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关注“创事记”的微信订阅号:sinachuangshiji 

文/谢璞

来源:谢璞笔记(ID:jiaxinwen360)

吴晓波在写《腾讯传》前言里抱怨说,“腾讯自身也对自己的历史漫不经心”,它的档案管理可以用“糟糕”来形容,很多原始文件没有保留下来,重要的内部会议几乎没有文字记录。因为腾讯是一家靠电子邮件来管理的公司。

与腾讯形成鲜明对比的公司,你肯定会想到阿里和华为:阿里也是靠电子邮件管理,它的数次变革,战略调整、业务拓展、人事和组织变动也是靠邮件,只不过,阿里有更多“仪式感”的会议与发布;华为对企业历史不是漫不经心,甚至是不愿去谈历史,任正非曾说,“华为不需要历史,华为要忘掉历史”,华为的管理,最鲜明特征是任正非的讲话,各种内部红头文件。

阿里和华为,企业文化上有许多惊人的相似,但两者公众沟通方式却是两个极端。阿里更喜欢与公众直接对话、沟通,热衷于对外输出它的价值观和各种对未来、对世界的期待或承诺;华为与公众的沟通,恰如流露出来的各种文件、任正非讲话一样,是单向的,并且,任正非的讲话或文章,鲜有所谓的“理论”或“价值观”,更多的是大历史的回顾点评和私人记忆的感悟。

腾讯与公众对话的状态,介于阿里和华为中间。

2010年前,腾讯的公共沟通,很少,至少马化腾是很少出来讲述的。或许是3Q大战,影响到了这家公司,让马化腾意识到,除了产品或服务,腾讯还需要对外讲述腾讯的战略、愿景、故事抑或价值观。腾讯此前的公司愿景及使命一直是,“最受人尊敬的互联网企业”,这句话只有“我”的利益,没有“你、我、他”的关系。

2018年那篇“腾讯没有梦想后”,腾讯更新了自己的愿景和价值观,提出“用户为本,科技向善”。腾讯也对马化腾说的,腾讯只做“内容和连接”做了更多解释:连接你我、连接企业、连接科技,指向都是共生未来。

腾讯是中国最大的互联网公司,同时也投资了美团京东拼多多等等公司,占据着中国互联网大半壁江山,能够在企业愿景和使命中,逐渐有了“你、我、他”的认知,的确是巨大进步。

企业公关,不是简单的与媒体、KOL们沟通,发发稿,上上版面,而是真正的思考和处理,企业与公共之间的关系和互动。也是一次次“由巫到礼,释礼归仁”的过程。

昨天媒体纷纷报道了马化腾在腾讯公司年度特刊《三观》中的一篇文章,马化腾提出了一个新名词,“全真互联网”。简单的说,这篇文章分为三部分:前面提出“2020年是充满挑战的一年”,但大家不要紧张,“往内看,真正有价值的需求都是简单朴素的”,公司要鼓励大家“去一线,找战场、找方法”,大家要“往前看,抓住机会”,在这个过程中,大家一定要坚持底线,“正直是一种信仰,也是规则和底线”。

如果仔细梳理马化腾的“互联网”论述,应该分为三个阶段:

1、2015年提出的“互联网+”;

2、2018年提出的“产业互联网”;

3、2020年提出的“全真互联网”。

“互联网+”的概念,服务于腾讯“流量+资本”的投资战略,解释投资的必要性,也服务于腾讯“连接一切”的产业定位;

“产业互联网”的概念,服务于腾讯930架构调整,腾讯对自己的历史和未来做了二元划分,过去是消费互联网,未来是产业互联网,腾讯要拥抱未来。

那么这次所谓“全真互联网”概念,意图是什么?

或许马化腾这段话足以解释“全真互联网”的指向,文章后段马化腾说,“在《基业长青》中,柯林斯推崇那些更注重自我改进,而不是把对手当作最终目标的公司。对我们也是如此,在这个黑天鹅满天飞的时代,我们更需要目光向内”。

“全真互联网”概念更多是对内的某种激励或鞭策。

这一概念提出的特殊背景是:2020年,各种黑天鹅事件;2020年,互联网巨头们纷纷陷入舆论风暴中;2020年,也是3Q大战10周年,以及微信立项的时间——2010年11月20日,3Q大战被有关部门叫停,还有微信在腾讯内部正式立项,马化腾之所以说今年是移动互联网10年,因为2010年的记忆太过深刻。

辛弃疾那首词,许多人应该不会陌生:

少年不识愁滋味,爱上层楼。爱上层楼,为赋新词强说愁。 

而今识尽愁滋味,欲说还休。欲说还休,却道天凉好个秋。

对于个体而言,这首词恰如其分的描述了人世变迁。但对一家公司或任何一个组织负责人来说,识或不识愁,都需要写新词。

即将迈进21世纪的时候,日裔美国学者福山出版了《历史的终结及最后的人》,现状是,世界的走向并未按照他所预言那般。

2020年的互联网混战一片,上半年是直播电商,下半年是社区团购,互联网巨头们似乎除了相互间抢夺资源,PK卖菜之外就没有其他梦想,与此同时,互联网从此前人人爱戴或向往的“显学”、“朝阳产业”,变成了风声鹤唳,彷徨迷茫的中年…似乎,互联网也将面临着“历史的终结”…

这样的背景下,“全真互联网”有着特殊的价值。

其实我很怀念2015年后的几年时间,那时候,有“DT时代”、eWTP、“互联网+”、“新零售”、“新制造”、“智慧零售”、“未来零售”、“下半场”、“商业操作系统”…那时的互联网似乎是每天都能诞生各种概念,层出不穷的概念和理论背后,交织着梦想和欲望,那时候的我们都敢于畅想未来。

好在,2020年即将过去了。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