納蘭驚夢/文

最近關於頭部帶貨主播的風向有點微妙,先是辛巴依舊深陷燕窩事件,儘管他試圖以一封道歉信和6200萬的先行賠款來化解這次公關危機。但看起來結果並沒有完全朝着他預期的方向發展,主流媒體接連的發聲批評,打假人王海的緊咬不放,以及部分喫瓜羣衆不依不饒的心態,使得這位之前因保安事件就開始有爭議出現的主播,處境並不如之前那麼風光。

而另外一位頭部李佳琦近日也被人扒出,他持股49%的上海妝佳電子商務有限公司於今年6月因“發佈虛假廣告”被罰款1萬元,舉報人舉報其在“李佳琦專屬店”中購買的某品牌洗髮水宣稱有“防脫髮”功能,但實際上賣家無法提供相關依據。

包括薇婭也被扒出嚴重的翻車和被消費者投訴的情況,包括多次出現貨不對板的情況。

接連三位頭部主播都因“虛假宣傳”或“誇大宣傳”被關注,至少在納蘭看來,這對於直播帶貨而言可能意味着更多。尤其是以王海爲代表的職業打假人“進軍”直播界,受衝擊最大的反倒有可能是入局直播帶貨的明星藝人們。

爲什麼呢?原因有三:

一是明星藝人帶貨不一定銷售很高,但是關注度與新聞性肯定很高。今年直播實在太火了,一向心直口快的羅永浩在《吐槽大會》里拉攏冠軍王勉的時候也說,“幹直播帶貨還是挺爽,掙的也不少。”在誘人的經濟利益下,許多大小明星也都紛紛踏足直播帶貨。

這其中有人帶貨風生水起,像李湘、劉濤等銷售額據說絲毫不遜專業的頭部帶貨直播;也有慘淡收場,吆喝了一兩個小時業績也寥寥無幾。但是無論是賣的好還是賣的不好,無論是有口誤還是有瓜,藝人直播帶貨總歸會有新聞產生。在“槍打出頭鳥”的思維下,頭部主播和明星藝人的帶貨直播肯定是首先會被重點關注的對象。

二是半道出家的藝人各環節存在瑕疵的可能性更高。隨意翻翻新聞,就可以翻到不少藝人直播帶貨被質疑“假貨”的消息:陳志朋直播叫賣黃金項墜,被消費者爆料有褪色問題;陳小春直播叫賣“金條”,被消費者質疑是“金紙片”;曾志偉直播賣紅酒,也被消費者質疑是掃不出條形碼的假貨。

相較於許多從小做到大,已經構建相當成熟的供貨、選品團隊的帶貨主播,不少轉戰直播的藝人真的是半道出家。甚至可能前期的品控環節都未曾參與,直接只參與直播環節,對於選品可能存在的風險缺乏把控。藝人抱着賺一票就走的心態,商家抱着坑一把算賺的心態,很難保證不會出事。

三是藝人可能很會說話,但是不代表他能夠準確說專業的話。許多藝人在鏡頭前很會做效果,怎麼誇張怎麼來,怎麼吸引眼球怎麼來。但實際上,誇張宣傳、虛假宣傳是目前直播帶貨最常見的問題,也是消費者最深惡痛絕的問題。

許多的職業打假人,其實都具備一定的消法、廣告法等法律專業知識,十分善於捕捉銷售過程存在的瑕疵。這次辛巴栽跟頭,很大程度上就是撞上了更專業的王海。那麼面對着同樣躍躍欲試加入網絡職業打假大潮的職業打假人而言,這些專業知識並不紮實明星藝人直播帶貨,簡直就是他們創收的最佳途徑。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