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登之圍這一年被土耳其認爲是他們的建軍年,因爲土耳其人認爲匈奴人也是他們的祖先,所以匈奴歷史上最大的一次勝利白登之圍就被賦予了特殊的意義,從而成爲土耳其人建軍的標誌。

白登之圍對漢朝軍隊的打擊並不大,因爲在白登之圍之前漢軍一直保持攻勢,殲滅了很多的匈奴小股部隊。

白登之圍發生後,雖然漢軍被圍住,但是依靠地形的優勢面對具有絕對數量優勢的匈奴人依然可以做到相持不下。

此時此刻,匈奴人對漢軍的攻擊反而會讓他付出沉重的代價,所以圍繞着白登之圍這一事件如果僅從傷亡比上來看,匈奴人是喫了很大虧的。

白登之圍特殊就特殊在,包圍圈中那個擔任先鋒官的將領不是普通人,竟是大漢帝國的開國皇帝劉邦!

我國曆史上有很多神勇無比的皇帝,劉邦絕對算是其中的佼佼者,他打仗喜歡衝鋒在前,所以當了皇上之後竟然敢把主力部隊甩到後邊親自做先鋒追擊匈奴。

但沒想到卻中了匈奴人的計策,在脫離主力部隊之後被圍在了白登。

對匈奴人來說,這意味着一場很可能與中原王朝對抗以來最重大的勝利。

如果能夠抓到劉邦或者將他殺掉,都會導致大漢王朝陷入崩潰。

那麼,匈奴人搞不好有機會入主中原了。

可事實情況並不如此,這次劉邦只帶領少量漢軍,雖然在兵力上處於絕對劣勢,但是漢軍戰鬥卻很勇猛。

想想也是這個道理,開國皇帝打頭陣,士兵們怎麼可能不賣命呢?

再加上有利地形,匈奴人還真對這股漢軍無可奈何。

此時,已經處於隆冬時節,無論對漢軍還是匈奴人來講,都是一個非常大的考驗。

這個考驗對匈奴人來說更加兇險,體現在三個方面:

第一後,勤壓力大。

匈奴人打仗不重視後勤,打到哪兒搶到哪,40萬大軍再加上至少上百萬匹馬,每天人喫馬喂是一個天文數字。

白登山周圍又不是什麼富庶的地區,搶他們搶不着,自身帶的糧草又非常有限,時間久了肯定撐不下去。

第二,老家更冷。

匈奴人來自北方的蒙古草原,當白登附近滴水成冰的時候,老家的溫度怎麼着也得往下冷個10度20度的了。

草原上颳起白毛風,不要說在野外行軍,住在帳篷裏都受不了,就算人受得了牲畜也會在嚴寒中出現大規模凍傷。

那麼,除非匈奴人打完仗之後繼續南下搶劫漢朝境內的城市、鄉村,在這裏過冬,如果他們選擇回老家,整個歸途將會兇險無比。

而且,時間拖得越久越危險。

第三,漢軍的援兵又來了。

劉邦這次輕敵冒進,帶的只是前鋒部隊,估計也就幾萬人,但是打匈奴劉邦是動用了30多萬人。

所以,和劉邦在白登這個地方拖得越久,越有可能陷入漢軍內外夾攻的危機,打幾萬漢軍都這麼費勁了,如果漢軍30萬主力部隊殺過來,並且爲了救皇上不顧一切地攻擊匈奴人,勢必會讓匈奴人和漢軍陷入步戰,從而失去機動性。

漢匈雙方的戰鬥,匈奴人靠的是馬快,打完就跑,但是近身肉搏能力遠遠不如漢軍,即使武器裝備相同的情況下也是3:1的比率,三個匈奴人才能對抗一個漢軍。

30萬漢軍一來,至少要勻出來120萬匈奴人去阻擊,而實際上匈奴人在白登地區只有40萬人,所以一旦漢軍主力殺過來匈奴就必敗無疑,甚至有可能被全殲。

以上三個問題讓匈奴冒頓單于不得不考慮怎麼體面的收場。

好就好在劉邦也撐不住了,所以採取了陳平建議通過和親這種放低姿態的方式換取匈奴人撤兵。

就這樣,劉邦和冒頓一拍即合。

冒頓接受劉邦贈送的財物同意打開包圍圈,放劉邦走。

當然,如果這個時候冒頓反悔攻擊漢軍,他也討不下什麼便宜。

劉邦這個老油條不可能輕易相信冒頓。

漢軍穿過匈奴包圍圈的時候,弓上弦,刀出鞘,隨時準備與匈奴人作戰。

所以,冒頓不敢冒險對漢軍進行攻擊。

於是,白登之圍解除。

冒頓也趕緊率領匈奴人回到草原過冬。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