負面影響逐步出清。

川財證券分析師陳靂表示,上半年銀行業爲應對疫情對實體經濟的衝擊、補充處置不良的消耗,普遍加大了撥備計提力度。進入三季度以來,隨着經濟不斷修復,銀行撥備計提力度有所放緩,三季度當季實現淨利潤4874億元,同比降幅較二季度大幅收窄。另外,金融系統向實體讓利的目標也即將達成。這些因素有利於緩解市場對銀行基本面的負面擔憂,緩釋此前對銀行板塊盈利的壓制,板塊或將迎來業績拐點。

17家銀行三季度貸款餘額同比增速較二季度放緩 今年以來,受疫情衝擊影響,國內經濟增速放緩。爲對沖疫情對實體經濟帶來的影響,銀行業金融機構加大對實體經濟的支持力度,通過對企業的信貸投放,資產規模得到擴張。

記者統計了32家A股上市銀行(渝農商行、北京銀行、廈門銀行、上海銀行、浙商銀行未披露相關數據)前三季度貸款餘額同比增速情況,並將每家銀行各個季度貸款餘額同比增速進行了對比。

通過統計發現,32家銀行中有7家銀行二季度貸款餘額同比增速較一季度放緩;有17家銀行三季度貸款餘額同比增速較二季度放緩。

值得注意的是,貸款利息收入是銀行主要利潤來源之一,32家銀行在2020年第二季度加大了信貸投放,但是從淨利潤情況來看,第二季度銀行淨利潤情況並不理想。

國信證券指出,銀行資產擴張速度提升主要是經濟下行壓力加大,貨幣政策和財政政策都更加積極,銀行加大了對公信貸投放力度。下半年隨着經濟逐步好轉,預計政策支持力度較上半年會有所回落,但支持力度仍高於去年。

記者將32家銀行2020年各個季度末的貸款餘額同比增速和淨利潤同比增速進行了對比。具體來看,根據一季度末的對比情況,28家銀行貸款餘額同比增速和淨利潤同比增速的差值(貸款餘額同比增速-淨利潤同比增速)爲正,僅4家銀行差值爲負。

而二季度末該差值出現大規模的變化,17家銀行貸款餘額同比增速和淨利潤同比增速的差值集中在0.1-0.3範圍內,15家銀行差值集中在0.31-0.6範圍內。

根據三季度增速對比情況,25家銀行貸款餘額同比增速和淨利潤同比增速的差值集中在0.1-0.3範圍內,4家銀行差值集中在0.31-0.6範圍內,另有3家銀行差值低於0.1,其中蘇農銀行差值爲負。

實際上,從貸款餘額、淨利潤同比增速情況來看,二季度32家銀行貸款餘額同比增速和淨利潤同比增速的差值大幅提升的原因主要是淨利潤同比增速的下滑,而32家銀行二季度差值普遍高於三季度末情況。換言之,三季度銀行的貸款餘額同比增速較二季度下降,但從淨利潤角度來看第二季度淨利潤下滑程度卻比第三季度更加明顯。雖然淨利潤存在其他變量因素,但就貸款餘額而言,二季度貸款餘額普遍增加的同時銀行淨利潤卻在下降。

值得一提的是,2020年一季度淨利潤正增長主要來自規模的擴張。國信證券指出,商業銀行一季度淨利潤實現較好增長主要原因,第一,爲了支持實體經濟銀行加大信貸投放力度,規模擴張是業績增長的主要來源;銀行貸款利率是下降的,淨息差明顯收窄。支持實體經濟,除了需要降低企業融資成本之外,更重要的是保證受疫情衝擊暫時經營困難的企業能夠融得到資。我國金融市場以間接融資爲主,爲支持實體經濟銀行一季度信貸投放大幅增加,規模的快速擴張是銀行業績增長的主要來源。第二,銀行信貸風險週期相對經濟週期本就具有明顯的滯後性,尤其是此輪疫情中政策更偏向中小微企業,更是對企業實施延期還本付息等政策,當期淨利潤並沒有充分反映實際信貸風險。

可以看出,雖然政策鼓勵金融機構讓利實體經濟的背景下,銀行加大了實體經濟信貸投放,大部分銀行第二季度貸款餘額同比增速高於第一季度。但是在讓利實體經濟的政策引導下,銀行雖然加大了信貸投放,但淨利潤情況並不理想。

23家銀行2020年前三季度較去年同期的淨息差收窄 淨息差體現了商業銀行資產負債管理水平。實際上,銀行淨息差收窄受到了資產、負債兩端的共同作用影響。在支持實體經濟發展、減費讓利的大背景下,貸款利率下行明顯,較大降幅拖累銀行息差走闊。同時,相比負債端,資產端利率並未同步下行,進一步制約了息差走闊。

記者統計了36家A股上市銀行淨息差情況,36家銀行中僅有13家2020年前三季度較去年同期的淨息差走闊;而另23家銀行2020年前三季度較去年同期的淨息差收窄,但幅度均在0.4個百分點以內。

興業證券指出,普惠金融是近兩年影響定價的新因素。大型銀行2020年40%以上的小微貸款增速/中小微綜合融資成本明顯下降的監管要求,使得小微市場在今年持續獲得大量低成本資金供給,壓低了整體定價。2020年大行的小微投放任務中的絕大部分在上半年完成,下半年壓力有所減輕,但2021年是否繼續存在較高且明確的小微信貸數量性要求,仍有待觀察。長期來看,我們認爲小微的資源傾斜將長期存在,而大行的下沉將加速區域性銀行的優勝劣汰。

