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四川甘孜20歲藏族小夥丁真因爲出現在一名攝影師的鏡頭裏而意外走紅,原生態純真的笑臉迷倒萬千網友,不僅帶動當地文旅,還成爲全網“蹭流量”的頂流網紅。今日,丁真所在公司負責人拒絕丁真上選秀的消息再次登上熱搜,贏得網友點贊。在接受家鄉媒體揚子晚報記者採訪時,丁真簽約的四川省甘孜州理塘縣文旅體投資發展有限公司總經理杜冬表示,“其實我們對丁真接綜藝並不完全抗拒,但他最有吸引力的地方,不在那個舞臺上。”

A、關於網紅丁真

不帶貨,去讀書?不希望快速變現

丁真走紅後,迅速和理塘縣國資委下屬國有公司,四川省甘孜州理塘縣文旅體投資發展有限公司簽約,成爲該公司的正式員工。理塘文旅體公司總經理杜冬也被網友戲稱爲“年度最強經紀人”。

丁真的走紅後的發展路徑跟一般網紅不同,不是忙着帶貨變現,而是先讀書。丁真不識字,從小沒讀過什麼書,他從最基礎的漢字筆畫開始學起。接下來,粉絲寄給丁真的書,堆成了小山。網友笑說,“人家網紅,紅了帶貨,丁真被抓去讀書,也是對義務教育很好的宣傳了。”

也許是由於身處高原,電話那端,杜冬的吐字並不清晰。採訪中,杜冬告訴揚子晚報記者,其實,丁真算不上頂流,自己對丁真的“帥”,沒有太多感覺。因爲,康巴的漢子都很帥!“我們畢竟是國有企業,不是經紀公司,既要考慮變現,也要考慮社會責任,因此,動作也會比較慢。希望他慢慢成長,不要快速變現。”杜冬說,丁真本人也不是一件商品,他只是一個本地人。“某種意義上說,他是和理塘旅遊共生共進的關係,對旅遊從業者來說,丁真紅了,爲我們培養本土老百姓成爲旅遊從業者,也增添了信心。”

拒絕綜藝?展現丁真最有吸引力部分

和別的經紀老闆不同的是,杜冬並不是完全在利用丁真的熱度,而是爲丁真的長遠發展考慮。公司幫丁真拒絕了很多綜藝邀約,也讓網友點贊。杜冬告訴記者,丁真作爲一名素人,他的成名具備偶然性,但如果現在進入娛樂圈發展,他還不具備這方面能力。“其實我們對丁真接綜藝並不抗拒,但真不知道,他去綜藝節目能幹什麼。離開家鄉,他也會不自在。他最有吸引力的地方,真的不在唱歌跳舞上。一上舞臺,他就會黯淡無光。以後他有個人意願,能力達到,我們也不會抗拒。”杜冬認爲,丁真目前更大的發展在文旅方面,而不是綜藝。“比如丁真平時放牛,是一種求生技巧,在文旅產業中,我們有可能將此開發爲很好的旅遊項目,比如丁真帶你放牛,在其中,大家會看到本真的他。”

掌握部分藏語的杜冬,跟丁真也因爲口音不同,需要用漢語溝通。杜冬表示,對於丁真未來的發展,團隊有規劃。比如現在,作爲公司員工,他要學會一些基本的溝通技能,學漢語、熟悉公司的管理制度,使用辦公軟件、拍視頻、發微博。“我們的培訓辦法是創新的。丁真是個很老實的孩子,他學得很認真。”嘗試跟網友互動的丁真,對於各種表情包和網絡橋段,也開始去理解和接受。“等他花一定時間適應以後,我們也會幫助他轉型”,杜冬說。

B、關於南京人杜冬

從南京到拉薩,實現人生跨越

有意思的是,今年41歲的杜冬不僅是南京人,還曾是一名有故事的網紅作者。去年譯林出版社出版的伯吉斯的《發條橙》,選用的正是杜冬的譯本。2021年,杜冬翻譯的荷蘭作家諾特博姆的兩部作品《流浪者旅店》和《狐狸在夜晚來臨》,也將由譯林出版社出版。

