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一期的《演员请就位》话题式尔冬升怒对郭敬明,郭敬明哭了。

这话题热度又是高高的!

有人站郭敬明有想法说出来,有人站尔导就应该说出来,郭敬明说话不算话。

只听到赵薇说了一句,这个节目是表演类节目,主要是演员表演,而不是剧本等评论。

对了,这不就是说节目初心么?

难道不是比拼表演的节目,怎么变成比拼导演了?

看节目的我们,也忘记了自己最初到底是为了看作品还是吃瓜呢,也许都有吧

1 尔冬升怒怼郭敬明,站郭敬明还是站尔冬升

节目中尔冬升不仅怼了郭敬明,还问他什么表演体系,台前台后说法都不一样。

甚至他还离场十多分钟。

尔冬升为什么要怼郭敬明?

郭敬明对尔冬升导演的短片提意见,从台词到表演空间,还表示表演没有问题。

看起来,郭敬明敢说真实想法,尔冬升不够大气,对不对?

可是再看尔冬升说什么?

原来两人原本在台下有过默契,彼此心平气和做好这期节目,不要过度评论。结果尔冬升没有多说,郭敬明倒是不客气了。

看起来,尔冬升只是遵照约定,郭敬明不够地道。

其实两人都有各自的立场,也有自己对电影的看法,很正常。

虽然尔冬升是香港金像奖主席,电影资历比郭敬明高太多,也不能说他一定有道理。

一定要站队评论么?

要我看,还是赵薇看的清晰。

也许大家都忘了这是表演节目,要评论的是表演而不是导演和编剧。

就好像我们看节目,也会忘记自己的初心,到底是吃瓜呢还是看作品?

谁知道,也许都有吧

2 吃瓜的大概更喜欢话题,看作品的想看实力演员

看这个节目,李成儒怒怼郭敬明,看陈凯歌回敬李成儒,再看尔冬升怒怼郭敬明。

真是一台大戏啊。

也许节目的初心原本就是先通过话题度霸占热搜榜。然后曲线救国,逐步提升作品质量呢?

谁也不知道。

毕竟从《演员请就位》第二季,评委导演作品,制片人加入评论,就已经看出节目对市场的重视远超节目作品。

只希望市场不仅仅是流量的天下,毕竟观众也是越来越成熟的,不仅仅是短平快的流量吧。

记得另一档演员节目中,徐峥说过,好演员的春天来了。

这档节目似乎讯息是,流量明星的春天还在继续?

事实上,这也许是艺术电影和商业电影方向的节目表达?

强调好演员好作品的是艺术电影方向,主张市场接受度的是商业电影方向。

那么问题来了,好作品一定是违背流量市场的么?流量明星一定没有好作品么

看节目也是一样,谁说爱吃瓜的就不想看好作品,喜欢好作品的,就没有一颗八卦的心?

只是适可而止,有个限度比较好

3 表演综艺很神奇,满足吃瓜和作品双需求

喜欢看综艺的朋友知道,和其他节目比较,表演类节目一直都很有话题度。

比起其他节目,歌舞类综艺可以很和谐也可以有争议,生活类节目有皆大欢喜也有一些争议。

看综艺节目大致有两种人,一种是像我这种想看作品和故事,不爱看争议八卦。还有一种也许更喜欢八卦话题类,毕竟更吸引人探究。

表演类节目有意思的是,吸引看作品的人,也吸引看八卦的人。

为什么?

表演可以很艺术,又可以很生活。

话题吸引吃瓜群众,作品吸引影迷和专业人。

可以说吸引到完全不同的人群。

从《演员请就位》《我就是演员》《演技派》,表演类综艺似乎注定争议不断。

也许因为这类综艺不像歌舞类那样表现个人,更需要团队支持?也不像生活类综艺那样明星真人秀?

表演类综艺门槛很高也很低。

有实力演员也有流量演员。有很好的作品也有不忍目睹的表演。

同时还有团队和资本的支持。

事实上,节目的话题度和表现恰恰反映在演艺圈,导演,演员,制片人,还有观众,都不能单独主导作品的呈现。

必须要考虑更多层面才可能呈现叫好又叫座的作品。

一切没有那么简单。

台上的戏其实也很真实反映了现在的演艺市场。

写在后面

喜欢码字的我,明明不爱台前,却那么理解演员,为什么?

他们身不由己,他们也想有好作品,但也同时需要流量和关注度啊。

这和我们这些码字人,和其他打工人是不是一样呢?

需要被肯定,也希望真正的好成果,这个一定是矛盾的么?

不要总是鸡飞狗跳,用艺术打压商业,用商业批评艺术。

人生也是一样,商业的未必不艺术,艺术的未必不商业。对么?

不管是综艺节目,还是影视剧,能让我们快快乐乐一边吃瓜一边看好作品就好了

今日话题

你喜欢表演类综艺么,有没有和我一样又爱又恨呢?

@怡姐话人物,悬疑看人生,热点冷思考。探秘看世界,经典怪视角。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