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4年10月,罗林(艺名刀郎)以侵犯著作权、姓名权为由将潘晓峰及飞乐公司等告上了法庭,要求其公开道歉,并索赔各项经济损失。

对此,号称“西域刀郎”的潘晓峰公开否认了借“刀郎”之名炒作一事,随后,双方进行了为期2年的争辩战。

究竟是为何?续上一杯茶,听笔者慢慢说!

出道即巅峰的时代

讲这场官司纠纷之前,我们先来聊聊刀郎这个人。

2004年1月初,《2002年的第一场雪》音乐专辑面市,在没有任何宣传的情况下,这张专辑从新疆火到全国,正版销量达到了270多万张,盗版更是不可估量。

从此,人们记住了这个横空出世的西域情歌歌手,他叫刀郎。

很多人都没有想到,这个毫无背景的音乐人,一出手就秒杀了全国大半的一线歌手,要知道在那个年代里,很多出道多年的专业歌手,一年的专辑销量最多几十万张,270万张的销量足够让人奋斗好几年。

因此,刀郎的出现,让多少人为之嫉妒与汗颜。

《2002年的第一场雪》为何如此爆红?有人这样评价过,这张专辑将新疆民乐融于各种流行元素中,旋律简单、流畅、耐听,歌词直白、不复杂,嗓音未经修饰,有质感、有张力。

虽然节奏突出,风格粗犷,但是却有一种宁静在里面,去除都市繁华浮躁的宁静,音乐中流露出西域天空与沙漠的广袤和清静。

加上刀郎的嗓音略带沙哑,浑厚,与新疆音乐的豪放非常吻合,同时他的演唱深沉,凝重,把各种情调的歌都演唱的非常有张力。

特别是专辑中的《情人》、《冲动的惩罚》等几首歌,有着较强的叙事性和画面感,比如“我喝醉了拉着你的手”、“手中还残留着你的香味”,简简单单几个字,却把人拉进了回忆。

真挚情感,直抒胸臆,引人共鸣,所以,听他的歌,你总会觉得像是在诉说自己的故事。

2004年,可以说是刀郎的元年,专辑爆销的背后,更是让他夺得了无数的大奖,一度比肩了乐坛一线大腕。

然而,很多人知道了刀郎的歌声和名字,却很少有人知道他的模样和故事,以至于,刀郎留给人无限的神秘。

可就是这种神秘,让另一个人抓住了“机会”,借用着“刀郎”之名,牟取暴利。

刀郎罗林与西域刀郎潘晓峰的恩怨

2004年7月,歌手潘晓峰推出新专辑《寻找玛依拉》,并署名:西域刀郎。

当时很多人以为,这是刀郎罗林继《2002年的第一场雪》之后的又一力作,因此,引发了粉丝的狂热追捧。

特别是专辑中《在那遥远的地方》、《美丽的草原我的家》、《草原上升起不落的太阳》、《乡恋》等歌,非常符合刀郎罗林浪子情怀的心声。

然而,大卖特卖之后,很快就有人发现这个“西域刀郎”并非罗林,而是潘晓峰,于是,各种质疑声铺面而来,纷纷指责他借刀郎之名来炒作自己。

潘晓峰,1972年出生于吉林省梅河口市,早年期间曾签约过广州一唱片公司,出过一张名为《菊花吟》的唱片,之后一直专职幕后音乐工作,2002-2003年期间,他曾去过新疆两次。

简单来说,2004年7月专辑《寻找玛依拉》发行之前,他都不是台前人。

面对网上的质疑,潘晓峰参加了某节目专访,澄清了所有的问题。

他表示,刀郎是一个地名,也是一种刀郎歌舞和刀郎文化。不是某个人的固定代名。

自己之所以被叫做“西域刀郎”,原因之一是自己曾经去过新疆几年,另一个原因是曾和一个名叫玛依拉的新疆姑娘谈过恋爱,知道很多刀郎文化,所以创作了这首歌,公司给取名“西域刀郎”。

