雪花新闻

于生元教授:偏头痛——脑功能障碍性疾病

世界范围内偏头痛的年患病率为15%~18%(包括慢性偏头痛)。我国原发性头痛患病率为23.8%,偏头痛年患病率为9.3%。偏头痛疾病负担重,为全球第六大失能性疾病,发病机制尚不明确。在2020华夏神经病学论坛暨第六届中国医疗保健国际交流促进会神经病学年会上,解放军总医院神经内科医学部于生元教授对偏头痛的发病机制、临床特征及精准治疗进行了阐述,本文整理如下。

病理生理学机制


1. 皮层扩布性抑制


2. 三叉神经血管学说

3. 头痛的基因分析

临床特征


偏头痛≠痛,它不是一个简单的症状,而是一个完整的临床过程。偏头痛发作分为前驱期、先兆期、头痛期、头痛后期4个阶段。



1. 前驱期


2. 先兆期


3. 头痛期


4. 头痛后期

影像学研究


1. 发作间期

偏头痛患者在发作间期表现“周期性”的三叉神经脊束核活性下降,在一次发作后这种活性下降最为明显并且随着下一次发作的接近越来越不明显。这种周期性变化提示三叉神经脊束核可能接受自上而下的神经调控,患者表现出不同的“头痛易感性”。

2. 前驱期

对硝酸甘油诱发的偏头痛患者的正电子发射计算机断层显像研究发现,在前驱期患者就出现了下丘脑、中脑腹侧被盖区及中脑导水管周围灰质的活化。而此时头痛并未出现,提示下丘脑可能与前驱症状及头痛的“启动”有关。

3. 先兆期

皮层扩布性抑制:起源于视皮层的充血带;以2~5 mm/min的速度扩布,扩布后转为抑制,表现为脑血流减少;与神经元及胶质细胞的去极化及之后持续的抑制有关;可能是偏头痛先兆产生的原因。

4. 头痛期

偏头痛患者在头痛发作期出现扣带回、听皮层、顶枕交界、中脑、中脑导水管周围灰质、中缝核等区域的活性增强。另外,即使发作终止,脑干的活性增强在头痛缓解的早期仍然存在,提示其在偏头痛发生及维持中的重要作用。

发病机制



  1. 脑干



2. 下丘脑


3. 丘脑


4. 皮层

最近研究发现,患者偏头痛发作时岛叶(IC)被激活,CGRP对IC皮层具有以下作用:


治疗

头痛管理

治疗靶点

偏头痛的精准治疗——CGRP

偏头痛的精准治疗

小结

1. 偏头痛包括一个完整的临床过程,而不仅仅是头痛。

2. 目前证据表明偏头痛是一种脑功能障碍性疾病。

3. 针对发病机制的靶向治疗事半功倍。

若您觉得本次分享内容还不错,看完记得点赞评论,分享给圈内好友,一起学习成长!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