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东南网

孙才祥(左)、陈东帆(右) 东南网记者 刘学佳 摄

台海网12月1日讯 据东南网报道笔墨纸砚,被誉为书房里的“四大神器”,为历代文人墨客所追捧。近日,安徽省硬笔书法家协会副主席陈东帆、青花禅意山水画派创始人孙才祥做客微拍堂厦门名师云汇《名师传道》网络直播间,并邀请四位“笔墨纸砚”非遗匠人,共同畅谈“文房四宝”传承的故事。

陈东帆、孙才祥还在现场挥毫创作,直播间里翰墨飘香、丹青溢彩。

曹光华 东南网记者 刘学佳 摄

曹光华:“纸”不住的匠心

曹光华,安徽泾县人,是“宣纸鼻祖”曹大三的第22代裔孙,首届轻工联合会“大国工匠”、安徽省工艺美术大师,现任中国文房四宝协会副会长,2017年入选第五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代表性传承人推荐名单。

1970年,曹光华开始从事宣纸专业生产,参加过《宣纸国际标准》的起草工作,多次在全国文房四宝艺术博览会上被评为行业优质产品金奖。

“一张宣纸需要历时三年才能制作而成。”曹光华说,“虽然工序繁复,生产周期长,但我目前仍然选择手工作业为主,因为只有传统技艺制作而成的宣纸才能承载千年水墨。”

纸寿千年,墨韵万变。每一张宣纸成品,都凝结着曹光华对于传统造纸技艺的坚守与传承。

汪春林 东南网记者 刘学佳 摄

汪春林:传承千年的古法徽墨

汪春林,安徽旌德县人,2011年成为安徽省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古法油烟墨制作技艺”代表性传承人。

徽墨,因产于古徽州府而得名。从15岁起,汪春林就利用节假日在墨厂跟随父亲学习徽墨制作。2002年,汪春林在他的生产车间恢复了古法油烟墨的制墨工艺,所用的“灯盏碗烟”工艺成为了当今最古老的人工点烟技法。

“一豆灯火,一缕青烟,覆碗收烟,集烟制墨,五年方能出一锭墨。”汪春林聊起古法徽墨技法时表示了担忧,“材料昂贵、工序繁复、生产环境苦、工作强度大,不仅难以量产,我更担心的是这份古法技艺的传承后继乏人。”

传承不止,匠心不灭。作为国内目前唯一的“灯盏碗烟”捍卫者,汪春林选择与寂寞为伴,坚守并延续着这一古法技艺的传承。

黄太海 东南网记者 刘学佳 摄

黄太海:“砚过”留声

黄太海,安徽旌德县人。现任中国文房四宝协会副会长、安徽工艺美术促进会副会长,2018年,被评为宣砚制作技艺安徽省省级非遗传承人。

明清之后,宣砚逐渐淹没,安徽宣城“文房四宝”独缺宣砚。2010年,旌德县白地镇洪川村爆发山洪,洪水冲刷出来的一种石块被当地砖匠用来修堤,砚雕企业纷纷前来收购这样的石料,这引起了黄太海的注意。他沿溪逆流而上搜寻,在白地镇洪川村发现了采石坑遗址和矿脉,经专家考证,这种质地细腻、黑亮如漆的砚石,可与婺源龙尾石相媲美。之后,黄太海办齐开采砚石的手续,于2012年成立公司,恢复宣砚制作技艺。

“笺麻素绢排数厢,宣州石砚墨色光”,这是诗仙李白为宣州石砚留下的千古名句,黄太海说:“宣砚再现昔日风采,不仅意味着一方古砚的重生,更是一种文化的传承。”

“砚过”留声,墨香千古。宣砚重生,补全了宣城笔墨纸砚的四宝品类,“中国文房四宝之乡”实至名归。

黄太海(左)、周有声(右) 东南网记者 刘学佳 摄

周有声:一支得心之笔应为知已

周有声,江西文港周坊村人,所制毛笔品质深得各地书友厚爱。

1983年,周有声跟随父亲开始学习毛笔制作,数十年如一日。“用心去做每一支笔”,在周有声近40年的制笔生涯中,始终坚守着父辈对于传统制笔技艺的敬畏与执着。

“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周有声介绍了毛笔制作的基本标准,“毛笔有四德,尖圆齐健。尖指笔锋要尖如锥状,利于钩捺;齐指笔锋毛铺开后,锋毛平齐,利于吐墨均匀;圆指笔头圆柱体圆润饱满,覆盖毛均匀,书写流利而不开叉;健指笔锋在书写绘画时有弹性,能显现笔力。”

匠人易得,匠心难练。“一支得心之笔,应为知已。”周有声说。

邀请艺术家、非遗匠人走进网络直播间,与网友在线互动交流,分享故事。微拍堂厦门名师云汇《名师传道》直播间将持续推出人物访谈系列,带领网友“在线”领略不同的艺术人生、工匠精神。

(记者 刘学佳)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