VCG供图

近两年,自主品牌正在以前所未有的速度和信心加速推进高端化。

据统计,国内近五年出现的定位中高端品牌超过20个。从WEY到领克,从蔚来到高合,从荣威R标到岚图汽车,自主品牌高端化样本的接连涌现,也在重塑国内汽车消费的结构,也在带动自主品牌从功能导向型向品质导向型的发展转变。

■新快报记者 张磊

豪华车市场份额不断上升 高端化是必由之路

不约而同地推出高端化品牌,并非是自主车企盲目刷存在感,而是有着深刻的市场背景。在步入存量时代和经济下行压力等多重因素影响下,国内汽车市场正在经历结构性调整。其中最明显的一个特征就是消费升级,豪华车市场份额不断上升。数据显示,今年1-10月,乘用车累计销量1522万辆,同比下滑12%,而1-10月豪华车的销量达到268万辆,同比增长7.4%。同时,上半年实现销量增长的品牌经销商中,豪华品牌占据六成,中高端市场受欢迎程度可见一斑。

除了市场数据佐证,国人的消费习惯也正在潜移默化地改变汽车消费格局。年轻群体逐渐成为消费主力的当下,个性化、智能化、高端化的市场需求更加强烈,车企必须通过跨界的联合和自身平台的升级去打造更优质的产品,冲击中高端市场也成为自主品牌“品牌向上”的必由之路。

事实上,从2008年开始,已经有自主车企向高端化之路发起突围,只是收效甚微,包括华晨中华、奇瑞东方之子、江淮宾悦等品牌大都铩羽而归。“新四化”刚兴起的前几年,国内几大汽车“国家队”集团又相继推出了中高端车型,如奔腾B90、荣威950、绅宝C70G等车型,但销量数据依旧不尽如人意,自主品牌一度陷入“高端难”困局。

进入2020年,在模块化和平台化架构加持下,国内汽车产品升级明显,自主品牌逐渐告别了低质低价的发展阶段。业内人士分析认为,前些年自主品牌冲击高端市场的失利,可归结为根基不稳、品牌溢价能力不足、技术储备不充分等多种原因,但随着车企技术的成熟和市占率的提升,智能网联和电动化技术将成为自主品牌再次向高端化发起冲击的着力点。

自主高端产品相继问世

高端化初见成效

长城、吉利,是“新四化”东风下布局高端化最早受到市场认可的两家车企。2017年,长城WEY和吉利领克几乎同时推出自己的首款车型,并且价格都突破了15万元。而如今这两个品牌已然成为各自集团的销量主力军,其中,领克品牌10月实现月销量21868辆,同比增长约55.78%,已经连续七个月获得双增长,再次刷新最高月销量纪录;自2017年底首款车型投放市场至今,领克累计总销量已接近40万辆。

重塑后的红旗品牌也一路突飞猛进,这一定程度上要归功于从徐留平接任一汽集团董事长之后的清晰战略。在原有的品牌积淀下,红旗在2018年发布“新红旗”品牌战略,对H序列和L系列两大产品阵营进行了豪华定位。值得一提的是,销量暴涨的背后,红旗品牌终端市场非常稳定,记者走访发现,经销商在店的红旗新车既没有“以价换量”的打法,也少有做冷门品牌热衷的促销活动,价格透明且坚挺,这也印证了红旗品牌力的认可度日渐走高。

由此可以窥见,越来越多的国内龙头车企开始选择以独立品牌加入这场“高端化之战”,今年尤为频繁。

7月份,东风汽车推出了高端品牌岚图;旗下首款中大型高端智能电动SUV将在今年12月举行全球首发;而上汽集团在5月份发布R标后,11月代号为“L”的全新智能电动汽车高端品牌也正式落地,名为“智己汽车”,由上汽集团、浦东新区和阿里巴巴集团三方联合打造。记者观察了解到,在不久前的广州车展,全新R标没有和荣威、MG名爵在同一展馆,而是独立展出,似乎有几分从荣威的产品序列中切割独立出来的味道。

造车新势力则是自主高端化的另一个群落。从2018年6月量产,历时2年5个月,蔚来成为了国内最快达成单月5000辆的中国高端品牌。最关键的是,它的车型定价均在35万元以上。从坊间调查来看,以换电为核心的电池租用服务体系,和从用户思维出发的品牌服务理念是消费者选择蔚来的主要原因。

跨界、合资、高售价……

高端化的打法各有不同

尽管国内车企都在重仓高端化,但分析来看,各家布局的手段和方式则各有侧重。

以吉利和北汽为例,两家开启高端化的方式皆为合资。北汽的高端品牌ARCFOX,核心思路就是通过合资的形式成就高端产品的“最优解”。在该品牌的相关生产和技术研发上,北汽选择和麦格纳合资的方式进行,北汽蓝谷麦格纳汽车有限公司负责生产;双方还成立了技术合资公司麦格纳卫蓝新能源汽车技术(镇江)有限公司,双方各持股50%。领克也是吉利与沃尔沃的双面孵化之作,此外,吉利和沃尔沃合资正向开发了PMA架构,专门生产高级别的电动车型。

相比之下,长安汽车发展高端品牌的思路则由之前的车企合作变成了现在的跨领域企业合作。在广州车展前夕,长安汽车宣布将与华为、宁德时代合作打造高端智能汽车品牌,并希望借助该品牌与UNI序列共同实现企业的“双高端”目标。根据规划,长安汽车将在2021年发布9款全新和升级的产品,并且在未来5年内推出5款UNI序列车型,其中包括一款轿车产品。

值得一提的是,在2020年造车新势力已然步入第二轮洗牌期时,高合汽车品牌高举高打推出新车,并以68万-80万元突破国内电动车天花板的售价,成功博得大批消费者的眼球。据了解,目前该车订单接近3000辆,将于明年上半年正式交付。

自主品牌集体上攻

底气何来?

今年自主品牌大批向上突围,其自信首先来源于市场份额的不断攀升。今年一季度,自主品牌乘用车销量为272万辆,跑赢了合资品牌。全国乘用车联席会秘书长崔东树表示,自主品牌集体上攻的主要原因在于当前自主品牌的产品力有了较大程度提升。

具体来看,在规模上,自主品牌已经具备高端化的能力,长安、长城和吉利作为年销百万规模车企,排名进入行业前十,拥有资金层面的实力;在质量方面,自主品牌进步颇大,以WEY品牌和领克品牌为例,在国际性的碰撞以及可靠性测试上,部分成绩已经赶超丰田、大众等行业巨头。从新车故障率来看,过去自主品牌与合资品牌的故障率相差了100多个点,而今,两者的差距已经微乎其微。

值得关注的是,国内车企在技术层面同样不遑多让。自主一线几乎全部掌握了发动机、变速箱和底盘等三大件核心技术。平台架构化的支撑也让各自品牌更有信心,例如诞生于GEP 2.0平台的广汽埃安AION系列车型,在智能化和自动驾驶方面也展示出了媲美特斯拉的亮眼成绩。

记者观察

自主品牌急需从功能导向型向品质导向型转变,而中高级车,将成为有力的“抓手”。从野蛮生长到初步突破,自主品牌高端化正处在创新变革的“深水区”。在以红旗、蔚来为代表的优秀标本引领下,更多自主车企向上突围的关键在于顺“新四化”的势而为。在保证产品力的前提下,车企不能只局限于“造好车”,还要能帮助用户“用好车”,应当充分利用智能化、数字化等手段,去满足用户的个性化需求,形成差异化的竞争力。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