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標題:全球價值活力城市排名:上北深廣位列中國內地前四,青島、大連躋身前十

近日,包括福州、杭州等在內的城市都提出,“十四五”期間將爭創、培育國家中心城市。這掀起了新一輪的關於誰將成爲下一個國家中心城市的討論。

根據國家發改委的定義,國家中心城市是指居於國家戰略要津、肩負國家使命、引領區域發展、參與國際競爭、代表國家形象的現代化大都市。

在分析人士看來,國家中心城市遠不只是看經濟實力,城市的區位特點、輻射帶動能力乃至國際影響力都是重要的考量方面。

恰逢中國城市規劃設計研究院近日發佈了《“一帶一路”倡議下的全球城市報告(2020)》(以下簡稱“報告”),構建了全球城市指數的三大基石——創新、生產和服務、聯通設施,基於這一評價體系,報告中包含了全球價值活力城市指數中國內地前20名的榜單。

評價指標中的創新網絡、全球生產服務以及國際聯通等,能夠很大程度衡量城市在全球價值鏈中的角色和參與程度,高水平對外開放程度,乃至在中國區域經濟版圖中的地位,在雙循環新發展格局下,這些都是城市重要的競爭力所在。

因此,在GDP指標之外,這一全球價值活力城市榜單或許能從另一個角度來爲國家中心城市猜想提供一定的參考價值。

上北深廣進入前20名

從上述報告披露的指標來看,在全球價值活力城市指數中,全球創新網絡、全球生產和服務網絡、全球聯通設施網絡這三項各自所佔的比重均爲1/3。

在大國博弈和疫情的雙重影響下,中國內地城市的排名對比上一年出現了較爲明顯的波動。

其中,上海排到了北京之前,深圳和廣州的名次也發生了互換,最新的前四名分別爲上海、北京、深圳和廣州。

並且,在價值活力城市的全球榜單中,上海也由上一年的第8躍升至第3,位列東京和倫敦之後。北京、深圳和廣州的全球排名則分別爲第4、第12和第14。

報告分析指出,上海依託國內經濟的快速復甦、戰略性產業佈局的遠見和國家多領域的政策支持,成爲科創產業和新興製造業的重要節點,供應鏈節點地位與聯通服務功能加速融合,乘勢而上,在全球價值活力城市榜中成爲中國內地城市的榜首。

與2019年城市GDP排名對比來看,GDP排名第14的青島,在全球價值活力城市中排名第8;大連和廈門的GDP排名約在30名左右,但在全球價值活力城市中分別位列第10和第11。

山東、遼寧和福建等都是下一個國家中心城市競爭的重點地區,並且都曾有出現過各自的省會城市和上述幾個城市之間雙城競爭的格局。至少從這一全球價值活力城市指數榜單來看,在國際聯繫和國際影響力方面,青島、大連和廈門都有不可小覷的競爭力。

南京、合肥同樣是國家中心城市的熱門之選,並且在上述全球價值活力城市榜單中進步明顯。報告指出,南京、合肥憑藉12寸晶圓廠等半導體產業鏈項目的佈局,抓住了彎道超車、國產替代的機會,在中國內地城市中排名提升,也成爲最大獲益城市的代表。

“硬科技”成新一輪全球競爭關鍵

不久前,黨的十九屆五中全會公報提出,堅持創新在我國現代化建設全局中的核心地位,把科技自立自強作爲國家發展的戰略支撐。

從上述報告的榜單來看,科技創新也正在越來越多的影響城市價值活力的格局。

其中,在全球創新網絡這個評價維度,報告指出,在疫情的推動下,新一代信息技術產業、生物健康產業在全球創新網絡中的價值和影響力被放大,在相關領域有所佈局的城市將具備更大的競爭優勢。

此外,大國博弈背景下,“硬科技”成爲新一輪全球競爭關鍵。以螞蟻金服爲代表的服務創新讓位於以深圳粵海街道爲引領的硬核科技創新,中國城市在創新網絡中的排名從去年的“北上港杭深”轉變爲今年的“北上港深杭”。深圳憑藉長期的積累,展現出強勁的發展動能和潛力。

在生產和服務網絡這個維度中,報告指出,大數據、人工智能推動製造業服務化、高端化,是未來全球製造產業發展的重要方向之一。同時,新能源汽車、消費電子等產業符合當前智能製造等全球生產網絡發展的趨勢,成爲今年評估的新增考慮因素。

憑藉前瞻性的產業佈局,上海和深圳均實現了價值提升。特斯拉超級工廠的佈局,使得上海切入未來製造企業的生產環節,排名由第8位上升至第5位。而深圳是比亞迪總部所在地,在新能源汽車產業中佔據優勢,首次進入榜單前10位。

聯通設施網絡受疫情影響變化顯著,因此,全球聯通設施網絡榜單也是疫情壓力測試下的最佳晴雨表。

在這個評價維度中,報告指出,上海、深圳等具有廣闊腹地或城市羣支撐的城市,穩定性較強,排名相對上升。

其中,疫情下上海成爲全球最繁忙的航空城市和支援全球抗疫的物資中轉樞紐,排名從第6位快速攀升至第2位。深圳在疫情期間,通過採取“客改貨”航班增量等措施,貨運吞吐量實現較大增速,被熱數據檢索識別,進入榜單前20名。

(作者:王帆 )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