总之,他否认了借“刀郎”罗林炒作,坚持自己走了与他不同的道路。

但没想到的是,很久就遭遇了自己公司内部人的打脸。

一次“西域刀郎”新歌推介会上,潘晓峰东家飞乐公司负责人钟雄兵,傲娇的坦言专辑销量的确借了“刀郎”罗林的东风,并亲口说道:“毕竟罗林更红嘛”。

据悉,从2004年7月发行专辑到2004年9月,短短两个月的时间,《寻找玛依拉》专辑已经卖出近40万张,这还不包括无法统计的盗版数。

可笑的是,这张专辑的封面上“刀郎”两个字印得非常大,而“西域”二字被缩得很小挂在“刀郎”两字的左上角,乍一看,都以为是“刀郎”的专辑。

这一骚操作不仅引发了网友的声讨,就连刀郎罗林本人也坐不住了,没多久,便一纸把潘晓峰和飞乐公司告上了法庭。

但这很快遭遇了对方的反击,西域刀郎发言人认为,刀郎罗林把地域文化变成私有财产,据为己有。“刀郎”并不是罗林的专利,刀郎是一种文化,刀郎舞其实是草原文化的典型表演。

对于罗林极不负责的言论,西域刀郎认为这侵犯了他的人身权,造成了极大的负面影响,应该受到法律的制裁。

于是,双方各执一词,互不相让。

当时,所有人都在观战这场“真假刀郎”争夺战,没想到的是,这件事一拖拖了2年才宣判。

2006年7月,北京法院终审判决认定“西域刀郎”潘晓峰和飞乐影视制品公司侵犯了“刀郎”即歌手罗林的著作权及姓名权,应立即停止发行与刀郎专辑《2002年的第一场雪》相近似的《2004年寻找玛依拉》专辑,在媒体上公开道歉,赔偿原告经济损失71万多元。

至此,“西域刀郎”被彻底除名,刀郎罗林获胜。

后续:谁才是真正的胜利者

这件借“刀郎”之名炒作之事,虽然看上去刀郎赢了,可实际上潘晓峰和他所在的公司一点都不亏。

因为那张专辑所赚到的钱远远比赔偿的多的多,更为重要的是,潘晓峰还可以以自己的本名继续唱歌出专辑,比如2006年潘晓峰发行的新歌《我到底算什么》,一度成为网络歌曲的流行爆款。

而刀郎呢?爆红之后虽然作品依旧不少,可是再也没有当年的纯粹了。

让人更意想不到的是,多年后他还遭遇了更大的打击。

比如在2010年的“音乐风云榜”十年盛典评委会议上,那英嫌弃的说:去KTV点刀郎歌的都是农民。

再比如高晓松说:“我会把他的专辑会直接扔进垃圾筒”。

汪峰对刀郎也做过评价,说:“刀郎的成功全是拜媒体所赐,如果没有恶炒,他根本不会有如今的虚假繁荣,他的歌很普通”。

就连杨坤也说:“他有音乐吗?他唱的那些老歌,我来唱肯定不会比他差”。

面对各路音乐人的指点,刀郎无言以对,承受着常人难以承受的压力。

可是,他的歌有那么没有水准么?

罗大佑说:“我听的歌里,刀郎的歌是最好的。他生来就是唱歌的嗓子,声线太好了。他可以把唱歌呢,唱得像讲话一样。”

谭咏麟说:“刀郎这样才华的人,十年难遇。”

李双江说:“他(刀郎)很有胆略,而且他能够捕捉到流行歌曲在这片土地上的一些特质,而且用多元的意识,来完成这样一个流行歌曲独特韵味的刀郎风格。我唱了有五十年,他的配器,和他演唱的风格的融合,给我很大的启发,我认为,刀郎在我们这个时代的流行歌曲里边,是做了贡献的。”

就连大张伟在台上见到刀郎本人都毕恭毕敬,一口一个“刀郎老师”,一口一个“您”。他曾还说:能代表中国内地流行音乐的就只有刀郎和庞龙。

可无论是好评还是恶意,刀郎从未参与争辩,在他的心里,能留给自己一个创作空间,不受外界干扰,足矣。

比起名利缠身,他更愿意过平淡的正常人的生活。

这些年,已经很少听到刀郎的声音,可是那些经久不衰的歌曲,至今还被人拿出来回味,特别是那首《西海情歌》,每次听完都让人潸然泪下。

对于刀郎的评价,笔者觉得音乐人何沐阳点评的非常准确。

他说,刀郎这个人可以从三个阶段去认识他,在唱《冲动的惩罚》时,他是一个浪子,唱《2002年的第一场雪》又是一个旅人,到了《喀什噶尔胡杨》后,他又变成了一个诗人。

所以,刀郎是一个很有思想的有阅历的音乐人。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