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全球价值活力城市排名:上北深广位列中国内地前四,青岛、大连跻身前十

近日,包括福州、杭州等在内的城市都提出,“十四五”期间将争创、培育国家中心城市。这掀起了新一轮的关于谁将成为下一个国家中心城市的讨论。

根据国家发改委的定义,国家中心城市是指居于国家战略要津、肩负国家使命、引领区域发展、参与国际竞争、代表国家形象的现代化大都市。

在分析人士看来,国家中心城市远不只是看经济实力,城市的区位特点、辐射带动能力乃至国际影响力都是重要的考量方面。

恰逢中国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近日发布了《“一带一路”倡议下的全球城市报告(2020)》(以下简称“报告”),构建了全球城市指数的三大基石——创新、生产和服务、联通设施,基于这一评价体系,报告中包含了全球价值活力城市指数中国内地前20名的榜单。

评价指标中的创新网络、全球生产服务以及国际联通等,能够很大程度衡量城市在全球价值链中的角色和参与程度,高水平对外开放程度,乃至在中国区域经济版图中的地位,在双循环新发展格局下,这些都是城市重要的竞争力所在。

因此,在GDP指标之外,这一全球价值活力城市榜单或许能从另一个角度来为国家中心城市猜想提供一定的参考价值。

上北深广进入前20名

从上述报告披露的指标来看,在全球价值活力城市指数中,全球创新网络、全球生产和服务网络、全球联通设施网络这三项各自所占的比重均为1/3。

在大国博弈和疫情的双重影响下,中国内地城市的排名对比上一年出现了较为明显的波动。

其中,上海排到了北京之前,深圳和广州的名次也发生了互换,最新的前四名分别为上海、北京、深圳和广州。

并且,在价值活力城市的全球榜单中,上海也由上一年的第8跃升至第3,位列东京和伦敦之后。北京、深圳和广州的全球排名则分别为第4、第12和第14。

报告分析指出,上海依托国内经济的快速复苏、战略性产业布局的远见和国家多领域的政策支持,成为科创产业和新兴制造业的重要节点,供应链节点地位与联通服务功能加速融合,乘势而上,在全球价值活力城市榜中成为中国内地城市的榜首。

与2019年城市GDP排名对比来看,GDP排名第14的青岛,在全球价值活力城市中排名第8;大连和厦门的GDP排名约在30名左右,但在全球价值活力城市中分别位列第10和第11。

山东、辽宁和福建等都是下一个国家中心城市竞争的重点地区,并且都曾有出现过各自的省会城市和上述几个城市之间双城竞争的格局。至少从这一全球价值活力城市指数榜单来看,在国际联系和国际影响力方面,青岛、大连和厦门都有不可小觑的竞争力。

南京、合肥同样是国家中心城市的热门之选,并且在上述全球价值活力城市榜单中进步明显。报告指出,南京、合肥凭借12寸晶圆厂等半导体产业链项目的布局,抓住了弯道超车、国产替代的机会,在中国内地城市中排名提升,也成为最大获益城市的代表。

“硬科技”成新一轮全球竞争关键

不久前,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公报提出,坚持创新在我国现代化建设全局中的核心地位,把科技自立自强作为国家发展的战略支撑。

从上述报告的榜单来看,科技创新也正在越来越多的影响城市价值活力的格局。

其中,在全球创新网络这个评价维度,报告指出,在疫情的推动下,新一代信息技术产业、生物健康产业在全球创新网络中的价值和影响力被放大,在相关领域有所布局的城市将具备更大的竞争优势。

此外,大国博弈背景下,“硬科技”成为新一轮全球竞争关键。以蚂蚁金服为代表的服务创新让位于以深圳粤海街道为引领的硬核科技创新,中国城市在创新网络中的排名从去年的“北上港杭深”转变为今年的“北上港深杭”。深圳凭借长期的积累,展现出强劲的发展动能和潜力。

在生产和服务网络这个维度中,报告指出,大数据、人工智能推动制造业服务化、高端化,是未来全球制造产业发展的重要方向之一。同时,新能源汽车、消费电子等产业符合当前智能制造等全球生产网络发展的趋势,成为今年评估的新增考虑因素。

凭借前瞻性的产业布局,上海和深圳均实现了价值提升。特斯拉超级工厂的布局,使得上海切入未来制造企业的生产环节,排名由第8位上升至第5位。而深圳是比亚迪总部所在地,在新能源汽车产业中占据优势,首次进入榜单前10位。

联通设施网络受疫情影响变化显著,因此,全球联通设施网络榜单也是疫情压力测试下的最佳晴雨表。

在这个评价维度中,报告指出,上海、深圳等具有广阔腹地或城市群支撑的城市,稳定性较强,排名相对上升。

其中,疫情下上海成为全球最繁忙的航空城市和支援全球抗疫的物资中转枢纽,排名从第6位快速攀升至第2位。深圳在疫情期间,通过采取“客改货”航班增量等措施,货运吞吐量实现较大增速,被热数据检索识别,进入榜单前20名。

(作者:王帆 )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