印度這個國家我們總是充滿一種看客心態,有些人覺得印度很有潛力,畢竟人口多。而一些人把印度看得一無是處。

那麼我們應該對印度應該有一個怎麼樣的認識呢?其實我們還是應該客觀看待。

那麼印度有沒有潛力呢?畢竟很多人都覺得印度還是有潛力的。

首先我們直接回答這個問題,印度的確有潛力,甚至還有可能對我們構成產業競爭的壓力,但是首先是要解決這三個問題。

第一個是土地問題

我們知道在推進工業化的時候,最爲根本的還是土地,修路修橋修工廠甚至修建城市這些都是以土地爲支持。但是我們知道印度徵地難的問題早已世界聞名。毫無疑問這是不利於推進工業化進程的。

印度整個國家也是從封建社會走向現代社會的轉型,都面臨着土地革命和土地改革,但是印度採取甘地路線的溫和土地改革,印度有很多徵地立法,但這些立法的執行力往往被官僚和地主採取變通的方式所折損和抵扣,所以到目前爲止,大部分土地還是集中在有錢人的手上。所以這也增加了徵地成本。

而一些沒有土地的農民他們怎麼生存呢?他們爲了生存只能去往城市,但是在城市中依然沒有好的工作機會,因爲徵地困難,不能及時引進企業,甚至不能進行大規模的基礎建設,所以他們很多也就在貧民窟生存。

其實搞基礎設施建設,一方面爲了吸引資本,另外一方面也增加了大量就業。

第二個是種姓制度

2019年4月,印度北阿坎德邦一處偏遠的小村子正在舉行婚宴,宴席有數百人蔘加,一名叫做吉騰德拉的21歲男子在婚宴上正低頭喫飯,突然遭到現場十幾人毆打,毆打持續了好一段時間,吉騰德拉莫名其妙被打得半死,那些打的人告訴他,他這樣的賤民(達利特),居然敢坐在一羣高種姓的人面前喫飯,所以要打他。

據英國廣播公司的報道,婚宴結束後,在回去的路上,那羣高種姓的人又圍住了吉騰德拉,這次對他進行了更加殘暴的虐打,打到他口吐鮮血,不省人事,被送到醫院9天后身亡。

爲什麼會發生這樣的事情?說到底還是印度的種姓制度。

說起印度的種姓制度在現代社會簡直就是奇葩的存在,古印度其實最早並沒有種姓制度,公元前1200年,雅利安人自北而來,花了600年滅了古印度文明,爲了能千秋萬代統治印度,雅利安人發明了種姓,最上層是婆羅門,負責宗教神學,主要是雅利安人擔任,第二層是剎帝利,負責軍隊、政府類工作,第三層是吠舍,普通的商人、教師、平民什麼的普通崗位都在這一層,第四層是首陀羅,一般是僕人一類的工作。四層以下還有一層叫“不可觸摸的人”,就是賤民達利特人,他們是被欺侮最深的底層民衆,但印度教告訴他們,這輩子好好受欺負,下輩子就可以享受做婆羅門,洗腦洗得乾淨徹底,所以下層百姓幾乎不造反。

儘管現在印度明面上已經取消了這種制度,但是這種制度的影響力依舊存在,所以我們就經常在新聞上看到上面所述的事情。

這種制度的存在最大的影響就是扼殺人的創造性,扼殺人的希望,這樣的制度又如何推進國家工業化呢

第三種制度執行力問題

印度一個多種族、多語言、多宗教、多種姓的社會多元化地區,在歷史上,除孔雀王朝(大致與中國秦朝同時代)和莫臥爾王朝(與清朝大體同期)曾短暫實現次大陸基本統一外,其他絕大部分年代都處於邦國林立的分裂狀態。

即便在短暫的統一時期,地方對朝廷也只是臣服和進貢的關係,中央對地方也未實行過郡縣管理。在漫長的古代社會,是頗有張力的印度教使得南亞獲得某種程度上的文化統一。而政治統一則是到了英國殖民統治時期才實現的,自上而下的文官制度以及連接各地的鐵路和電報網絡催生了現代印度,印度民族主義也隨之興起。

印度獨立後,是議會民主制和聯邦制憲法把印度各個地方、各個民族粘合在了一起。這種制度最大的缺陷就是中央政府權力不夠大,不能強有力地推進自己的政策,自然而然推進工業化就是有一陣沒一陣,所以讓工業化的推進大打折扣。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