杜冬在講述中,分享了不斷實現跨越的人生體驗。從河海大學水電工程專業畢業後,去上海做過翻譯工作,還當過總裁助理,但在30歲來臨之際,他產生了去外面世界看看,去西藏闖蕩開服裝店的想法。2007至2010的4年間,他6次穿梭於東部和康區,甚至一度定居數月。2011年夏,杜冬結束口譯工作,告別上海,定居拉薩,也實現了自己的寫作夢想。在那裏遠離塵囂創作,杜冬說,捨棄了很多東西,比如說世界變小了,接觸新奇的東西變少,但也收穫了內心的寧靜。

因爲一部“情書”,被揚子晚報捧紅

2013年4月,一段南京青年追求藏族姑娘的故事,開始在微博上流傳。這其實是2007 年,杜冬到理塘旅遊時,遇到了一個跳舞的藏族姑娘。後來,杜冬爲她寫下 14 萬字的情書,集結成一本《康巴情書》。“她有着水晶般深邃的眼睛,油亮的辮子垂在番紅底金花的藏襯衣上”,彷彿古代壁畫上的仙女,杜冬看得入迷,“我像螟蛉一般飄飛着,沉了進去。”杜冬還爲她辭去白領工作,隻身定居拉薩,開始學習喝甜茶、說藏語。可惜兩人最終沒能走到一起。再後來,杜冬和一位同樣對高原文化很有興趣的姑娘相戀結婚。

說到這部《康巴情書》,杜冬還記得,“父母現在還住在南京,其實我跟《揚子晚報》也頗有緣分,就是一篇報道一下子把我捧紅了。當時我在西藏採訪,朋友告訴我說,你爆了哎,把我送上巔峯。”杜冬還記得,當時流傳着各種關於自己愛情故事的版本,不僅登上《知音》,綜藝節目也找上門來。“但當時的自己並不想做去蹭流量的事情,不想靠情書走紅,更沒有網紅變現的意識,所以就拒絕了各種邀約。”

當時杜冬在當地當記者,一開始工資只有不到三千元,平時也撰寫西藏文化相關專題稿件,包括宗教、建築、戲劇等,慢慢成爲西藏文化和文明的資深粉絲。杜冬說,自己的故事雖然不像雜誌寫得那麼“知音體”,比如揹着氧氣罐示愛,但確實是因爲愛情,讓自己有機會去了解文化背後的東西。藏族同胞古典的家庭關係和社會結構,讓杜冬迷戀,他喜歡上西藏的一切。

變“打工人”開發理塘旅遊,簽約丁真不是偶然

再後來,杜冬改變相對安逸的生活狀態,選擇去理塘縣做旅遊開發工作。“當時覺得藏地旅遊,還有很大的開發空間。我之前寫旅遊文章,藏地怎麼玩比較好玩,理塘是我和藏地產生關係的緣起。”杜冬說,做心中的旅遊開發,一開始挑戰無限,自己成了每天工作到凌晨,一週七天無休的“打工人”,“你能想象這樣一個小縣城,我的員工當時並沒有服務文化,也沒有相關配套,缺資金,缺知識,還高寒缺氧,舉步維艱,許多孩子們連飛機都沒坐過,沒有筆記本電腦,困境就擺在那兒。”

杜冬很欣慰,團隊雖然很年輕,成員都在20多歲,經驗不多,但他們都很給力。“深夜到辦公室,還有人在加班,我們的企業文化是創業公司的。”在大家的努力之下,從五一到十一長假,就有十萬人到理塘旅遊。近期在丁真網紅效應的帶動下,有不少網友直接就是來理塘看丁真的。

“十一”黃金週假期,四川理塘縣迎來全國各地遊客,遊客們逛“千戶藏寨”,在“醉美”的高山草甸滑翔、騎馬,帶着帳篷賞高原最美星空,盡享大自然之美。“千戶藏寨”是傳統藏寨羣落,有2000多棟傳統藏房,從明代和清代以來一直都是茶馬古道貿易重鎮。遊客可以參觀康巴人文、倉央嘉措、318公路記憶等小型博物館,以及石刻、氆氌編制、唐卡、打酥油茶等藏家手藝後。“這個微型博物館的概念,是我們在傳統藏族民居中植入博物館業態,爲內地偏遠小城鎮發展提供一種探索。”杜冬說,最近太多人找他,做關於丁真的採訪,自己確實疲於應付。在他看來,丁真走紅是一種偶然,但在擁有相對成熟的旅遊開發理念的基礎上,公司跟丁真簽約並不是一種偶然。

揚子晚報/紫牛新聞記者 張楠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