淨息差收窄與負債端成本難以較壓降也有一定關係。近年來,由於金融脫媒等原因銀行存款成本整體提升導致負債成本升高。隨着政策加強了對結構性存款等高息產品的監管和流動性充裕下銀行主動降低負債成本等原因,銀行存款成本上行趨勢有所放緩,但由於負債端成本剛性較強導致銀行淨息差呈收窄趨勢。

實際上,2019年8月LPR改革以來,一年期和5年期貸款市場報價利率下降,尤其是疫情期間央行加快LPR改革,提高貨幣政策傳導效率,2020年2月以來,一年期和5年期貸款市場報價利率下行0.2個百分點和0.1個百分點,商業銀行資產端收益率呈現下滑趨勢。值得一提的是,受疫情影響,政策鼓勵金融機構讓利實體經濟的情況,一定程度壓低了商業銀行整體貸款定價。

但是,淨息差的收窄說明在政策引導等背景下,商業銀行資產端收益率下滑的同時負債端並未出現相應程度的下行。而從2020年前三個季度上市銀行淨息差情況來看,大部分銀行較去年同期淨息差收窄說明在利息下行的環境下,大部分銀行資產端收益率下行幅度大於負債端收益下行程度。而淨息差收窄也在一定程度影響了商業銀行淨利息收入。

三季度末31家銀行不良貸款餘額較半年末上升 受新冠肺炎疫情影響,銀行資產質量普遍受到衝擊。零售業務受疫情影響較大,其中共債風險和疫情疊加影響,導致銀行信用卡早期風險上升,其他零售貸款風險也出現階段性增加。

除零售業務外,由於疫情對批發零售、住宿餐飲、物流運輸、文化旅遊等行業產生較大影響,而且疫情在全球擴散蔓延對進出口依賴度較高的產業鏈上下游客戶也造成衝擊,銀行對公業務也受到影響。

《每日經濟新聞》記者統計了35家A股上市銀行半年末、三季度末不良貸款餘額及兩季度環比情況(北京銀行未披露該數據)。

從統計結果來看,35家銀行中僅有4家銀行2020年三季度末不良貸款餘額較半年末有所下降,分別是平安銀行、杭州銀行、浦發銀行和光大銀行,而其餘31家銀行2020年三季度末不良貸款餘額較半年末均出現上漲。

相比不良貸款餘額情況,36家銀行2020年三季度末較半年末不良貸款率對比情況則好了很多。

36家A股上市銀行中,有19家2020年三季度末不良貸款率較半年末有所下降,6家銀行不良貸款率不增不減,其餘11家銀行三季度末不良貸款餘額較半年末有所增加。

值得注意的是,受到疫情影響,銀行業金融機構通過對企業的信貸投放,加大對實體經濟的支持力度,所以銀行貸款規模普遍擴張。

國信證券指出,2020年一季度消費類貸款和信用卡貸款不良暴露較爲迅速,隨着經濟逐步企穩,居民還款能力將逐步修復,預計三季度零售貸款將迎來拐點。對公信貸方面,密切關注受疫情衝擊較大的區域和行業中的中小微企業,尤其是外貿型企業,目前海外疫情還在持續蔓延中,如果海外疫情在三季度仍沒有得到完全控制,外貿型企業預計將面臨較大的經營風險。

雖然從不良貸款率指標來看,大部分銀行資產質量下滑並不明顯,但是在加大對實體經濟信貸投放的背景下,銀行普遍加大對實體經濟信貸投放,對不良貸款率指標有所影響。而從不良貸款餘額來看,絕大多數上市銀行2020年三季度末不良貸款餘額較半年末均出現上漲,銀行資產質量風險上行,銀行需要加大了撥備計提力度,增強風險抵禦能力,對淨利潤有一定程度影響。

記者手記|銀行在讓利的同時應該主動壓降負債成本 A股上市銀行的三季報悉數披露,不少銀行淨利潤出現同比負增長,而這與銀行業對實體經濟讓利不無關係。

今年前10個月,金融系統已向實體經濟讓利約1.25萬億元,距離1.5萬億的目標僅有一步之遙。然而金融機構讓利的背景下,銀行淨息差收窄已經成爲趨勢,淨利潤增長放緩、甚至同比下滑也是不爭的事實,市場對銀行板塊預期反覆。

在實體經濟面臨較大困難時,降低融資成本支持實體經濟是必要的,但銀行在讓利的同時應該主動壓降負債成本。

實際上,近年來,銀行業淨息差逐漸收窄,同時在金融機構支持實體經濟的背景下,考慮資金成本、信貸成本和經營成本後的銀行實際淨息差可壓縮空間已經所剩無幾。相反,與資產端利率下行趨勢相比,商業銀行負債成本仍處於高位,銀行負債成本過高逐漸成爲制約銀行貸款利率進一步下降的重要阻力。如果僅僅是資產端的單向讓利會影響銀行的資本內生能力,降低銀行、尤其是資本短缺的中小銀行的實體經濟服務能力。因此,在貸款收益率不斷下降的情形下,銀行有必要降低負債成本,才能在讓利的背景下保證自身的盈利能力。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