身为营销人,必须具备对流行文化敏锐的嗅觉。

最近“凡尔赛文学”突然爆火,超越了此前微博和豆瓣之前带火的“明学”(“不要你觉得……”)、“花学”和“姐学”(研究《花儿与少年》、《乘风破浪的姐姐》里面各种微表情和CP的)、以及彩虹学、推辞学、糊弄学等等昙花一现或者小众的“学科”。

X笔记君发现,已经有很多品牌开始蹭热点写文案了,极有可能会引领2020年末的一小波流量高潮。

1、何为“凡尔赛文学”?

百度百科给出的定义是:自问自答或第三人称视角,不经意间露出"贵族生活的线索"。曾经网络流行语中就有这么一句无形装逼炫富),最为致命,其实“凡尔赛文学”就是将这种精神贯彻得更彻底,将“低调奢华有内涵”的贵族奢靡气息,彰显得淋漓尽致。

有别于小红书或者微商圈子的“20岁通过自己努力开超跑”那种有形炫富,“凡学”能够和文学搭上边,确实是有其独特的文字魅力的。来段代表作者“蒙淇淇77”的作品吧:

“去年有阵子难过得要死,特别想哭,给他打电话,他说哭吧,我说一个人在家哭太惨了,要去维多利亚港哭。他说好,于是订了最早的机票。当晚我们就到了香港。维港夜景闪耀又温暖,他从后面抱着我,我从没哭得那么痛快过。那时就发誓,要赚很多很多钱,在他难过时也陪他去巴黎哭,去纽约哭,去伦敦哭。”

2、为什么“凡尔赛文学”会突然爆火呢?

其实“花样炫富”已经掀起了很多轮网友的创作高潮,其中让我记忆犹新的就是“土豪摔”了。最初是俄罗斯名模在Instagram发起的“Falling stars”挑战,看似不小心摔的一跤,实则背后满满的心机,从主人身上摔出了一地奢侈品。2018年10月,被广大网友效仿,纷纷将摔出的一地大牌照片分享到了社交平台而走红网络。

但与来自于欧美的“土豪摔”不同,“凡尔赛文学”其实是土生土长的中国流行文化现象,其中有着深刻的社会原因。在X笔记君看来,主要包括以下三个方面:

前些年的丧文化和“佛系青年”的影响犹在,在疫情年经济衰退的大环境下,不如意的“打工人”希望在虚拟网络暂时的逃避,看一段“凡学”甚至比明星八卦来得更解压,由此可见,“凡学”和“爽文”、“爽剧”有着相似的流行基因。文艺作品源于现实高于现实,无论是“凡学”还是“爽文”、“赘婿沙雕短剧”,没有人会认真思考故事的真实性,而是因为现身说法的语气而进入状态,特别是最终“反转”带来的爽感,让人欲罢不能。

“歪嘴战神”管云鹏

消费主义带来了物欲横流,同时也给人们带来了幻灭感。正如X笔记君最喜欢的电影《搏击会》的台词所言:“工作不能代表你,银行存款并不能代表你,你开的车也不能代表你,皮夹里的东西不能代表你,衣服也不能代表你,你只是平凡众生中的其中一个。”“你占有的东西最终会占有你。”在扩大“内循环”的主张下,社会也开始冷静思考过度消费给人们带来的危害。伴随着央媒“要消费,不要消费主义宣言的号召下,花呗的广告连夜撤下;人们也从“凡尔赛文学”中感受到了反消费主义、反阶级固化、反为富不仁的黑色幽默。

被撤下的花呗广告

最近网易严选发表“退出双十一大战”的声明,呼吁大众理性消费,就特立独行地用“反过度消费”而脱颖而出,这种“反潮流”对于我们营销人也是深刻的启发。

3、“凡尔赛文学”有潜力成为新一代“凡客体文案”吗?

就在刚才,X笔记君发现“凡学”的营销文案已经呈现爆发态势了,率先在微博由各大品牌开始“整活”:

然后“凡学”的祖师爷“蒙淇淇77”也开始接商业单子恰饭,虽然写得就有点牵强:

作为品牌营销者,跟着热点来一段儿也未尝不可;如果说碰瓷“秋天的奶茶”还有点拧巴,“凡学体”写起来则并不困难。网上已经整理出了攻略如下:

在X笔记君看来,这种过度描述甚至浮夸的文案的本质,其实和上世纪60年代奥格威老爷子的作品并无二致,来感受一下经典吧:

“在时速六十英里时,

这辆新型劳斯莱斯最大噪声,

来自它的电子时钟。”

再来一段村上春树的《当我谈跑步时我谈些什么》里面为一个日本品牌带货的文案:

崭新的水野牌慢跑鞋买好了。在剑桥的CITY SPORTS里试穿了许多不同品牌的慢跑鞋,终于选中了跟现在练习时穿的鞋相同的水野牌。分量轻,脚踝处的软垫也稍硬一些,一如往常,是那种不屑去讨好顾客的脚感。这家厂商的鞋子,正因为没有刻意添加任何噱头,才令我有一种自然的信赖之感。这当然只是我的感想,萝卜青菜各有所爱吧。

所以说,历史总是不断重复,潮流亦然,广告文案写了一大圈,从惜字如金又回归到复古的繁华风格上来。

往期好文:

2021年营销风口朝哪吹?金投赏大奖给方向

iPhone 12会大卖吗?少不了文案推波助澜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