都说母亲是这个世界上最伟大的人,她的伟大之处到底在哪里呢?

在中华民族的文化里,母亲伟大的地方可以用两个故事来总结:一种是《游子吟》的感情。读书的时候我们都学过《游子吟》“慈母手中线,游子身上衣。临行密密缝,意恐迟迟归。”现在的我们可能很难体会“慈母手中线,游子身上衣。临行密密缝”这几句诗的意义,但“意恐迟迟归”这个很好理解。

这首诗真的是写尽了母亲对孩子的那种思念,那种爱跃然纸上。更何况作者孟郊当时写这首诗的时候已然是老年的状态了,也许也只有经历岁月侵蚀的人才能写出这么感情至深的诗了吧!

真所谓“儿行千里母担忧”,传统意义上的母爱,是思念,是担忧,是心头肉,这种爱是柔软的爱,是温暖的爱。

还有另外一种母爱是“孟母三迁”中孟母的爱。在传统的观念中,母亲所处的角色是在家洗衣做饭,所以有“男主内女主内”传统观念,孩子的教育很少是母亲操心的事情,因为那时的主流文化是“女子无才便是德”。所以注定了大部分女性的角色只能是操持家务。没有知识,便不能很好地教育子女,最多是讲讲做人的道理。这些因素就更能彰显孟母的伟大之处。

在那种传统思想的大环境中,母亲独自一个人抚养孩子,为了孩子的教育和未来,做到“三次搬家”真的太不容易了。想想,除了要肩负起孩子的生活、教育费用,还能够决心毅然搬家——仅仅为了孩子有个好的学习环境,那种眼界,那种魄力,那种用心让人叹为观止。

现如今,各种学区房炒得火热,起源头可以追溯到春秋战国时代孟母的身上了,可以毫不客气地说,孟母是我们学区房思想的鼻祖。孟母的这种爱,是刚强的爱,是坚毅的爱,是大爱,这种爱更像男人的爱,刚毅居多,不在柔软,这种爱显得更长远。

在我的记忆力,我母亲的爱,属于后者。母亲坚毅的性格,深深地影响到我,所以从小我就养成了独立自主的性格,形成了不服输的那种拼劲,目前总是会对我不满意,总是希望我做得更好,总是喜欢拿村里干活厉害的人来激励我,母亲的口头禅就是“你看那谁谁又勤快又能干又懂事”,所以我很少被表扬。母亲的这种性格,让我养成了独立自主的性格,形成了不甘落后的拼劲,这是我后来在事业上最大的依仗。但这种从小养成的坚毅性格,又使我失去了很多美好的东西——没有享受过被溺爱、被宠着的感觉,刚毅有余而柔软不足。所以在很多人说母亲要做什么什么好吃的等着孩子回去吃,我就体会不到那种被母亲捧在手心的感觉。

在每个家庭里,也许影响孩子最深的要数母亲吧,母亲的一言一行,母亲对孩子的态度和教育,将会像血液一样永远流淌在每一个孩子的身体里面,一辈子都抹不掉。

也许你没有深刻地思考过母亲对你的爱,也许你仍然在默默地享受这母亲深沉的爱,那么,已经长大的你,想想你眼里的母爱又是什么样的呢?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