浴血三八线200

作者:莫孤烟

在美国陆军中,第2师是资格很老、战斗力很强的主力部队,当初在参加诺曼底登陆时也曾血战奥马哈海滩,经39天激战占领布雷斯特,是美军在“霸王行动”中表现最为突出的部队之一。

影片中表现的奥马哈海滩战斗

该师原本是要在欧战结束后投入对日作战的,但日本投降时,该师已经凯旋回国了。在东北亚局势急剧紧张时,该师紧急待命向远东调动,是侵朝美军中第一支到达半岛的陆军部队,并作为美军第8集团军的主力一路打到了鸭绿江边。

不过,一路高歌猛进的美2师却在清川江畔遭到自成军以来最大的打击,他们陷入到了彭总精心策划的圈套之中,遭受志愿军重创而大伤元气,从此基本退出一线作战序列。这一仗,是志愿军在抗美援朝战争中所取得的最辉煌的胜利,也是扭转整个半岛战局的关键一仗。

朝战中的美国陆军

不过,关于志愿军在这一仗中究竟歼灭了美军第2师多少人,却一直没有确切的数字,其表述一直是含混不清的。

权威的《志愿军抗美援朝战史》中的叙述是:我军给了美第2师“歼灭性打击”,重创了美骑兵1师、第25师,“共歼敌23000余人”。这一数据,是整个清川江之战的歼敌数量总和,包括了美第2师、美骑兵1师、第25师,以及韩军第7、第8两师和土耳其旅,至于歼灭美军第2师的数字,没有单独记录。

在清川江之战中,与美军第2师正面作战的主要是志愿军38军和40军,其中38军负责穿插和围歼,40军负责伏击。在38军军长江拥辉所著的书中,并未给出这一仗的歼敌数字,但在40军军史中,却明确记载此战歼灭美军第23000余人,这也是目前参战各军军史中唯一关于此战的具体歼敌数字。

但是,曾任彭总的军事秘书的杨凤安回忆,彭总在向主席报告第二次战役的战果时曾说,此役歼灭(毙伤俘)美军第2师7000人。这一材料记载于杨凤安的专著中,但未说明数字来源。

【彭总视察志愿军部队(左一为陈赓副司令员、左二为甘泗淇副政委)】

40军说歼敌3000,杨凤安说歼敌7000,这两个数字相差很大,究竟哪一个才更接近事实呢?

关于战场歼敌数字的统计,本身就不是一件容易的事。如果打的是歼灭战,胜利方控制战场,自然可以从容清点战果,毙伤俘敌人数一目了然,如果不是为了达到攻心目的而故意夸大的话,得到的数字应当是真实可靠的。但如果打的是消耗战或击溃战,战果统计的准确性自然会大打折扣。

在清川江之战中,尽管38军创造了战场奇迹,通过神速穿插将美国第2师拦腰截断成几个部分,40军和42军也顺利完成阻击北援美军的任务,但成建制围歼美军的计划却未能实现。美2师多次发动攻击却无法打穿志愿军各军的防线,眼看全身而退希望渺茫,便干脆丢下重装备及车辆辎重,化身轻步兵转向安州方向突围,尽管损失惨重,但毕竟还是突围成功了。

彭总精心筹划的“清川江钓大鱼”计划,最终还是打成了伤敌十指却未能断敌一指的击溃战,的确是个很大的遗憾。由于这场战斗大部分时间是在夜晚进行,很难对战场态势做出准确评估,再加上战斗节奏很快,也没有太多时间用于准确清点战果,因此歼敌数字统计肯定不会很准确。再说我军在战果统计中的传统向来是实事求是,从不虚报战果,因此40军做出歼灭3000多人的判断,很可能是打了折扣的。

志愿军在阻击战中

我们再来看看美军是怎么说的。

李奇微在其回忆录中说,美第2师一共损失了4000多人以及大量的装备,只有23团完整的逃脱。他的结论是,经此一战,美第2师已“失去战斗力”,无法继续承担作战任务,所以只好撤到后方进行修整补充。李奇微给出的美2师损失数字和韩国史料中的记载基本吻合。

【李奇微在视察美军部队,挂在胸前的两颗手榴弹是他的形象标志】

最为交战第三方,日本方面的史料很有参考价值。在该国编著的史书记载,美2师在和中国军队激战4天之后“其战斗力减少一半”,突围后的剩余兵力“不过是其编制数的20%”,一个连二、三十人是常态。

如果日本史料的陈述属实,那美2师的损失数量可就远不止三四千人了。美国陆军一个步兵师的编制大致是1.8万人,美2师在清川江战役之前没有打过什么大仗,战损人数应该不多,即便把减员估计得多一些,其兵力也至少在1.5万人以上。按照日本史料中所说突围后人数只剩下20%来算,其损失人员当在1.2万人左右。

回过头来看,李奇微所说的损失4000人的数字,肯定严重缩水,因为作为一支人数不下1.5万人的战斗部队来说,减员仅1/4就说“失去战斗力”,显然是不可能的。美军就是战斗意志再薄弱也不会承受不住这样的伤亡,况且美军也并非是一贯宣传的“纸老虎”。

这样一比较不难发现,40军所说歼敌3000人的数字是过于保守了,杨凤安所说歼敌7000人的数字相对比较符合李奇微关于美2师“失去战斗力”的判断。

综合以上分析,美2师在清川江之战中的战损人数应当在7000至10000人之间,应当是更加接近历史事实的。

相关文章