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钢集团瞄准冶金行业新技术、新工艺、新材料产品应用技术开发和运用,围绕钢铁产品中长期发展规划和企业特色产品结构特点,持续加大对外技术开发合作力度。在实际工作中,板材技术研究院按照本钢集团整体部署,深入实施“双向互动”交流合作,通过打造具有本钢特色的科技创新体系、搭建产学研联合合作平台、以对外合作开发项目为主体等举措,提升了企业的核心竞争力。

从内外两个方面打造具有本钢特色的科技创新体系,即对内构建“产销研”高效协同的研发创新模式,对外聚焦国内外优秀科技资源密切合作,先后与清华大学、中国科学院、东北大学以及一些科研院所、用户和供应商建立了不同类型的战略合作关系,形成了开放式的创新体系,进一步加快了从需求辨识、研发过程到成果产业化的步伐。

搭建产学研联合合作平台,深入加强技术交流合作。今年以来,板材技术研究院重点就轴承钢的生产、应用,以及轻量化电池包设计、冷轧高强钢焊缝断带、车身连接综合技术等共性技术问题,与瓦轴、天津玛斯特、清华大学苏州研究院等搭建联合实验室开展共同研发,实现资源共享、优势互补。同时,该院进一步加强技术交流合作,成功承办“十一钢”钢铁企业研究院“热成形钢产品开发及应用专题技术交流会”,并组织参加2020(第十四届)国际汽车轻量化大会暨展览会,与多家企业合作达成意向。此外,该院广泛开展技术交流与技术走访工作,与科研院所和宝钢、首钢、河钢、鞍钢等兄弟企业进行技术交流与对标,提升本钢形象,扩大市场影响力。

以对外合作开发项目为主体,加大校企合作力度,加速推进科技成果转化。目前,本钢集团对外合作项目已有效实施17项,新签订项目3项,预计全年结题约8项,其中与辽宁科技大学签订的《高炉高效煤粉喷吹技术研究》《炉渣综合性能优化研究》《北营炼焦煤质量控制与优化配煤炼焦技术开发与应用》联合基金项目已进入到工业化实验末期,板材新一号高炉与六号高炉燃料比、焦比以及板材六号高炉镁铝比均出现显著下降,为高炉顺行稳定创造了条件。另外,北营炼焦煤配煤方案已经确定,《960MPa级超高强度热轧非调质结构钢研发》已完成装车试制,具备供货能力。《镀锌双相钢DP980研制开发》完成工业化试制,效果良好。这些项目的成功实施,使企业在产品研发、工艺优化、技术进步、节能降耗等方面取得了显著成效,为加快本钢集团转型升级奠定坚实基础。

来源:本钢新闻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